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硬科技创新之一,在日常生活之中

发布者:寒阴复晴 2023-1-27 09:57

2022年12月1日,我飞抵澳门,疫情三年来第一次离开中国内地旅行。在此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澳门大部分商家同时接受澳门币(俗称“葡纸”)、港币和人民币,不过由于汇率差异,直接付人民币显然是赔本买卖;移动支付也在普及之中,但比不上内地那样普及,随身携带一笔现金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的上一次出境游还要追溯到2018年的香港自由行,当时香港支付基础设施的落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实证明我完全过虑了。从通过澳门海关的那一刻起,从出租车司机、酒店大堂经理和便利店店员口中,我无数次听到了那句熟悉的台词:“您用微信还是支付宝?”唯一需要支付现金的是公交车,不过据说澳门正考虑在公交车也引入扫码支付——到那时,游客就没有任何理由携带现金了。


在路环岛(澳门三区当中最偏远的一个区)山脚下的一家猪扒包店,我在柜台看到了熟悉的“欢迎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二维码贴纸。我好奇地问店家,为何这样一家每日客流量才数十人的小店也支持移动支付。对方笑道:“我们这里又不是蛮荒之地!”


澳门当然不是蛮荒之地,它是整个大中华区人均GDP最高的地区。即便如此,移动支付也不是从天而降的,背后浸透了以腾讯、蚂蚁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公司多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时至今日,在中国的每一个行政区划、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像享受公共交通、电力和自来水一样,享受到便利的移动支付服务,其效率之高、成本之低,在全世界也堪称首屈一指。下面这组数据就是最好的旁证:


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达到11,472亿笔,金额高达886.47万亿元;过去十年,这两项数据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了96%和92%。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线下移动支付业务渗透率达到87.3%,遥遥领先于韩国(45.6%)、美国(43.2%)、印度(40.6%)、日本(34.9%)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其中,使用二维码支付的用户占比高达95.7%,是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中国扫码支付的费率几乎是全球最低,没有之一。与海外最流行的PayPal相比,国内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手续费低得难以置信,而且对小额交易也没有任何歧视性收费条款,反而面向小微企业、个人商户推出了费率优惠。


2023年,所有人都在期盼线下消费的复苏,而移动支付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支持角色——就像它在2020年疫情初期曾经扮演的角色一样。数以百万计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将受益于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支付基础设施,以及与之挂钩的小程序和第三方服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用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伟大的科技创新就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让人们习以为常,就像人们对阳光和空气习以为常一样。


在研究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支付行业之外的人倾向于严重低估这项业务的科技属性。当投资者和媒体讨论“互联网公司的硬科技业务”时,往往会提到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乃至无人机、自动驾驶、VR/AR,但是几乎无人提到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和云闪付的成功,被完全视为产品和运营策略的成功,而非技术研发的成功。按照我熟识的一位互联网投资人的话说:“移动支付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能有什么黑科技可言吗?”


答案是:有。事实上,如果没有完成一些重要的硬科技攻关,国内移动支付的规模会远比现在要小。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无疑是从2015年开始的“春节红包大战”——微信群红包这项功能彻底让微信支付走进了千家万户,此后每一年的央视春晚都有大型互联网企业赞助的“抢红包活动”。短短七八年之内,抢红包成为了冉冉升起的“新民俗”,没有移动支付红包的春节是不完整的。很少有人意识到,“抢红包”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高难度、高并发业务:


2017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突破了142亿个,收发峰值达到每秒76万个。这很可能是到那时为止,全球互联网最高的并发需求!很多人还记得2013年中国铁路“12306”网站上线之初,曾经连续出现订票无法锁定、乃至网站无法拜访等现象,这其实就是并发需求过高导致的;而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红包的并发需求比12306还要高一大截。移动支付红包的安全性要求极高,因为它本质上是资金交易——用户发了一个100元的红包,绝不能拆出101元,被领取的金额要即时进入接收方的零钱账户,未被领取的金额也要定期退回发放方的账户。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任何差错都是不可接受的。


那么,移动支付平台又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以微信支付为例,它其实是基于电商“秒杀”活动的技术框架来处理红包业务的。用户在微信群里发一个红包,等同于在网上发布一次商品“秒杀”活动;假设用户设置了10个红包领取名额,那么在10人点击“开红包”之后,本次“秒杀”就结束了,10名用户根据算法领取各自的金额。与传统“秒杀”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微信红包的需求并发程度远远更高——上面提到,在2017年的除夕夜,每秒最多有76万个“秒杀”在同时进行!而且,微信红包对资金安全的要求也明显高于一般的“秒杀”。


面对这种超级挑战,微信支付在“秒杀”解决方案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系统垂直SET化、请求排队串行化、双维度分库表等技术手段,从而同时解决了高并发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作为非技术专业人士,我们无需理解上面这几种技术的细节和实现方式,只需要知道:它们均不是孤立的应用技术,与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研发方向有着密切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解决“抢红包高并发需求”这个实际问题,微信全面提升了在多个技术领域的底层研发能力,这些能力必然能在更多的应用场景里得到使用。



对于微信支付最重要的同行和竞争对手——支付宝而言,情况也是类似的。自从2015年以来的每一次“双11”,淘宝/天猫的交易峰值都会达到每秒十几万到上百万次,每笔交易背后又包含着多次浏览行为、优惠政策和履约确认行为,要求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支付完成之后又需要回调积分计算、折扣返点、物流配送等多个逻辑。面对如此复杂的需求,淘宝和支付宝采用了“缓存+队列异步化”技术,以确保业务稳定有序进行;年复一年的巨大并发需求,也促使阿里巴巴将整个核心电商业务搬到了云端,并加注于数据库与服务器的自主研发。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在各大招聘平台,“参与过微信红包、双11、618等高并发应用场景”的程序员简历经常会遭到雇主的争抢。对于中小型互联网平台而言,解决高并发需求的方法无非是加机器、加算力;对于比较大型的平台而言,加机器不是无穷无尽的,要在技术上多想一些办法;对于微信、支付宝这种头部平台而言,主要就是技术架构乃至底层研发的问题了。技术开发人员在这种复杂苛刻场景之中培养出来的能力,自然可以输出到其他应用场景之中,这就是科技研发成果的扩散和迁移。


除了高并发需求之外,移动支付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关键技术,那就是数据和隐私安全。每当我们在线上或线下进行扫码支付时,整个流程几乎是在一瞬间顺利地完成的。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系统需要识别和排除无数的风险:


二维码是真实、合法的吗?会不会涉嫌诈骗或洗钱?用户数据会不会在这次支付过程中泄露?留下的足迹会不会被黑客利用?如果二维码来自境外,那么是否伴随地缘政治风险、跨境合规风险?


从客户端到服务器再到数据库,用户支付涉及的所有数据都要经过全链路的数据加密。不要忘记,国内移动支付每年的交易额已经达到886万亿元(2021年数据),哪怕仅仅出现百万分之一的漏洞,也将使数亿资金陷入危险之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移动支付的加密算法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科技,也是最需要自主可控的硬科技。而且,移动支付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海量的交易需求,这就要求加密算法在绝对安全的同时,还要做到绝对的高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加密算法引擎、中间件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解决了现实应用问题,还把我国的数据与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感受到的只是支付完成时“叮”的一声提示音,对其背后发生的上千次运算和复杂加密算法毫无感知——这恰恰说明了相关的技术是何等成功!


没错,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硬科技不是来自实验室里的闭门造车,也不是自上而下地计划出来的。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最初推动力,来自游戏开发者对游戏画面感染力的现实需求;现在这些技术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概念的出现,始于亚马逊对其电商业务在淡季和旺季服务器资源的再分配,如今则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贯穿基础层和应用层的科技门类。来自智能手机领域的强劲消费需求,则推动了苹果的芯片设计部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至开发出ARM架构下最强大的M系列芯片。


一言以蔽之:应用场景推动研发,消费需求推动硬科技,本来就是科技行业的常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应用场景丰富的内需大国,“基于消费发展硬科技”的道路对中国尤其适用。不要忘记,十多年前中国初次发展高铁的时候,还需要向国际巨头“以市场换技术”,如今中国的高铁技术早已全面自主化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当年的支付宝本来带有浓厚的对PayPal的模仿色彩,如今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规模和技术水平却早已远远超过了PayPal。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随处可见的“欢迎使用微信支付”“请用支付宝”二维码,以及标着银联闪付标志的POS机,是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发展并达到对外输出水平的一个缩影。中国不但不应放弃这条优势道路,反而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如果有人认为移动支付行业已经发展到顶峰、不再有科技革新的空间,那他就错得离谱了。在国内巨量支付交易需求的推动下,金融科技的基础研发和国产化进程还在不断提速。例如前不久,财付通官方披露的 “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高可用解决方案” ,完全由自主研发,具备分布式、高可用、极端故障处理、数据安全防护等特点,能够有效地保障支付服务可用性达到 99.999%,充分论证了开源数据库在大规模交易系统中的可行性,实现了数据库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我研究过很多年的计算机软件行业,见识过很多“国产基础软件开发商”;我认为微信支付的技术水平与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相比都毫不逊色。


我们正在进入后疫情时代。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是这个时代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2020-2022年,美国和欧洲云计算、企业软件和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就像每年谷歌财报必然提到的那句名言:“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均衡器”,因为它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好处,填平信息与技术不对称的鸿沟。随处可用、费率低廉的移动支付工具,对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小微商家就是一种绝佳的“均衡器”,在经济低谷期帮助它们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今年央视春晚还会有抢红包环节吗?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无论春晚抢不抢红包,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在家人、朋友、单位群里抢新年红包的新民俗。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抢红包所折射的以消费场景推动科技进步的“中国式道路”——过去多年,这条道路让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支付基础设施,推动了我们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并且让我们具备了向国外输出数字基建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移动支付是硬科技发展的“中国式道路”的最佳代表。


希望我们坚持这条道路,而不是偏离、放弃、迷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