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只成就了赌王何鸿燊?李嘉诚、郭得胜的成功也离不开他 ...

发布者:江天一览 2021-5-10 12:18 来自: 赤地千里舞蹈

王珍一

编辑|孙大圣

众所周知,赌王何鸿燊的成功离不开霍英东。1962年如果没有霍英东的帮助,何鸿燊很难拿下澳门的赌牌。如果何鸿燊没有拿下澳门赌牌,也就没有他后来的5000亿家产以及在澳门显赫的赌王家族,他也不会成为一代赌王,还被人称为“无冕澳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嘉诚、郭得胜的巨大成功也离不开霍英东,霍英东同样成就了他们。

那么霍英东是如何成就李嘉诚、郭得胜的呢?

这与霍英东在地产业的创新有关。

1953年,面对香港人口激增,大量资金涌入的局面,霍英东判断香港的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他将自己在朝鲜战争期间所赚到的钱投入到地产业,他在这一年的6月成立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

进入地产业后霍英东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花280万港元从当时的利希慎家族掌门人利铭泽的手中买下了位于铜锣湾的使馆大厦,他将这栋大厦用于出租。

买完使馆大厦后,在1953年年底霍英东又花几十万从嘉道理家族手中买下了九龙油麻地榕树头公众四方街至东莞街的一块地。

买下这块地后,霍英东决定建楼出售,作为地产新人他发现将楼宇出租,七八年后才能回本,很不划算,并且当时香港的地产业售楼模式很简单,一般都是一栋一栋的卖,因此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而买下整栋楼的人再将房屋出租。

因此当霍英东在四方街准备建住宅楼宇时,他大胆创新,对地产经营方法进行了重要革新,甚至后来他创新的办法在全世界的地产行业通用。

霍英东的第一个创新就是印发售楼说明书。彼时香港的地产业介绍房屋主要还是靠地产经纪,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地产经纪一天要带一两百人去参观楼盘,每天来回奔波几十次,十分辛苦,以至于他们有时候还有怨气,他们还会到了楼盘之后对看房的人说:“你们自己上去看吧。”

霍英东编印售楼说明书的办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买房的人只要看了售楼说明书,对楼盘的各项情况也就基本了解。

霍英东的第二个创新就是“卖楼花”。何为“卖楼花”?就是在楼盘还没开工建设时,买房人先付一部分订金,其他资金则分期付款。因为香港人将正在兴建或者还没有动工兴建的楼宇称为“楼花”,因此香港人将霍英东的这一行为称之为“卖楼花”。

让霍英东没有想到的是“卖楼花”的模式大获成功,普通人踊跃买房,而他因为“卖楼花”加速了楼宇的销售,加快了资金的回收,并且在收足买房人的订金后才开工建设,投资风险几乎为零。

最终霍英东四方街的房子一开售,一天之内就售空,他净赚六百多万。

随后他又花130万从利铭泽手中买下了一块地,他在这块地上建起了蟾宫大厦,该大厦在1955年下旬成功建成,高达17层,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彼时站在蟾宫大厦的楼顶,眺望周围景色,想到自己的身世和走过的坎坷道路,霍英东总是百感交集。

对于霍英东在地产业的种种表现,当时的港媒则用“气势如虹,雄傲港九”来形容。

但与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相比,霍英东对地产行业的改变和对当时社会居民买房方式的改变意义反而更加深远。

当“卖楼花”的方式推出后,香港地产业疯狂了,他们纷纷效仿霍英东,开始卖楼花。其中受到影响的人就有郭得胜和李嘉诚。

郭得胜在1958年联合冯景禧、李兆基成立“永业企业有限公司”,试水房地产经营业务,在这之前他专营洋货批发,被人称为“洋杂大王”。当在地产业尝到甜头后,1963年郭得胜又和冯景禧、李兆基一起创办新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大举进军地产市场。

不过在1973年之前郭得胜和冯景禧、李兆基已经分道扬镳,他将公司改名为新鸿基地产。因为用心经营,郭得胜赚取了巨额财富,2017年郭得胜家族以404亿美元的资产位列亚洲富豪家族排行榜第三名。

与郭得胜同一年进入地产业的还有李嘉诚,在这之前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和舅父庄静庵的帮助下,办起了塑胶厂,他的长江塑胶厂在1957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被外界称为“塑胶花大王”,但是卖塑胶花和卖房相比,所得收益过于悬殊。

因此当霍英东创造“卖楼花”模式后,李嘉诚1958年在港岛北角建起了一幢工业大厦,正式进入地产市场,从此开始了他的顶级巨富之路,他曾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并且从1999年开始连续15年都是华人首富。至于他后来提出的公摊面积,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得不说霍英东当年在地产业的大胆创新,对地产行业的经营方式的革新是革命性的,并且改变了香港房地产市场,成就了郭得胜、李嘉诚等一批巨富,也让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有能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