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不得不赞叹张艺谋和陈宇尖锐毒辣的眼光

发布者:一叶扁舟 2023-1-30 08:53

本片阵容释出之后,一个让我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张艺谋如何能将现实历史题材和这几位喜剧演员+流量演员的组合进行风格化的融合。看完成片之后,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之余,也不得不赞叹张艺谋和陈宇尖锐毒辣的眼光。不仅完成了一次张艺谋执导生涯的全新挑战,也对他过往影片进行了一次绵长的回溯。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满江红》的喜爱是不亚于对陈凯歌《妖猫传》的,第五代导演的双子星行至中年,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时间长河里的种种经历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但二者共同的精妙也在于在颇为浑浊的表层叙事之下,传达出一种见山是山,见山也不是山的深层表意来。

从《满江红》的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阕张艺谋电影的群像,也是一阕第五代历史的群像。

本片的美术无一不透露着浓墨重彩的张艺谋个人印记,只是更像张艺谋过往电影的意象移情,但又绝非是机械的素材堆叠:

军队驻扎的院落与《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困住颂莲的大院风格类似,用俯拍的镜头表现人物的行进,逼仄和压迫步步紧逼;灰暗的黑白主调调色无端就会让人想起前几年水墨柔逸的《影》,这种悠长通感很好地中和了冷兵器的凛冽;再者,整齐的军队和服装制式颇像《长城》,而“刺秦”的主题又与《英雄》遥相呼应(刺秦的话题下一部分会细说,此处旁提)。

是张艺谋,是处处都是张艺谋。

叙事上,陈宇老师出色的编剧笔力依然发挥稳定,同《狙击手》相似的封闭空间叙事诡计有室内剧的遗风;在遵从三一律的基础上,由线到面,一个线头拉出整条故事线索,在最后满盘皆露的图景上让观众产生恍然大悟的感受,逻辑错误有之,但也算得上有八九分的滴水不漏;反转再反转的情节配上戏曲急迫的鼓点,在视听呈现上强迫观众集中注意力,同时妙用建筑鼓点转场,把整个影片的节奏安排得错落有致,近三个小时的时长不至无聊,而前三分之一散碎的情节在后期用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整体合理性和总体连贯性就更为新颖完整。

人物设定上,之所以说我的疑问迎刃而解,是因为张艺谋确实将几位演员的个人底色运用到了极致,无论是岳云鹏的脑满肠肥,还是沈腾的市井怯懦,以及雷佳音的道貌岸然,郭京飞的虚张声势,乃至张译的奸佞诡谲,导演都丝毫不避讳演员本人和角色本身之间的暧昧界线,反倒呈现出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微妙,同影片的叙事方法却正好并轨而行;而四字的角色本就是时代之下的虚无意境,说通俗一点便是懂的都懂,都能体悟。因而四字绝对谈不上出彩,但也仅是达到及格线而已,我脑海中有几位更适合这个少年将军角色的演员。所以四字不至于痛骂,但,“也就那样”。

而缘何说本片是一阕第五代的挽歌,则始于一个“刺秦”的概念。

第五代导演,尤以张艺谋与陈凯歌为代表,电影中的“刺秦”是贯穿始终的母题,是荆轲刺秦的秦,是无名刺秦的秦,当然也是宋军刺秦的秦——秦,是虚无知地的彼岸,是《满江红》里满篇无岳飞,却处处是岳飞的“秦”,也是你我都知却难得见的大手。

一封金人的密信,在“欲将心事付瑶琴”的瑶琴嘴里,是拼死守护的那颗樱桃;在钟爱豪赌夹缝求生的何立口中,是一张本就无一字的白纸;在背靠大树胸无点墨的武义淳心里,是得以攀援的青云长梯。

而那封密信的内容,他们真的在意吗?没人在意。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桥段并非最后真假秦桧的诡计设置,而是在张大受刑之时,孙均假意刮去他背脊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里他的台词是:“刮净了,念想就没了。”

他还对张大说:“招了吧,只有命重要。”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张艺谋。

要刮去的是精忠报国吗?分明不是。

是招供还是招安呢?自在人心。

第五代的断桥之殇,皆在于此了。

那首激昂壮阔的《满江红》,没有笔墨的记录,只有人的记忆,有人的记忆,历史就永远不会消失。

第五代就好像这之中熊熊燃烧的烈火,而看懂这只言片语的你我,就是城下矗立的每一个,背词的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