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冒充警察,强行开走运钞车,抢走3亿现金,至今未被抓获
他冒充警察,强行开走运钞车,抢走3亿现金,至今未被抓获
在20世纪的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存在一些被称为“完美犯罪”的案件,完美犯罪指的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非常高明,成功逃脱了警察的追捕,由于警方缺乏足够的证据,导致这些案件变成了无头公案,有的案件已经过了刑事诉讼时效年限和民事诉讼时效年限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日本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抢劫运钞车的事件。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商店
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被抢走了3亿日元现金,3亿日元在当时的日本是什么概念呢?根据1968年日本的物价水平以及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当时的3亿日元相当于2010年的30亿日元,根据2010年的汇率,我们也可以大致计算出2010年的30亿日元,相当于多少美元,2010年1月,1美元可以兑换到90日元,30亿日元相当于3300多万美元,可见,1968年的3亿日元,金额是多么的高。
一万日元
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虽然被抢走了3亿日元现金,但是自己却没有损失什么,因为案件发生以后,保险公司作了赔偿,保险公司赔了这3亿日元之后,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个案子又没破案,那么,3亿日元去了哪里了呢?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了追查这3亿日元的下落,日本动员了大量的警力,进行了长达7年的追查,花掉了9亿日元。也就是说这个案子,日本的银行没损失什么,反倒让保险公司赔了3个亿,日本警方搭进去9个亿,但是,没有办法,警察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真凶,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不能以成本来计算得失。
这起案件,犯罪分子是如何成功逃脱警方的视线的呢?
1968年12月6日,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经理收到了一封恐吓信,恐吓信上要求该银行必须派一名女职员在12月7日(第二天)下午5点之前将300万日元送到他们在信中所指定的地点,否则,他们就会炸毁经理的家。这种抢劫案似乎有点太张狂了,而且警方很容易在现场就抓获犯人,就像《天下无贼》里的黎叔所说的那样,“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人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其实,这封恐吓信只是犯罪分子释放的一个烟幕弹,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经理收到这封信以后,他报了警,12月7日下午,日本警方在恐吓信中指定的地点布置了50名警察,准备来个守株待兔,然而,犯罪分子始终没有出现在现场。
日本现在的警备人员
因为,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收到了一封恐吓信,所以,12月6日以后的那几天,日本信托银行提高了警惕,但就是这种警惕,让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12月10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一辆运钞车装着2亿9430万7500日元,准备开往东京芝浦电气(即现在的东芝集团)府中市的工厂,这将近3亿元的现金是当时这间工厂4000多名工人的年终奖,日本人当时为什么不用银行卡转账呢?非要用发现金呢?日本人在1968年以前发奖金和工资喜欢用现金的形式发放,并不是因为日本的支付系统比较落后,而是日本社会形成了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家当家庭主妇的传统,日本男人回到家喜欢把现金展示给自己的妻子,一大叠钞票摆在桌子上,显得男人更有地位,而用银行卡转账,妻子看的只是一堆数字,日本人认为这显示不出男人的地位。但是,3亿日元抢劫案发生之后,日本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用现金的形式发放年终奖和工资是十分危险的,于是,有很多的企业改成了以银行转账的形式发放奖金和工资,并且,日本的银行在运送现金的时候,还增加了保安的数量。
日本现在的运钞车
当运钞车开到府中市荣町学苑路附近时,被一名骑摩托车的男警察拦了下来,警察其实是犯罪分子假冒的,“警察”拦下运钞车之后,司机就问“警察”发生什么事了?“警察”说:“你们银行分行行长的家被人放了炸弹,刚刚我们接到通知,你们的这辆车也有问题,需要检查一下。”由于,前几天银行经理刚刚收到恐吓信,所以,运钞车上的银行职员非常的警觉,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的这辆车上真的也有可能被安放了炸弹,于是就全部下了车,当运钞车上的人全部下车之后,这名“警察”就装模作样地钻到了运钞车底下去检查,然后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故意在运钞车底下放了一个烟幕弹,然后大叫道:“要爆炸了,快逃啊。”运钞车上的人看到车子起了烟雾,以为真的要爆炸了,于是就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躲了起来,好像再过几秒就会听到爆炸声一样那么的紧张,就在这个时候,这名假冒的警察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开走了运钞车,当运钞车被开走以后,运钞车上的银行职员还纷纷对这名“警察”的勇敢行为表示赞叹,认为警察开走将要爆炸的运钞车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伤。
犯罪嫌疑人画像
当运钞车往前开了一段距离以后,运钞车上的银行职员发现留在现场的摩托车有点不对劲,当时日本的警用摩托车都是本田生产的,而留在现场的摩托车是蓝色雅马哈运动型摩托车,牌子不对,这个时候,运钞车上的人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就赶紧报警。
9点50分,整个东京除伊豆小笠原群岛以外,全部进入紧急状态,日本警方决定全城搜捕犯人,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还信心满满,认为犯罪分子一定逃不掉,但是,在全城搜捕的过程中,日本警方却忘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犯罪分子不可能始终驾着运钞车把3亿日元开到他们需要到达的地点,果然,这名男子在中途换了车,在一个橡树林中,把运钞车上的保险箱全部搬进了一辆深蓝色卡罗拉上,然后驾着深蓝色卡罗拉逃跑了,也许这辆深蓝色的车子就是在日本警察的眼皮底下溜走的。
案发现场
在案发现场还发现了一个鸭舌帽,鸭舌帽上有犯人的汗液,当时可以根据汗液来推测犯人的血型或者DNA信息,但是,由于现场办案的警察太马虎了,看到这个鸭舌帽以后,自己戴上了,而且还互相戴,用以取乐,导致本案最关键的证据丢失了。
后来,警察又在恐吓信的邮票上发现了犯人的唾液,当时犯人在寄恐吓信的时候,大概是用唾液黏的邮票,根据唾液,查到了犯人的血型是B型血型,但是,仅仅查到犯人的血型是根本无法破案的。犯人寄恐吓信的时候,为了不让警察从字迹、墨水上找到破案的线索,把两份杂志上的字给裁剪了下来,用来拼凑恐吓信的内容,并且这份杂志后来还被用来包裹烟雾弹,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两本杂志是《电波科学》和《近代映画》,《电波科学》是电视机、电器装配方面的杂志,而《近代映画》则是文艺杂志,犯人为了不使警察在这两份杂志上找到线索,故意买了两本内容完全不同的杂志。
我们都知道,杂志从杂志社发行出去以后,都是有订阅信息的,那么,根据订阅信息,能不能找到线索呢?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很遗憾的是,经过警方的调查之后,发现从这两本杂志上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在现场还留下了一份报纸,犯人在假冒警察的时候,还在摩托车上安装了警用摩托车常常装置的扩音喇叭,扩音喇叭上被涂了2层白漆,在涂白漆的时候,犯人可能不小心把一张4毫米大小的报纸碎片也给涂上了,经过警方漫长的调查之后发现,这张4毫米大小的报纸碎片来自于1968年12月6日《产经新闻》晨刊主妇专栏中的“食品信息”一词的“品”字的右下方一部分,当时这份报纸一共有13485名订阅人,是从12个发送点分发出去的,警方花了2年的时间,找到了这份报纸特定的发送地点,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当时的订阅记录已经被人为销毁了,这份报纸的线索也就断了,其实,如果找到了这份报纸的订阅人,是完全有可能找到犯人的,因为这份报纸是犯人不小心涂在扩音喇叭的白漆上的,拥有这份报纸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犯罪分子本人,除非他找到其它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否则就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
此外,在犯罪现场,警方还找到了多位目击证人,但是这些目击证人都没有看清犯人的长相,目击证人在现场看到的证据,也不足以破案,其实,运钞车上的人当时应该看清了犯人的长相,不过,即使是警方绘制出了犯人的画像,单凭这个证据也不能破案。
其实,还有一个线索可以破案,那就是根据3亿日元钞票上的号码来追查,一旦犯人使用了这3亿日元中的一部分,警方根据钞票上的号码可以确定钞票的来源,并进而找到破案的线索,可是,这3亿日元是在银行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被骗走的,银行在给工厂的工人发年终奖之前,不可能一一记录这些钞票的号码,而且3亿日元不是一笔小数目,记录这些号码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就算银行职员当时记录下了钞票的号码,犯人也会通过别的途径使用这3亿日元,或者在“风声鹤唳”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让这3亿日元进入流通市场。日本警方在当时没有根据钞票上的线索来破案,大概就是根据钞票也无法追踪到线索。
日本警方动员了大量的警力,花掉了9亿日元,用了7年的时间,都没有破案,抢劫3亿日元的这名男子,至今仍然逍遥法外,日本的刑事诉讼时效年限是7年,民事诉讼时效年限是20年,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的时间了,这个案子还没有破案,如果犯人当年是20多岁的话,现在也已经成了70多岁的老人了。
可惜,在当时的日本东京,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安装电子摄像头,不然,犯人有可能被监控录像抓拍的,警察就可以根据监控录像破案了,所以,现在在日本,再有人想骗走运钞车上的现金就有点难度了,开着汽车逃跑的时候,开着开着就不小心就被监控摄像头给抓拍到了。
当然,这起案件可能还有同伙,毕竟抢劫3亿日元现金,仅仅靠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整个案子,银行没有损失什么,却让保险公司赔了好几个亿,也让警方花掉了好几个亿,可是,被抢走的3亿日元去了哪里了呢?成为了一个谜团。
根据日本的法律,男子假冒警察骗运钞车司机下车,然后开走运钞车,抢走3亿日元现金,其实,不属于抢劫,而是盗窃,在刑事案件上,盗窃和抢劫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因为这名男子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开走的运钞车,而且先前还寄送了恐吓信,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仍然习惯称这一案件为“三亿日元抢劫案”。
大家都在看
-
戚薇拒陪睡500万自曝内幕!韩国女星遗书控诉31人:娱乐圈有多黑 “7天7夜,500万片酬——这是戚薇出道时副导演开出的‘交易价码’。面对潜规则,她选择拒绝,但更多人被迫沉默。而韩国娱乐圈的黑暗,远比这更触目惊心。”娱乐圈的生存法则2006年,戚薇因选秀出道,却遭遇副导演赤 ... 明星秘密03-29
-
港台明星曾经的秘密曝光!35年前的黑暗往事,王晶终于道出真相 王晶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揭露了35年前刘嘉玲被绑架的内幕,这一爆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1990年,刘嘉玲正准备前往朋友家时,遭遇绑匪袭击。绑匪在刘嘉玲的身上施加了数小时的暴力折磨,最终通过威胁照片的方式,逼迫她 ... 明星秘密03-29
-
黄子佼事件:13位明星被曝,玉石俱焚 要死一起死? 2025年3月,娱乐圈再次因台湾艺人黄子佼的非法影像案而掀起轩然大波。这位曾经红极一时的综艺主持人,如今却因涉及未成年人的非法影像而身陷囹圄,其形象大跌,也引发了社会对娱乐圈道德底线的深刻反思。近日,黄子 ... 明星秘密03-28
-
你听过最荒唐的明星塌房事件是什么? 明星秘密03-27
-
近期值得关注的明星八卦事件 在娱乐圈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大舞台上,每一天都有新故事在上演,近期这些明星八卦,无疑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焦点。张凌赫方报警,私生饭行为猖獗引关注3 月 24 日,知名男演员张凌赫工作室发布声明,透露艺人张凌赫的隐 ... 明星秘密03-27
-
娱乐花边:明星的花边新闻爆料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那天我在家刷手机,突然看到一条推送,说某大明星被拍到和一个小鲜肉深夜出入酒店。我立马点进去看,照片拍得挺模糊,但能看出来是那明星没错。我 ... 明星秘密03-25
-
震惊!某顶流明星背后惊人秘密大曝光 近日,娱乐圈又爆出一则重磅消息,让无数粉丝惊掉下巴。,这位在荧幕上一直以阳光、正面形象示人的超级巨星,背后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据可靠消息源透露,早期在出道过程中,并非像他所描述的那样凭借自身实 ... 明星秘密03-24
-
撕开内娱耻辱布,多位明星爆料娱圈潜规则,原来吴京的话早有暗示 文丨咻咻所谓“要想在人前显贵,这必得在人后受罪”,娱乐圈也不例外。往往一些好资源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qing色交易,也就是网友们所说的“潜规则”。尤其是女演员,总会遇到这样的事,甚至就连当红的女星戚薇还 ... 明星秘密03-24
-
这6对“孪生”明星,“撞脸”事件,让人迟疑数秒仍认错了 娱乐圈的明星们不仅以才华、颜值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偶尔他们的“撞脸”现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许多明星虽然并无亲缘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常常让人迷惑,甚至误以为是亲生兄妹。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六对“孪生 ... 明星秘密03-20
-
重磅!某明星被曝出轨,事件反转惊人 01我闺蜜,结婚三年发现老公出轨,忍了一年多没离婚,想着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结果那男的变本加厉,不仅不悔改还把小三带回家住,最后实在受不了离了,结果人家还到处说我闺蜜不贤惠,逼他出轨,真是恶心到家了,现 ... 明星秘密03-20
相关文章
- 这6对“孪生”明星,“撞脸”事件,让人迟疑数秒仍认错了
- 重磅!某明星被曝出轨,事件反转惊人
- 失败的精英教育:父亲是百度副总,女儿是网暴者!问题根源出在这
- 金秀贤金赛纶事件升级,面临1800亿韩币赔偿,终于有女星发声
- “卫生间标识惊现明星照片”!邓超孙俪被侵权事件为何引爆热搜?
- 卷入25岁女星自杀事件,“星你”金秀贤遭韩星取关,代言品牌:暂停其活动
- 卷入25岁女星自杀事件,金秀贤遭韩星取关,代言品牌:暂停其活动
- 卷入25岁女星自杀事件,知名男星一高端代言活动被全面暂停!多家品牌隐藏其广告,公司最新回应
- 卷入女星自杀事件,知名男星遭抵制!恐面临千万美元解约费,多个品牌隐藏其广告
- 惊爆!顶流明星背后的物流“黑幕”,人设崩塌只在一瞬间?
- 独家揭秘:娱乐圈内幕大公开,揭秘明星私生活
- 娱乐圈大揭秘!明星背后的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 戚薇自爆陪睡仅是潜规则的开端,明星们接连爆料,撕开内娱耻辱布
- 娱乐圈内幕震撼曝光:戚薇杨幂等明星亲述潜规则黑幕
- 粉丝崩溃,娱乐圈丑闻大曝光:明星成功背后的真相竟如此复杂!
- 娱乐圈明星揭秘,真实背后隐藏哪些秘密?
- 陪睡是低级潜规则,戚薇自爆后,明星的接连爆料,撕开内娱羞耻布
- 戚薇揭露:陪睡仅是冰山一角,明星集体爆料,掀开内娱黑暗角落
- 3.从陪睡到权力交易:明星接连爆料,揭开内娱不堪入目的耻辱真相
- 2024年明星塌房事件大盘点:从家暴到渣男,谁还值得粉?
热门阅读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程亲密接触看了流鼻血 07-12
-
网上疯传的杨幂不雅视频真相曝光,原来并不是她本人 07-12
-
张筱雨人体艺术照,人体模特中最值得去尊敬的一位 07-12
-
韩国r级女演员盘点,李成敏一举一动都撩人万分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