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明星翻红的真相

发布者:云淡风轻 2023-3-21 21:06

这段时间,两位台湾同胞占据了娱乐圈的头部位置。一个是刘畊宏,一个是王心凌。

刘畊宏是1972年生人,马上就50岁。王心凌也不小,1982年生,也要40岁了。他们俩,一个开启直播健身带动几百万人跳操,一个在综艺里掀起90后的青春记忆再度翻红。

王心凌

其实,他们到底是谁,有过怎样的经历,我不是很了解,也不想弄清楚他们到底为什么火。我只是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学规律”——东亚的小型经济体往往很容易出明星,在给定的人群基数中,出明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大型经济体。

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演艺圈都是有名的明星制造机器。韩国人口5200万,我国台湾地区为2300万,加起来还不如河南省(2021年末人口约为9883万)多,然而,这两个地方出产的明星数量却浩如烟海,容易被大家记住的面孔也更多。

为什么偏偏是韩国和我国台湾呢?

我们应该归纳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位于东亚的发达小型经济体。请注意,“东亚+发达+小型”这三个特点刚好是明星多产的核心要件。

首先,“东亚”不必说,它意味着在人种相近和文化相似的前提下,一个地方产生的明星很容易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影响整个东亚地区。

试想一下,东亚明星要影响印度,难度就会很大。反过来,印度明星影响东亚,也很难。

人气超高的韩国组合防弹少年团(图源:@BTS_official)

我们看明星都是先看脸的,中日韩明星,长相都差不多,看着都像自己人,换个中文配音,没有违和感。更何况在这个看字幕的年代,日韩语虽和我们语言不同,但影响没那么大,当音乐伴听就好了,还觉得挺悦耳,跟撒娇似的。但印度、欧美人的五官,跟我们的心理距离是更远的。

韩国和台湾明星的跨区域影响力,还得益于一些助力。比如,影视方面,韩国和台湾都曾长期批量制造和输出偶像剧,霸占大陆电视屏幕,背景多是现代,几乎没有古装,理解障碍就更少了,即便偶尔有年代久远一点的,但故事核心大同小异,不是封建就是儒。

偶像剧,就是看帅哥靓女谈恋爱,观看门槛低,受众基础又很大,明星赚眼熟的机会就多了。

早年爆火的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

韩国的《浪漫满屋》《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台湾地区的《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放羊的星星》《微笑Pasta》,知名度都很高,台湾地区电视剧女王陈乔恩、老演霸道总裁的明道、不老的林志颖、甜心教主王心凌都出来了,韩国的宋慧乔、金秀贤、朴信惠、李敏镐,也都斩获大波中国大陆粉丝。

这一类型的影视作品和明星对小年轻的影响很深。当年看着这些长大的小年轻,现在已经是在社会上最有购买力、又有表达欲的一类人,所以调动他们的情怀和记忆,找到合适的心理杠杆,明星翻红的机会很大。

二是“发达”,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人容易产生一种身份势能。

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是东亚先富起来的“四小龙”之二。千万不要忽略经济地位。在祖国大陆的经济快速起飞之前,台湾同胞就是“老板”和“投资者”的代名词。

在职场上,台湾同胞更是占据了北京、上海和广东很多跨国企业的高阶职位,而大陆同事都是下属。这种基于经济地位的身份优势,也会潜移默化地平移到其他领域。

演艺圈也一样。

90年代、00年代,一度盛行合拍剧,像是两岸三地合拍,中韩合拍等等都很显眼。

韩国那边,蔡琳、秋瓷炫、张娜拉是最早一批在荧屏与中国观众见面的韩国女星,《新醉打金枝》《木府风云》《刁蛮公主》《回家的诱惑》都很有知名度。港台这边,阵容就更庞大了。

蔡琳在《新醉打金枝》中饰演饰演升平

早些时候,男女主经常轮不到大陆演员,比如《新醉打金枝》里,女主是韩国蔡琳,男主是香港张家辉,《刁蛮公主》里,女主是韩国张娜拉,男主是台湾苏有朋,《天下第一》《小李飞刀》,大陆演员吴京、李亚鹏才成为主角,但阵容上也仍是单薄。

《刁蛮公主》剧照

在身份势能之外,台湾演艺圈还有先发优势,他们打造了一批几十年都深入大陆同胞内心的明星,创新了一系列有趣的综艺形式,最终,“台湾制造”就成为了演艺圈的一种品牌。

实际上,周杰伦的歌在一些人看来,属于比较“难听”的范畴,但没关系,他可是来自台湾的周杰伦哦!多听听就习惯了。最后,很多人真的习惯了。

周杰伦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庞麦郎。他是一个来自于陕西汉中的农家子弟,靠着神曲《我的滑板鞋》略有名气之后,他竟然对记者坚称:自己来自台湾基隆。就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庞麦郎的精神或许真的有点问题,但这个事情的确说明,“台湾制造”在演艺圈的确是很硬的品牌。

韩国也一样。

后来在中国火起来的综艺《跑男》《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都是从韩国引进的,都有现成的参照模版。来自韩国、港台的模式输出,是更有持续价值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即在小型经济体内部,演艺圈存在很强的竞争。

因为市场太小了,只有几千万人,要养活那么多很牛的明星,粉丝不够用,怎么办?于是,小型经济体演艺圈的竞争烈度要远远高于大型经济体。

当然不只是因为他们有事业上进心,他们的现实经济压力也迫使他们适应娱乐圈的优胜劣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林依晨为偿还债务进入娱乐圈

正是这种前拉后推的竞争效应,使得韩国和我国台湾的艺人,往往专业素质过硬。

一方面,他们在大量作品里展现出很强的信念感,剧情狗血、逻辑硬伤没关系,演员很在状态;另一边,他们又带着这些敲门砖,向中国大陆拓展新市场,他们在合拍剧里的优势地位,并不是全无道理的。

当年爆火的台湾偶像剧《公主小妹》中,淋雨吃牛排的桥段现在看难免觉得尴尬

像王心凌、杨丞琳这样,不仅歌唱得好,偶像剧也演得好的,在大陆是罕见稀缺的。尤其台湾明星似乎不会只干一件事,林心如、苏有朋都从演员转型当导演了。

尤其到了今天,在大陆新生代的偶像的对比衬托下,人们才突然想起来,演偶像剧也是需要演技的,王心凌甜甜的歌也是不好唱的,周杰伦的风格是多少人模仿也模仿不来的,跨界不是尝鲜打酱油,也要有点水平持之以恒的——专业,从来都是稀缺的、不容低估的。

看看刘畊宏就明白了,大哥已经快50岁,而他的体型基本上超过绝大多数大陆同行。

刘畊宏

一位做过演员经纪人的朋友对我说,咱们的很多艺人只是节食,让自己变得很瘦,再加上打针和整容。但韩国艺人不但做以上所有这些,而且还疯狂健身,卷得要厉害很多,所以韩国艺人不但瘦,而且男生肌肉都比黄晓明要强。

竞争,永远都是最好的遴选机制。在演艺圈,在产业界,都一样。

在跨国、跨地区的文化比较当中,更大的危机是:我们有没有新的思考、新的表达、新的故事、新的形象,可以与之竞争。


作者 | 谭保罗 陆茗

编辑|赵义

新媒体编辑 | 孟子衿

排版 | 八斤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