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最精确的科学理论是什么?相对论量子力学?都不是!
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地在问自己,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又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回答这个问题的理论是人类已知最精确的科学理论,然而它却有着一个非常平淡无奇的名字——标准模型。在上个世纪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超过四分之一都与标准模型有关。
自建立以来,标准模型在过去的50年中经受住了重重严峻的考验,它描述了除引力之外的其它基本力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每一个试图超越它的尝试,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从过去几十年尝试过的例子来看,很多都已经失败了。
【探索基本】
我们都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门捷列夫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将所有原子排列到周期表中。但是,元素周期表中含有的不同化学元素种类多达118种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个元素,这些元素还可以进一步被分割。| 图片来源:ANTOINE2K/SHUTTERSTOCK
物理学家向来都喜欢简洁,他们想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揭开它们最基本的成分。显然,100多个化学元素并不简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古希腊的哲学家就把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元分为四种元素:土、气、火和水。这比118个元素要简单得多,但却是错误的。
到了1932年,科学家了解到所有的这些原子都由三种粒子——中子、质子和电子——构成的。中子和质子紧密地结合在原子核内,而质量更轻的电子则绕着原子核极速运动。于是,物理学家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科学——量子力学,以解释这种运动。
粒子的数量一下子缩减到了3个,这似乎是个令人满意的止步之处。但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通过电磁力束缚在一起。但是所有的质子全挤在核中,它们所带的正电应该将它们有力地分开才对。而中性的中子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那么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神的旨意”。但是,这种情形即使对神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因为祂需要密切关注宇宙中的10⁸⁰个质子和中子,并按照祂的意志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粒子动物园】
而与此同时,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它的粒子动物园只有这3种粒子。算上构成光的粒子——光子的话,其实是4种。而当安德森探测到从外太空击中地球的正电子(带正电的电子)时,4又变成了5。安德森所探测到的正电子正是狄拉克曾经预言过的反物质粒子。后来,5个又变成了6个,这是因为汤川秀树预言可以将原子核束缚在一起的π介子被发现了。
再后来,拉比发现了比电子重200倍的μ子,它的性质跟电子完全相同。这时候,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7了,似乎已经谈不上简洁了。然而,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了数百个“基本”粒子了。排列整齐的元素周期表,被长长的重子(如质子和中子)、介子(如π介子)和轻子(如电子和中微子)列表代替——杂乱且无指导原则可言。
在这一片混乱上蹒跚前进的是标准模型。这不是昙花一现的光辉,也没有像阿基米德从浴缸中跳出来高喊“尤里卡”(eureka:我发现了)那样灵光闪现的时刻。相反,它的出现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位关键性的人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见解,才将这一泥潭转变为一个简单的理论。随之而来的,是五十年的实验验证和理论阐述。
现在我们知道,夸克有6种“味”,就像对应于冰淇淋中的香草、巧克力等不同味一样,夸克有上、下、奇、粲、底和顶。1964年,盖尔曼和茨威格为我们揭示了“食谱”:混合搭配任意三个夸克可以构成重子。例如,原本我们以为是基本粒子的质子事实上是由更小的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结合而成的;中子则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则可结合成一个介子。一个π介子是一个上夸克或下夸克、与一个反上夸克或反下夸克的结合。

△ 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夸克、轻子(比如电子和中微子)和载力粒子(比如光子)。| 图片来源: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有趣的是,这些夸克彼此之间总是紧密相连,你永远不会看到一个单独的夸克或反夸克。负责传递夸克之间的力的粒子被称为胶子(就好比是光子之于电磁力),而描述夸克和胶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学。这是标准模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其背后的数学却是极其困难的,以至于相关问题被列为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物理学家一直在尽全力用它来进行计算,但仍处于学习如何使用的过程中。
标准模型的另一个核心是“轻子模型”。1967年11月20日,温伯格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这篇标志性的论文:《轻子模型》,为高能粒子物理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只有两页半纸的论文中(算上参考文献和致谢在内),温伯格优雅而简洁地书写了宇宙中最深层的秘密。他将我们熟悉的电磁力和会导致特定放射性衰变的“弱核力”统一在一起,并将它们描述为同一种力的不同方面。它结合了赋予基本粒子质量的希格斯机制

△ 温伯格发表的论文:《轻子模型》。他的成果在当时无疑是革命性的,但却被忽略了许多年,如今,这篇论文每周至少会被引用三次。
自那以后,标准模型预测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结果,包括发现几种夸克、以及传递弱核力的W和Z玻色子。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曾忽略了中微子具有质量的可能性。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微子也被纳入了标准模型,只比其他的粒子晚了几十年加入这场粒子盛宴。
2012年,标准模型走上巅峰,迎来了一次伟大的胜利。科学家苦苦追寻的希格斯粒子终于在粒子加速器中被找到了!这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物理学家一直在担心标准模型没有充分体现他们对简洁性的期望,担心其数学的自洽性,还有期待将引力也引入标准模型中的最终必要性。因此为了超越标准模型,物理学家已提出了很多的理论。它们都有着十分酷炫的名字,比如大统一理论、超对称和弦论等等。
但可惜的是,这些所谓的超越标准模型的理论还没能成功地预测到任何新的实验现象。在50年后的今天,标准模型似乎还未到升级更新的时刻,这对标准模型来说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它仍然是迄今描述(几乎)万物最完美的理论。
大家都在看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