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社会变迁史:从稀罕物到家用品

发布者:江天一览 2023-8-6 05:18

1958年5月12日,代号为CA71的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款轿车被命名为“东风”。不过,对于那时的老百姓来说,买车还是天方夜谭。

直到28年后的1984年,中国才正式允许私人拥有汽车。1986年,上海嘉定商人王嘉华购买了中国第一辆私家车,牌照为沪AZ0001,这时候汽车仍然是极少数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弹指一挥间,如今汽车在中国早已经成是寻常的家用品。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28亿辆,汽车驾驶人达到4.75亿人。

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伴随而生的是中国汽车社会的变迁史,回顾过往,几多感慨。

曾是公务用车的天下

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总装线上被毛泽东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终于下线了。消息传出,全国人民一片欢呼,这意味着中国终于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从不能制造到能制造,只是一个开始,此后中国虽然在汽车的各个细分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第一辆国产轿车、第一辆国产轻型越野车、第一辆国产轻卡。但是,如同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也处于筚路蓝缕的草创期,长时间以来,都困于“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局面。

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受限于汽车工业薄弱的基础,中国的汽车生产能力极其有限,仅有的产能,也被用来满足军队和政府的公务用车需求,至于私人消费,根本无从谈起。

公开资料显示,国产红旗轿车从1958投产到1994年停产,25年间一共只生产了1500辆,彼时只作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

1963年生产的上海牌小轿车,当年只能小批量生产50辆,直到1975年,上海牌轿车才形成年产5000辆的生产能力。当时这种车型也只是各地市级领导及接待外宾的专用车辆。

在军车领域,为了加强国防建设,1960年,国家紧急向北京汽车制造厂下达了生产轻型越野车的任务。1966年BJ212轻型越野汽车通过了国家鉴定,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各部队使用。BJ212既是中国第一代军事越野车,也曾经是县团级领导干部标配的公务用车。

即便只是公务用车,受限于自身生产能力的严重不足,中国也不得不大量使用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汽车。在当时,中国进口的汽车有波兰的FSO华沙轿车、南斯拉夫的Zastava汽车、罗马尼亚的Dacia轿车、匈牙利的Szilágyi汽车和苏联的GAZ轿车。

私人消费市场启动

中国的历史在1978年的冬天发生转折,中国汽车同样如此。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这是国家从政策上第一次明确了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是国家关于汽车消费政策质的飞跃,中国汽车消费开始从公款购车单一渠道转向多元化消费。

经过深入谈判,1984年10月10日,由中德双方各出资50%组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在人民大会堂签署。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车是经典车型桑塔纳。作为合资品牌在国内推出的第一款家用轿车,以及大众后续众多车型的“开山鼻祖”,桑塔纳在30多年的时代浪潮中一直表现出色,不断推出经典车型,如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等。它曾连续22年获得国内汽车销量冠军的荣誉,证明了其在市场上的持久魅力和受欢迎程度。

不过,当时汽车仍然是少数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一辆桑塔纳售价高达20余万元,而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还达不到100元。1985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1148元,平均月工资96元。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桑塔纳几乎都是由许多企业和单位购买,其次是极少数顶级富豪。即便这样,买车也需要有指标才行,不是谁想买就可以买。

在桑塔纳之后,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和东风雪铁龙生产的富康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市场,三款车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老三样”。不过,由于当时三款车的售价让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这给了夏利大显身手的机会。

1986年9月30日,以“CKD”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它是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的车型之一。1993年底,天津一汽已经达到年产5万辆的能力,凭借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较低的维修成本和相对便宜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北方出租汽车市场,还在私人消费者市场打开局面。

除了夏利,奥拓也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1993年,铃木开始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与长安合作创建了长安铃木。该合作企业成功推出了天语SX4、雨燕等车型。这些车型曾经在国内汽车市场红极一时,成为当时人们购买汽车的热门选择。

豪华车也在这个阶段进入中国社会。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车型。当时,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几乎完全属于进口车的天下。1992年,法拉利在中国卖出了第一辆车。

对中国普通老百姓最实用的车型是微面,这是当年无数中国家庭奔小康的利器。

天津大发、昌河、长安、松花江、五菱等生产微面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长。微面在当时普遍是预算不多的中国基层消费者购车的首选。因为除了乘坐之外,它们还有着生产工具属性。无论是小商小贩拉货还是自家载人使用,皮实耐用、维修费用低的微面都是当时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随即递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通知书。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个月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入世”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同时也开始支持民营汽车企业的发展,私人消费市场开始爆发。

2000年,国内汽车销量只有200万辆。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00万辆。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新车消费市场。自此之后中国汽车新车销量连续至今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更是创造了产销量近3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不会再局限于以往的十多款车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金融及保险等服务体系也日渐完善。

在2000年之后的头十年,“新三样”开始受到市场青睐,分别是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海马福美来。凭借着更时尚的外观、更先进的技术、更丰富的配置,“新三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新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代表性的企业是奇瑞。2003年,奇瑞QQ上市。刚上市时,奇瑞QQ的销量并不算太高,但3年后,其一年销量就突破了15万辆。奇瑞QQ之所以大受消费者欢迎,得益于其性价比足够高。2004年,在其他车型价格超过10万元的情况下,奇瑞QQ的起售价才4.98万元。凭着超低的价格以及时尚的外形,奇瑞QQ迅速占领了低价位的家用车市场,也帮助不少年轻人实现了买车梦。

从2003年到2010年,连续8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头衔从未旁落,全部被奇瑞拿下。2007年,奇瑞甚至拿下国内车市的销量冠军,超过了大众、通用等一系列汽车品牌。

总的来看,在21世纪的前十年,汽车能在中国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有着多重的原因。其一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使得普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汽车费用;其二是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使得普通消费者能够获得更便宜、更可靠的产品;其三是国家消费政策的支持,如贷款优惠、购车补贴等,促进了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其四是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得普通消费者能够买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其五是汽车文化的普及,使得普通消费者对汽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汽车的消费需求。

SUV成市场宠儿

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不能不提SUV。2004年5月12日,国产本田CR-V正式在全国上市,这是中国第一款SUV车型,上市之后即大火,为此后SUV市场的大爆发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SUV,在于其具有的大空间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家庭出行、旅游等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和通过性能,可以应对复杂的路况和天气条件。

国内SUV市场真正的大爆发,是从2009年开始,一度以高达4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进入SUV市场的黄金时代。

SUV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长城哈弗系列的贡献,尤其是一代神车哈弗H6。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升级,奇瑞QQ这类车已经不是主流选择,更大的尺寸和空间,以及强劲的动力性能成为新的消费选择。此时市场需求最旺盛的是SUV,对于手握10万元预算的消费者来说,一辆空间大到能够满足家庭出行;通过性强到能够顺利在乡间路面、坑洼路面通行;性价比高到能兼顾内外观设计、动力、驾乘舒适度的SUV注定会大受欢迎。

2011年8月25日,哈弗H6正式上市,出现在它最应该出现的时间段,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10万元级紧凑级SUV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内,哈弗H6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没有竞争对手。哈弗H6把紧凑级SUV的价格降到了10万元,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红利。

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偏爱体现了一系列数据上。根据2021年的销量数据,中国SUV市场上共有40款车型销量超过10万辆,其中哈弗H6、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长安CS75plus等SUV车型排名前列,销售量均超过20万辆。

根据J.D.Power发布的数据,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对SUV的偏好比例高达47%,远远高于轿车和其他车型。

新国潮带动自主品牌崛起

中国汽车社会的一大特点是数十年以来消费者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比较。曾经很多年,自主品牌都属于“价低质次”的存在,只能在15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市场分得一杯羹,而合资品牌属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不过,随着新国潮的到来以及自主品牌的“争气”,情况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国潮指的是中国品牌所代表的潮流时尚。近几年国潮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乘用车市场的国潮风也表现突出。国潮的兴起,正是中国制造因时而变,因变而兴的真实写照。

经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中国正在变得富强,中国制造也更加强大,汽车产销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中国名片和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正得益于这些享誉全球的“中国智造”,让自主品牌逐渐撕掉了价廉质低的标签,也在核心品质上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可以说,国家实力不断崛起正是国潮火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90后”“00后”成为汽车消费群体后,他们的消费观是在本世纪形成的,从其消费起步就是接触到国产产品的不断强大。这与老一代人经历痛苦的物质缺乏和心情压抑成为鲜明的反差。他们不知道老一代人的很多事情,也无法体会老一代人所吃的苦。一张白纸更好培育。

现在优秀的自主品牌越来越多,以“90后”及“00后”为中心的年轻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摆脱对自主品牌汽车价格低廉但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偏见。他们更愿意选择自主品牌,尤其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自主品牌,因为这些产品在本身的购买价值之外,还可以彰显文化价值,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个性。

目前,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早已不是20万元,而是捅到了百万元级别。这在过去完全不可想象。

当然,自主品牌的崛起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从过去的主要依靠性价比到现在的产品品质开始领先,实现了真正的蜕变。这一点尤其为中国消费者所认可。

江山代有人才出

几十年年来,中国汽车的发展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汽车产业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销售服务、维修保养、金融保险、研发创新等。这些领域和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非常高,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增长支柱。

汽车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极大地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和资源的流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和功能也不断扩展和完善,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网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平衡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

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剧烈,没有真正的“常青树”,也没有真正的“神车”,总会有新的企业和新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举一个例子,此前,A级轿车市场主要由售价在8万~15万元的合资品牌燃油车主导,诞生过轩逸、朗逸、速腾、宝来等经典车型。这是传统合资品牌的销量大仓,自主品牌车型从未在这一细分市场取得突破。如今,自主品牌凭借着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强势搅局。比亚迪秦、海豚、Aion S等自主品牌车型长期位居轿车零售排行榜前列。尤其是比亚迪秦,更是在竞争最激烈的A级家轿市场成功登顶。

当下的中国市场真正进入“卷”的时代,不仅在价格上“卷”,也包括研发投入的“卷”、人才争夺的“卷”、产品迭代周期的“卷”、配置升级的“卷”。可以说,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成了绝对意义上的红海。

“卷”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这对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幸事,对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来说,同样是一件幸事。

放眼未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紧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潮流”的汽车产业将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中国的汽车社会将会在向好的方向上继续剧烈地变迁,甚至可能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