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最美科学阅读”榜的评选工作已经迈入第九个年头,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熟悉科学历程的朋友们肯定早已清晰地意识到,探索和记录永远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永远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本期的榜单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记录女性科学家默默送火箭上天的故事,也能看到她们作为天文学家那种勇于探索又极致浪漫的一面。这种温柔又富于力量的美感让人十分难忘。在其他的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对数学有着极致追求的哥德尔,对基因编辑深度着迷的杜德纳。他们的故事也清晰地展现了坚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可以穿透时间的美。

《最后的观星人》
你是否梦想过当一名天文学家?如果是的话,你一定要看这本书。本书作者就是一名天文学家,亲身经历过无数跌宕起伏的天文观测。她的文字能将我们带到天文观测的现场,聆听巨大镜片在转动时的吱呀声。这些人造巨物散落在全球各地,是地球上最接近星空的地方。从亚利桑那的悬崖,到夏威夷大岛的山巅,再到万米高空的机舱,这就是天文学家最真实的生活:每天都在前往世界各地天文台的路上。在这些地方,天文学家绝无可能平静自己的心态,她心中各种跳脱的小剧场更能让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永远在奔波的天文学家。
作者:艾米丽·莱维斯克
译者:张玫瑰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光尘

《造假的科学家》
红舞鞋看似美丽,一旦穿上就得一直跳下去。谁曾想到,被套上“脚镣”的故事也发生在科学家身上。须田桃子作为一位科学记者,围绕一项STAP万能细胞的研究,跟踪记录了相关的科学造假事件——从起初的震撼,到对研究准确性、STAP细胞是否存在的质疑,到混乱的撤稿风波,再到问题的终结。跟随作者的笔触,你会感到揪心、悲哀甚至失望:即便明显的造假痕迹摆在眼前,论文的主要负责人仍坚信科学上的真实性。如同红舞鞋般的“坚信”,使他们不惜违背科学家的道德。随着事件的落幕,你也会同作者一起陷入沉思:科学家本应是什么样子?
作者:须田桃子
译者:王家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哥德尔传》
进入20世纪后,浮华的奥地利帝国开始分裂、崩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最前沿的科学思潮在维也纳等城市蓬勃、奔涌。伟大的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24岁时,刚博士毕业的他就撼动了数学王国的根基,提出了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他的天才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但是纷乱的时局、逃离以及朋友们的遭遇,让笼罩在这位天真、举止得体、一丝不苟的奥地利人背后的阴影不断扩大,将其推入挫败和被害妄想症的深渊。而当人类一步步创造接近人脑的超级人工智能时,他的智慧将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
作者:斯蒂芬·布迪安斯基
译者:祝锦杰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鹦鹉螺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
她是痴迷数学的隐形女孩,她是因怀孕被辞退的资深主管,她是因热爱一次次重回职场的母亲,她是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她们一直在用聪明的头脑推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发展,直到让火箭飞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太空。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它封存着JPL历史上最独特的女性群体的故事。这些亲密无间的女孩曾遭遇不公,也见证了科技的发展与女性的平权之路——从纸笔计算到高性能计算机,到全职母亲到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职业女性,从只能做计算员到担任要职的科学家。无数微小的细节刻画出温馨而美好的女性力量。
作者:娜塔莉亚·霍尔特
译者:阳曦
出版:九州出版社/后浪

《解码者》
2012年6月,当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科学》上首次公开时,就成了比肩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让人类进入重写生命密码的时代。除了杜德纳和沙尔庞捷等人,其他科学家也迅速意识到它蕴含的巨大潜力,会带来生物医学的巨变、非凡的荣誉和利益。
本书以杜德纳的经历展开,全面讲述了优秀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一场激烈又痛苦的专利竞争。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他们一如既往的热情、执着和韧性。基因编辑是上帝的手术刀,在学会如何成为人类之前,人类不应该扮演上帝。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王宇涵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漫游者

《最后的拥抱》
2016年,在荷兰的布尔格尔斯动物园,简·范·霍夫教授见了黑猩猩女族长“大妈妈”的最后一面。“大妈妈”露出笑容,并拥抱了这位相识40多年的老友。无数观众为这一幕动容,他们或许是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专属于人类的情感动作,其实也是灵长类动物的普遍行为。这正是作者德瓦尔想要讨论的内容,他通过几十年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重要但总被拒绝接受的事实:爱、恨、恐惧、悲伤和同理心等情绪都不是人类的专属,动物确实拥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动物的视角,也将改变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作者:弗朗斯·德瓦尔
译者:张军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量子力学,怪也不怪》
量子力学是一门诡异的学科,但它并非无迹可寻。如果想要理解量子力学诞生的过程,最好的方式是跟随物理学家的逻辑思路。但物理学家在不同的思路上的进展并不同步,理论整体的演进也不遵循时间顺序。本书跳出了按时间叙事的传统架构,也没有以人物为中心,而是以理论为框架,按照量子力学先驱们的思路来理清每一处细节。有时,物理学家必须辗转腾挪几十年才能找到答案,作者却能将最终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更轻松地理解,人类在这条道路上究竟探索了多远。看完本书后,你可能仍然无法计算量子力学,但它一定不会再让你感到神秘。
作者:菲利普·鲍尔
译者:丁家琦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鲸之骨》
说起鲸,远在深海里的这种巨型生物显得极其陌生。不过,本书作者将带领我们来到鲸曾经和现在生活的地方,见证寻鲸之旅的精彩瞬间。你会逐渐被作者的好奇心感染,想要知道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鲸的祖先是如何从陆地来到海洋,现在如此巨大的生物又是如何存活的?那些叙说着自己故事的鲸骨,似乎也拉近了鲸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作者还向我们坦白,如果有机会到了捕鲸站,处在科学研究和商业捕鲸的十字路口,他还是会在那里等待解剖被捕鲸人杀死的鲸,尽管感到不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与人类共存的世界里,未来鲸的命运将如何变化?
作者:尼克·彭森
译者:曾千慧
出版:海峡书局/未读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如果将蚂蚁、老鼠,乃至人类的一生比作行驶中的汽车,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些生物才是司机。然而在这辆车上,也许还有一位掌握着方向盘的隐形乘客,它们就是寄生生物。在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寄生生物操纵着宿主的行为,使宿主“自愿”成为它们的保镖、保姆和仆人,即使这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更可怕的可能性在于,寄生生物或许也影响着人类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甚至社会文化。书中的许多观点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争议,但无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对于这些一直被低估的生物,我们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
作者:凯瑟琳·麦考利夫
译者:袁祎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理想国

《中国大猫》
中国辽阔的疆土与复杂的地貌,造就了多变的气候类型,也孕育出了复杂的环境,曾为无数野生猫科动物提供了天堂般的栖息地。但随着人类对土地的不断侵占、对生态的破坏以及滥捕滥杀,越来越多的大猫正濒临灭绝,甚至完全消失在野外。这本书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向你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中国的13种野生猫科动物,并将带你跟随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穿过热带雨林、爬过雪原石滩,体验他们从追击寻踪,到巧设红外相机,再到亲眼见到梦中情“猫”的欢欣雀跃。你会看到大猫间残酷的战争,也将看到它们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些或许会引发你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作者:吕植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国家地理
(本文由《环球科学》杂志社供稿)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3日14版)
大家都在看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