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代表委员中的顶尖科学家回应总书记殷殷期盼: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发布者:倚窗望月 2023-3-27 20: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总书记对顶尖科学家提出了殷切期待,江苏的代表委员中有不少是两院院士,或各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深受鼓舞的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强关键技术核心攻关,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学科交叉渗透,实现“从0 到 1”原创性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让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马余强委员由衷感慨:“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科技发展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地方,今天的中国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强烈的国家。”在他看来,加强新时代基础研究工作,尤其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从事软凝聚态物理研究30余载,马余强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下,基础研究竞争异常激烈,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大气概、无私奉献的精气神,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马余强的导师龚昌德院士是致力于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研究的物理学院老一辈科学家,从教50余年,其严谨学风和敏锐的科学直觉对他们那一代的年轻人产生了深远影响。“立足新时代,我将继续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以更高的事业心、责任心,继续把从事的基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马余强说。

马余强追忆,南大物理学院在学科建立初期,条件可谓十分简陋、异常艰苦。但是,几代南大物理人经过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为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物理学院乃至整个南大的硬件基础设施、教学科研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新形势下更需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硬骨头’,需要我们沉得下心,甘坐‘冷板凳’,以刻苦勤奋、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更多‘从0 到 1’的原始创新成果。”

当前物理学与其它学科渗透和交叉,已成为当今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新时代需要具备跨学科视野的战略科学家。“南京大学很早注重学科交叉,我本人也是学科交叉的践行者和受益者。”马余强告诉记者,如今南大各类交叉研究所、研究院相继成立,这为未来以交叉为主导的前沿科学的开拓创新、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的培养,以及更好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基础研究平台的建构,提供了肥沃土壤。

“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的嘱托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把国家所需和江苏所长紧密结合,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空间天气监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

“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新征程上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我想这也是对我们航天科技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速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在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空间科学领域也义不容辞地要勇挑大梁,走在世界前列。”“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深感责任重大。

王赤介绍,自己和团队特别关注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影响,即空间天气如何影响人类的航天、通讯、导航等高技术活动。“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我们缺少第一手的观测数据,我们长期依赖于国外的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服务,同时我们空间天气探测仪器的先进性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我们充分认识空间天气过程和规律、开展高水平空间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水平。”

科研工作者正在奋起直追。2022年10月,我国发射了国家第一个综合性探测太阳的卫星“夸父一号”,现在正在和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微笑计划”卫星,今年将进入正样阶段,预期2025年发射。“与此同时,我们在地面上正在建设子午工程二期,这是世界上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预期2024完成建设。我国空间天气监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将为中国科学家取得日地关系研究原创性突破、满足国家对空间天气的重大需求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王赤说。

王赤认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不少突破,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王赤表示,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要强化责任担当,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谱写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新篇章。”

自主创新,破解内河水运关键技术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

“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殷切期望。带领团队冲在科技前沿,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也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说。

作为国际航运协会升船机工作组主席,胡亚安正在牵头组织各国专家编写一本报告,关于在水运工程通航建筑物研究领域40年来的成果以及未来20年的研究展望,“经过多年努力,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与国际最先进技术实现并跑。”

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胡亚安深有感触。多年来,他与团队始终在工程的第一线,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三峡五级船闸和升船机、世界水头最高的大藤峡单级船闸、世界内河最大的船闸群---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世界首创中国原创的景洪水力式升船机等运行安全与能力提升做出了应有贡献。

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随着“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水运交通面临新的技术问题和挑战。在这一发展机遇下,通航建筑工程规模将越来越大,面临一些国外没有遇到的技术难题,必须自主创新,“技术指标要大幅提升,比如未来船闸水头将由40米级提高至60米级,通航单船达到10000吨;升船机提升高度由100米级向200米级突破、升船机提升重量由常规3000吨普遍提高至10000吨,最高达到18000吨;此外,为贯穿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还需要破解全流域航道互联互通与生态协同保护机制、超高水头巨型船闸高效输水、超大提升重量升船机运行稳定控制、跨水系运河工程资源集约利用等核心技术难题。”

“大团队能干大事情。”胡亚安表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要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我所在的团队,大家分别负责船闸、升船机、鱼道、现场观测、数模计算、物理模型实验等不同研究的分工,几十年一直在一起研究攻关。接下来,我们也将与国内其他相关领域团队继续紧密合作,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勇闯“无人区”,加强机器学习基础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倍感振奋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表示,人工智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战场之一。作为人工智能科研工作者,要把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全力投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江苏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我国人工智能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多作贡献。

“我们目前关心的重点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建立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如何实现流数据开放环境机器学习等。”周志华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总体位于国际前列,整体上与最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在若干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优势。“我们可能在人工智能‘交叉应用’方面强调得比较多,但如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关键算法模型不突破,交叉应用就会是无源之水,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什么东西别人做成了再跟进,这样虽然减少了试错成本,但总会跟在别人后面。”周志华建议,要原创引领就必须进入“无人区”,做一些还没人尝试的东西,很可能失败,但必须允许承受这个试错成本。

此次全国两会,周志华带来的提案便与之相关。他建议机器学习基础研究的考量需要分类评价,并引入“试错机制”。“原始创新探索难免有失败,‘知道什么路走不通’本身就有重要价值。”

“20年前我们国内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水平很弱,在几大顶级会议上国内学者论文罕见,偶尔有一两篇,经常被‘剃光头’,但现在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顶级会议都有大量的国内论文。”周志华表示,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可以让国内大批研究生能够接触和从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课题。“其中有一些孩子自然会走到前沿,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会促进基础研究,还会促进领域技术创新,在工作后就纷纷成为人工智能业界的生力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作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