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代表委员中的顶尖科学家回应总书记殷殷期盼: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总书记对顶尖科学家提出了殷切期待,江苏的代表委员中有不少是两院院士,或各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深受鼓舞的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强关键技术核心攻关,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学科交叉渗透,实现“从0 到 1”原创性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让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马余强委员由衷感慨:“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科技发展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地方,今天的中国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强烈的国家。”在他看来,加强新时代基础研究工作,尤其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从事软凝聚态物理研究30余载,马余强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下,基础研究竞争异常激烈,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大气概、无私奉献的精气神,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马余强的导师龚昌德院士是致力于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研究的物理学院老一辈科学家,从教50余年,其严谨学风和敏锐的科学直觉对他们那一代的年轻人产生了深远影响。“立足新时代,我将继续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以更高的事业心、责任心,继续把从事的基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马余强说。
马余强追忆,南大物理学院在学科建立初期,条件可谓十分简陋、异常艰苦。但是,几代南大物理人经过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为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物理学院乃至整个南大的硬件基础设施、教学科研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新形势下更需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硬骨头’,需要我们沉得下心,甘坐‘冷板凳’,以刻苦勤奋、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更多‘从0 到 1’的原始创新成果。”
当前物理学与其它学科渗透和交叉,已成为当今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新时代需要具备跨学科视野的战略科学家。“南京大学很早注重学科交叉,我本人也是学科交叉的践行者和受益者。”马余强告诉记者,如今南大各类交叉研究所、研究院相继成立,这为未来以交叉为主导的前沿科学的开拓创新、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的培养,以及更好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基础研究平台的建构,提供了肥沃土壤。
“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的嘱托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把国家所需和江苏所长紧密结合,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空间天气监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
“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新征程上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我想这也是对我们航天科技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速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在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空间科学领域也义不容辞地要勇挑大梁,走在世界前列。”“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深感责任重大。
王赤介绍,自己和团队特别关注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影响,即空间天气如何影响人类的航天、通讯、导航等高技术活动。“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我们缺少第一手的观测数据,我们长期依赖于国外的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服务,同时我们空间天气探测仪器的先进性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我们充分认识空间天气过程和规律、开展高水平空间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水平。”
科研工作者正在奋起直追。2022年10月,我国发射了国家第一个综合性探测太阳的卫星“夸父一号”,现在正在和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微笑计划”卫星,今年将进入正样阶段,预期2025年发射。“与此同时,我们在地面上正在建设子午工程二期,这是世界上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预期2024完成建设。我国空间天气监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将为中国科学家取得日地关系研究原创性突破、满足国家对空间天气的重大需求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王赤说。
王赤认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不少突破,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王赤表示,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要强化责任担当,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谱写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新篇章。”
自主创新,破解内河水运关键技术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
“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殷切期望。带领团队冲在科技前沿,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也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说。
作为国际航运协会升船机工作组主席,胡亚安正在牵头组织各国专家编写一本报告,关于在水运工程通航建筑物研究领域40年来的成果以及未来20年的研究展望,“经过多年努力,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与国际最先进技术实现并跑。”
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胡亚安深有感触。多年来,他与团队始终在工程的第一线,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三峡五级船闸和升船机、世界水头最高的大藤峡单级船闸、世界内河最大的船闸群---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世界首创中国原创的景洪水力式升船机等运行安全与能力提升做出了应有贡献。
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随着“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水运交通面临新的技术问题和挑战。在这一发展机遇下,通航建筑工程规模将越来越大,面临一些国外没有遇到的技术难题,必须自主创新,“技术指标要大幅提升,比如未来船闸水头将由40米级提高至60米级,通航单船达到10000吨;升船机提升高度由100米级向200米级突破、升船机提升重量由常规3000吨普遍提高至10000吨,最高达到18000吨;此外,为贯穿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还需要破解全流域航道互联互通与生态协同保护机制、超高水头巨型船闸高效输水、超大提升重量升船机运行稳定控制、跨水系运河工程资源集约利用等核心技术难题。”
“大团队能干大事情。”胡亚安表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要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我所在的团队,大家分别负责船闸、升船机、鱼道、现场观测、数模计算、物理模型实验等不同研究的分工,几十年一直在一起研究攻关。接下来,我们也将与国内其他相关领域团队继续紧密合作,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勇闯“无人区”,加强机器学习基础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倍感振奋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表示,人工智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战场之一。作为人工智能科研工作者,要把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全力投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江苏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我国人工智能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多作贡献。
“我们目前关心的重点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建立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如何实现流数据开放环境机器学习等。”周志华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总体位于国际前列,整体上与最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在若干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优势。“我们可能在人工智能‘交叉应用’方面强调得比较多,但如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关键算法模型不突破,交叉应用就会是无源之水,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什么东西别人做成了再跟进,这样虽然减少了试错成本,但总会跟在别人后面。”周志华建议,要原创引领就必须进入“无人区”,做一些还没人尝试的东西,很可能失败,但必须允许承受这个试错成本。
此次全国两会,周志华带来的提案便与之相关。他建议机器学习基础研究的考量需要分类评价,并引入“试错机制”。“原始创新探索难免有失败,‘知道什么路走不通’本身就有重要价值。”
“20年前我们国内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水平很弱,在几大顶级会议上国内学者论文罕见,偶尔有一两篇,经常被‘剃光头’,但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顶级会议都有大量的国内论文。”周志华表示,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可以让国内大批研究生能够接触和从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课题。“其中有一些孩子自然会走到前沿,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会促进基础研究,还会促进领域技术创新,在工作后就纷纷成为人工智能业界的生力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作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大家都在看
-
既有高颜值,又有科技感,这里既是时尚秀场,也是美好生活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展区数字:消费品展区位于5.1、6.1和6.2号馆,展览面积8.4万平方米,设置美妆及日化用品、智能家电及家居、时尚潮流及珠宝、体育及户外用品四大板块,宝玉石、文物艺术品两大专区,共汇聚来 ... 科技之最11-07
-
全球最神奇的20张照片,看完让你直呼神奇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身处大自然中你经常能不经意间看到很多很神奇的美景,奇特的物种,接下来20张图带你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1、皇绢毛猴 皇绢毛猴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得名,是因为胡子酷似德国君主威廉二世。2、乌龟 ... 科技之最11-05
-
华为 Mate70:科技巅峰之作 一、Mate70 发布前夕华为 Mate70 系列发布时间官宣定于 11 月,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宣布,Mate70 系列将是 “史上最强大的 Mate”,并首发搭载纯血鸿蒙 Harmony ... 科技之最11-04
-
面向世界最前沿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翻开历史,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75年是中国科技不断向前的75年。科技力量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中国获得国际地位和尊严的强大后盾。75年,在中国抢占科技 ... 科技之最11-03
-
美媒夸赞:中国这4方面转变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强国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松鼠说事编辑|松鼠说事中国科技崛起: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缩影曾经,"中国制造"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科技领域更是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 科技之最11-02
-
常长亭:买科技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挖华为产业链 华为业务版图,宛如一棵枝繁叶茂大树,根植于通信技术沃土,向上延伸至终端设备蓝天,从运营商网络基石,到企业业务桥梁,再到消费者业务繁花,每一个分支都与无数上下游企业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生 ... 科技之最11-02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CCTV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朝夕不倦,铺就了一条闪亮的自主创新、自立自 ... 科技之最11-01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中新网11月1日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朝夕不倦,铺就了一条闪亮的 ... 科技之最11-01
相关文章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CCTV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 与世界同行!2024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在广州举行
- 荷兰有多发达?仅1800万人口却有四大顶尖科技,有的美国都做不了
- 4499元起!一加13来了,今年最狠的标准版旗舰?
- 在科普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
- 首发骁龙8至尊版!小米15 Pro评测:史上最强悍的新一代钉子户机型
- 中国光刻机最新技术专利,中国科技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青春铸就科技梦,这个团队真有“材”
- 德国人眼中的10大科技强国,美国排进了前三,那我国排第几?
- 德国人眼中的10大科技强国,美国稳居前三,中国实力几何?
- 我国科技,已经世界最先进,引发其他国家的嫉妒
- 你为什么不用电动牙刷?
- 史诗级暴涨中,金融科技成为最锋利的矛!
- 全球十大顶尖科技
- 比木星还小的恒星,轻松跑出银河系的恒星,宇宙十大恒星之最
- 揭秘科学巨匠:阿基米德——智慧之光,照亮力学与数学的天穹
- 科技之光,温情重阳——内江市中区科协的温馨走访
- 最火科技:潜力龙头+算力+cpo+机器人+食品饮料+全球第一+华为
- 央行新动向,科技板块崛起!中信证券透露大消息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