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这些车企功不可没

发布者:凉月入秋 2023-5-31 20:07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海外市场,是每一个自主品牌的梦想。而这梦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全球战略进行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更需要“脚踏实地”地用产品、质量、营销、服务进行千差百异的国外市场进行开拓。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出口以机电类产品为主,前4个月机电类出口达4.44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出口汽车149.4万辆,同比增长76.5%,出口额2045.3亿元,增幅高达120.3%;而同一时期,中国累计进口汽车23万辆,同比下降28.9%,金额约1004亿元。

2023年1-4月中国出口汽车销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预计全年汽车出口有望突破400万辆,中国将成为2023年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为什么中国出口销量增速这么快?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主要动力是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以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表示,中国车企海外业务增速快,中国车企海外业务增速快,第一,是因为前期多年的耕耘,比如奇瑞、长城、上汽等先锋部队,先在东南亚,然后在南美,做了很多年耕耘,在口碑上慢慢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第二,是因为在新能源趋势之下,有比亚迪这些比较强的企业参与在其中,先发优势大大提升了中国汽车的竞争力;第三,是因为整个中国市场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大家需要去海外市场去抓一些市场份额,也促进了中国车企出海业务的高速发展。

从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海外部分数据跟踪看,自主品牌的主力国家出口增速很强,虽然南半球出口下降,但发达国家出口的高质量增长很好,因此出口总体还是很好的。

某主流车企海外业务负责人认为:“中国出口销量的迅速增长主要有三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新能源汽车,在这方面中国确实引领全球潮流了,这个增量特别大的变化点,占到总的影响40%左右吧。”

第二个因素就是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像俄罗斯、伊朗,基本上把外国的品牌都踢出去了,形成了市场真空。在这些市场,中国品牌都基本上100%或200%在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累计销量达6.6万辆,市场份额已达42.5%。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也给中国品牌带来了机会。

第三个因素,这两年随着中国品牌品质变好了,本地化越来越多,生产环节越来越多留在消费国,出口的合作层次逐渐加深。比如本地组装生产或全新投资生产厂,这也会带来销量的增长。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前十国家排名分别是俄罗斯、墨西哥、英国、智利、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泰国、印度、德国、意大利。

出口金额前十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墨西哥、英国、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德国、阿联酋和韩国。这十个国家汽车商品一季度累计出口金额227.4亿美元,占全部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48.5%。

新能源车出口快速增长。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之一。今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1万辆,同比增长1028.5%,环比增长29.4%,占乘用车出口的31%。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增加,新能源车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根据标普全球数据,到今年年底,欧洲进口的汽车中可能有1/5来自中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量的第一名,亚洲则由第一位转成第二位,中南美由第三位转向了第四位。

近期数据可以看出,像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主力市场,中国车企表现都是极其良好的态势,而西班牙、比利时、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成为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亮点。这可能与欧洲对环保的重视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输出,带给欧洲市场巨大的压迫感。5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计划重新分配电动汽车补贴的资金,将只为欧洲产的纯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均价超2.0万美元,与2022年的1.8万美元相比,提升了11%,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都在提高。

在德勤大中华区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看来,中国汽车全球化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难点。

第一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如何保障海外供应。很多公司内部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个事情。

第二,是本地化生态网络的搭建。出海的时候,制造该怎么去做,研发的体系怎么做,还有物流、销售和运营。在海外市场或者全球化里面,需要的是整个体系能力,不是单一靠产品或者单一靠渠道,或者单一靠性价比,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打法。

第三,是属地化运营能力的建设,现在中国企业出海,从单一的出口产品,逐渐转变成全面布局。怎么打造自己的品牌?怎么进行海外价值链的布局?有的公司当地资源比较有限,品牌的优势是没有的,产品技术没有考虑本土化,这样当地用户的接受度有就会很大的挑战。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现在的中国自主车企,相对来说,在海外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做得更好一些,但研发和制造在当地目前还基本上处于初始期,距离完全的成熟期可能还有一些距离。

“出海的车企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业务是个高风险业务,同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要以比较多元的方式去布局,然后还要有大量的资源投入,所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攻坚战,可能对这些情况要有所预期,不是说汽车出海就能直接有所收获。”他也对出海车企发出了忠告。

汽车海外零售销量名列前茅的中国自主企业,包括上汽集团、奇瑞集团、吉利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和江汽集团,这七家公司在4月出口销量均突破了1万辆,1-4月出口销量都超过了5万辆。

这些车企共同的特点是:一是在国际化方面有长期的规划和布局,有足够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二是有强大的自主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可根据不同的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不同的产品;三是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建立了制造、营销、服务体系,以充分适应当地的市场及消费者需求。

上汽

2023年4月,上汽集团出口销量达到了89643辆,同比增长了130.5%;在1-4 月份上汽出口累计销量为346696辆,同比增长64.49%。

上汽集团在墨西哥市场、英国市场、澳大利亚市场、沙特市场、印度市场、泰国市场等表现都是极其强势良好的态势。

其中旗下自主品牌 MG 4月在海外销量为8.96万辆,同比增长130.45%,仅在欧洲就销售了7万辆,实现了同比翻番。成为了中国纯电车出口的拳头产品。今年3月,MG4在海外市场单月破万,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等近20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的前十名。

上汽集团能够在车企出海中独占鳌头,与其领先的产品力和全面布局有很大关系。上汽是我国首个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车企业。

目前,上汽已经建立起集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车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3大研发创新中心,伦敦、慕尼黑、东京3大设计中心,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生产基地及KD工厂,100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180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13个区域营销中心以及4家物流分公司等。

此外,上汽开通了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多条自营国际航线,形成了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五个“五万辆级”区域市场,在欧洲打造出了上汽首个海外“十万辆级”市场。

基于海外生产基地的大规模建设,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曾表示,上汽集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海外制造量与国内出口量1:1的比例。

2023年,MG品牌全球销量目标“瞄准”80万辆,上汽海外整体销量将超越120万辆。2024年是MG品牌诞生一百周年,将全力冲刺全球年销量“百万目标”。

奇瑞

奇瑞集团2023年4月出口销量为71452辆,同比增长4687%;1-4月,奇瑞集团出口244090辆,同比增长2872%。

早在2001年,奇瑞集团便开启了出口海外的进程,如今的奇瑞汽车,已经完成了从最初的“单纯贸易”到“品牌输出”,实现从产品的“走出去”,到工厂、文化的“走进去”、再到品牌“走上去”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奇瑞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布局,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集团汽车产品远销俄罗斯、巴西、埃及、智利、南非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到46个,累计全球用户近1200万人。

随着深入推进全球化布局,奇瑞汽车通过实施产品战略、属地化战略和人才战略不断加速推进海外市场的深层次合作。

奇瑞按照国际高标准、高品质开发产品,建立了全球统一标准的生产管理体系——CPS(奇瑞生产方式),有力地保障了产品质量。

技术底气不仅让奇瑞的产品更加可靠,也让奇瑞有实力根据海外各国市场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等,进行“因地制宜”的产品适应性开发,更加满足当地市场、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

在上海车展前夕的2023年捷途之夜上,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事业部总经理李学用表示,捷途已经搭建了出口体系,在中东、非洲、中南美、亚太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400+家销售及服务网络。2023年捷途汽车的出口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

吉利

吉利汽车2023年4月出口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16%;1-4月,累计出口量为75694辆,累计同比增长54.41%。

吉利汽车的全球化布局是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不但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放和营销力度,还通过品牌、研发、产品、制造、供应链、营销、服务的国际化布局,加强端到端的海外本土化能力。

经过几年的运作,吉利与沃尔沃跨品牌的共享技术战略已经初步形成,吉利全球化研发体系已逐步搭建完成。另外,吉利汽车在并购沃尔沃以后,全球采购范围更加宽广,且获得了与全球顶级供应商的支持。

吉利汽车已经在欧洲、北美、南美、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多个地区深化布局,设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本土化生产,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目前,吉利的Coolray(缤越)、Azkarra(博越PRO)、Tugella(星越)3款全球车重攻亚太、中东、拉美等市场,占各国细分市场排名前列。

截至2022年底,领克已在欧洲六国开设11家体验店,订阅会员近20万。有领克的经验加持,吉利既能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又能减少试错成本,可谓领先同行一大步。

4月,极氪品牌已发布欧洲战略,将以卓越产品、直营模式、一站式服务三大商业支柱开拓欧洲市场,首批直营门店年内落地瑞典、荷兰并开启交付。

2022年5月,吉利汽车入股雷诺韩国汽车,持股比例为34.02%。吉利与雷诺共同打造的新产品将采用CMA模块化架构,并使用吉利先进的混动技术生产,利用现有的雷诺韩国销售和售后网络进行销售,并计划将上述产品投放海外市场。新车预计2024年量产。这是吉利首次将公司的核心技术输出至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长城

长城汽车4月出口汽车21814辆,同比增长182.09%,销量占比达23.43%;1-4月累计出口为73789辆,同比增长99.1%。

长城汽车拥有20余年的海外布局积累,目前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700家。截至2022年6月,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

2022年,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欧拉好猫、哈弗H6 新能源(HEV/PHEV)、坦克300、长城炮等全球化车型陆续在欧洲、南美、东盟等重点海外市场上市。

对于欧盟市场,长城汽车正在积极部署包括主机厂及核心零部件在内的产业布局,从2023年开始,魏牌还将在欧洲逐步拓展西班牙、瑞典等市场,并将拿铁 PHEV等更多车型带入欧洲市场。

长城出口采取产地销模式,已经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10座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泰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今年长城汽车将陆续进入泰国、新加坡、柬埔寨与越南市场。

长城汽车2022年业绩沟通会上,长城汽车董事会秘书李红栓表示,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目标为160万辆,目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0%,海外销量目标为25万辆。

长安

长安自主品牌4月出口16428辆,同比增长151%,1-4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累计76922辆,同比增长16.71%。

长安汽车是自主品牌中走出国门的先驱者,近年来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立销售部、销售子公司,实现市场自主经营。

1991年开始海外业务以来,产品远销70余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量达到91%,形成10个重点海外市场,主要出口区域为亚太、中东、北非、中南美等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拥有全球14个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400余家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点。

长安汽车现正在筹备建设的全球区域总部将在2025年前力争实现东盟基地投产,其产品将辐射澳新、南非等市场;同时建设长安汽车欧洲总部,全面打通欧盟市场。

上海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将在海外围绕智能低碳产品进行布局,

推动“全球产品同步开发+区域差异化开发”相结合不再局限于中东、南美、独联体等全球二三线市场,而是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

2023年,长安海外市场全年规划目标22万辆,到2025年海外销售占比达到15%,到2030年海外销售占比达到30%。

比亚迪

出口方面,2023年4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为14827辆,同比增长15.5倍。1-4月,比亚迪积累出口销量为5.36万辆,同比增长7.44倍,已经接近去年整年出口销量5.59万辆。

比亚迪的出海业务可以追溯到1998年,最初是电池、电子业务出海,之后是以纯电动大巴为代表的商用车出海,目前比亚迪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乘用车出海方面,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2022年,比亚迪加速开拓欧洲、亚太、美洲等多个地区市场。3月10日,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泰国完成,年产能约15万辆,产品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今年2月,比亚迪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其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足迹遍布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比亚迪在荷兰、瑞典、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哥斯达黎加、西班牙、墨西哥、智利、泰国、约旦等多个国家市场均与当地经销商集团建立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质保、保养、维修、救援、客户关怀、车联网等全面的售后服务,升级消费者用车体验。

凭借在海外市场20多年的业务拓展经验,比亚迪组建了成熟的国际化业务和管理团队,累积了丰富的国际化业务运营经验,并已逐步实现海外各市场人才的本土化,为在海外业务稳步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沟通会上表示,国内车市高度竞争,而国外竞争并不充分,在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到国外提价20%依旧拥有竞争力。

但是在目标市场方面,王传福认为短期应主攻本土没有汽车品牌的国家,而非美、韩、德、日、法等汽车强国。进入的方式应在当地建设整车四大工艺(冲压、涂装、焊接、总装)的制造厂,通过货柜把零件运到当地,这样可以降低运费和关税。

除了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以外,比亚迪和壳牌集团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很快就会面向欧洲车主开放30万个壳牌充电桩,携手提升比亚迪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用户的充电体验。

江汽

江汽集团4月出口12019辆,同比增长96.55%;1-4月58181辆,同比增长96.98%。

江汽集团作为最早布局海外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之一,在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产品和营销方面创新,已实现了由轻卡到重卡、轿车、SUV、皮卡、客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全系列产品覆盖。

目前,江汽集团已进入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等高端市场,中高端轻卡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在巴西、墨西哥等重点市场,其成功实现与DHL、百事可乐、家乐福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长期稳固合作,在墨西哥,JAC电动车销量更是占据墨西哥电动车市场总量的60%以上。

江汽集团建立了19家海外KD工厂,并已经建立了覆盖亚洲、非洲、拉美等区域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拥有千余家销售网点及服务网点。

江汽集团设定了2023年增长60%的出口业绩目标,2025年出口规模要超越15万辆。江汽集团国际公司副总经理余阳表示,今年会加大东盟、拉美等沿线国家的市场开发和组装工厂布局,“做大做强商用车,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持续开创国际业务新局面。”

2023年开年,江淮新能源汽车批量出口至挪威、法国、西班牙,标志着JAC正式登陆欧洲市场。2023年2月,江淮投资14.52亿元人民币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爱达荷州建立合资工厂,并有望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年产能约4万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