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发布者:一鹤北飞 2023-3-22 09:27

高质量发展山东实践系列网评③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瞻远瞩、战略擘画,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列为全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之首,提出要将山东加快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努力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通过连续三年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部署相关工作,山东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全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让创新引擎全力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正在齐鲁大地上澎湃涌动。

仅在2022年以来,通过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一系列前沿热点科技领域就斩获重大突破,一大批创新成果在齐鲁大地上集中涌现、“多点开花”。如“济南一号”“泉城一号”成功发射,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使用,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240马力CVT智能拖拉机、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纤维等一批新产品实现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3个1类新药成功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二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0家,新增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山东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明显的地方,再次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这些闪耀的创新创造成果,成为齐鲁大地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的生动缩影,彰显出山东正为未来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多后劲。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科技力量的重大支撑,是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山东建成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省实验室9个、省重点实验室277个,“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基本形成,获批建设高速列车、燃料电池、盐碱地综合利用3个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此外,山东还高水平建设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并与中科院共建济南科创城、海洋大科学中心,航空发动机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加速建设。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目前该院已建设各类研究机构92家,组织实施各类创新项目387项,投资孵化衍生企业370多家,集聚创新创业团队133个、创新创业人员超5000人,院属机构(企业)实现收入近百亿元。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山东加速集聚,战略科技力量日益壮大,这些不断点燃的科创强劲引擎,为全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了强力支撑。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能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驱动。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人才工作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通过完善人才发展支撑保障机制、加速优化人才生态等举措,山东持续打造人才各展其能的广阔舞台,持续培植人才竞相成长的丰厚沃土,持续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持续营造人才安心立业的最优生态,让更多“千里马”在齐鲁大地竞相驰骋。如济南为符合要求的人才发放泉城人才服务“金卡”,在创业投资、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及时高效专项服务;享受不超过购房金额的50%,分别为最高100万元、70万元、4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符合要求的“海右翘楚”顶尖人才,给予1000万元-1亿元的综合资助……一条条惠才政策交织出招引凤凰的“梧桐树”,彰显着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真情实意。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位;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22人,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达到5500人,山东已然成为吸引、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能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2022年4月,山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聚焦科研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科研人员获得感不足等痛点,提出32项创新性政策,重点在九个方面靶向发力。这些举措覆盖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从预算编制、经费申请、分配使用到拨付进度等都做出了具体细致规定,每一条新举措都对“症”下药,明确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再“松绑”,通过扩大预算编制自主权、预算调剂自主权、结余资金留用自主权,以及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有利于更好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创新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山东突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山东聚焦“十强”产业,实施了100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引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高质量发展。如浪潮集团积极参与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去年7月,浪潮拥有专利超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近6700多件;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210多项,包括服务器全部国家基础标准。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6586家,是2017年的4.1倍。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388.3万户,同比增长5.8%,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30万户。通过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山东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1个,累计分别达到756家和186个,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2023年,山东将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2.8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达到3.6万家。

春潮澎湃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相信山东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决心,继续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跑出创新驱动山东速度,让科技创新源泉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切实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文/蔺炳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