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点评汇总:与德国公司合作汽车结构件

发布者:寒阴复晴 2023-9-27 11:51

【德邦机械】保隆科技: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四项新业务加速放量,公司未来可期

汽车零部件行业积累深厚,兼收并蓄成就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7年上市,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传统业务包括气门嘴、平衡块、TPMS以及汽车金属管件等;新业务包括智能主动式空气悬架、传感器、ADAS、液压成型结构件等。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7.8亿元,同比+22.6%,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20.2%;2023H1公司盈利能力回暖,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194.3%,销售毛利率 27.8%、销售净利率7.2%。

新业务拓展顺利,持续放量未来可期。

基于传统基盘业务,公司前瞻布局空悬、传感器以及ADAS三大新业务板块。

①传感器:布局六大系列40余个品类产品,并购整合龙感科技加速业务拓展。

2022年公司传感器销量达1759万支,同比+96%,业务已经初具规模,后续有望持续增长。

②ADAS:已经获得多个项目定点,角雷达成功实现出海且空间广阔,盈利有望随着下游出货量的提升得到持续改善。

③智能主动式空气悬架:国产化加速+配套车型价格下探,公司率先布局先发优势显著。

自主研发出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储气罐、悬架控制单元(ECU)等系列产品,涵盖空气悬架系统感知、决策、执行三部分的主要总成零件。

④液压成型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降本提效,与德国沙士基达公司强强联合,具备为客户提供成形轻量化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和OEM大批量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得益于公司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四项新业务加速放量,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40、5.51、7.21亿元,按照9月18日收盘市值计算,对应PE为28、23、17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信石油】中国海油:经营管理优异的海上油气巨头

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自产原油中海油产量占比约25%。

我国是全球原油需求大国,近年来石油消耗量稳中有升,受限于资源禀赋,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2022年进口量达5.08亿吨。

国内自产原油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海油是仅次于中石油的第二大国内原油生产商,约占中国原油产量的25%。

持续增储上产,海内外新项目稳定放量。

作为全球领先的海上油气开采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增储上产,近年来均维持千亿量级资本支出,使得公司净证实储量、储量替代率与净产量均维持较高水平。

近年来,公司旗下渤海油田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成为海外产量增量主力军。

严控桶油成本,作业费用具备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将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成本竞争优势。

桶油成本中DD&A占比较高,经过在勘探、开发以及在产老油田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努力,公司DD&A逐年下降,未来仍有一定降本空间。

紧跟国内天然气行业高速发展期,天然气板块享受增长红利。

国内处于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期,需求量增长潜力巨大。

供给端随着勘探技术发展与进口管道建设,可有限满足消费增长。

公司通过加强海上天然气和陆地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力度,新项目开发将有力助推公司实现2025年天然气产量占比达到35%的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未来5年将稳健增长,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8/1422/1519亿元,同比-7.0%/+7.9%/+6.8%,EPS分别为2.77/2.99/3.19元。

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22.16-25.84元,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9%-27%溢价空间。

首次覆盖,基于油价维持高位运行以及公司长期稳健业绩,给予“买入”评级。

【华福电新】阳光电源:新能源平台化企业,多维竞争力成就龙头地位

全球逆变器龙头企业,储能系统集成引领者。

公司深耕逆变器领域二十余年,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不断扩展储能变流器、电站投资开发、储能系统集成、氢能等业务,逐步形成以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电站投资开发为主的业务结构。

公司在光伏逆变和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具备全球影响力,品牌竞争力极强,根据BNEF,2022年公司荣获100%可融资性全球唯一逆变器品牌,且连续4年位列榜首;根据CNESA,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光伏逆变器综合性能优异,首创“1+X”模块化逆变器。

公司研发团队实力强劲,不断聚焦产品技术创新,公司近五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均在40%左右,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专利数量2877项(同比+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光伏逆变器综合性能优异,在最大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及MPPT设计等方面较同业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公司首创“1+X”模块化逆变器,解决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体型大、运输安装困难等痛点时兼具成本、运维等优势,截至2022年底该产品全球签约量超8GW。

根据S&P Global,2022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坚持“三电融合”,储能系统集成能力领先。

公司创新融合了电力电子、电化学和电网支撑技术(“三电融合”),引领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方向。

公司大储PowerTitan系列、工商储PowerStack系列实现产品、控制一体化,涉及软件大脑性质部分全部自研,实现LCOS降低20%以上。

2023年6月公司推出PowerTitan2.0,实现标准20尺箱容量2.5MW/5MWh,能量密度处行业最高水平;9月推出PowerStack200CS系列,实现系统循环效率突破91%。

公司户储PCS产品综合性能处行业领先水平,兼具直交流耦合功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5年营收、归母净利CAGR分别为49%和63%,当前股价对应PE14.1/10.6/8.4倍。

考虑到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储能行业龙头,具备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三维核心竞争力,将充分受益全球光储装机需求高增,业绩兑现具备较高确定性,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55.2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光大交运】华夏航空:支线蓝海市场,龙头再铸辉煌

华夏航空是国内支线航空引领者。

华夏航空是国内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明确坚持支线战略定位,也是国内支线航空的引领者。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机队规模67架;在飞航线150条,其中独飞航线达到136条,占公司航线总数比例达91%;航线网络覆盖支线航点82个,占全国支线航点的38%,基本构建了全国性的支线航空网络。

深耕支线航空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华夏航空在机队与航线结构、运营与盈利特征方面显著区别于干线航司。

具体来看,华夏航空的机队以支线飞机为主;支线航线占比为99%(干线航司支线航线占比为20%左右);客座率、飞机日利用率低于干线航司;客公里收益较低,座公里成本较高。

除了专注于支线市场,打造区域网络资源优势之外,公司积极发展通程业务,推动干支结合,催化支线需求,提高客座率;并尝试获取支线客源全程价值,提升收益水平。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程出行人数达到44.87万人,占总载运人数的比例为16.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华夏航空是国内支线航空龙头,深耕支线市场,构建差异化的航线网络;积极发展通程航班,推动干支结合,提升公司收益水平;深度挖掘“机构运力购买+政府补贴”盈利模式,保障公司业绩稳定性。

中长期来看,支线航空市场仍处高速增长阶段,行业龙头未来成长可期。

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净利润分别为-7.2亿元、8.0亿元、11.5亿元,对应EPS为-0.56元、0.63元、0.90元。

综合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8.79元的目标价(对应24年14X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天风医药】迈普医学:神外手术创新耗材领头羊,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布局

创新驱动,致力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整体手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迈普医学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覆盖开颅手术所需要的关键植入医疗器械。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72万元,同比小幅下降9.80%。

2023年8月,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落地,彰显发展信心。

人工硬脑膜产品销售收入稳定增长,集采中标有望提升市占率人工硬脑(脊)膜补片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23.58%,占总营业收入74.09%。

2023H1由于外部政策变化及公司营销政策的调整,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057万元,同比下降31.2%。

2023年公司脑膜产品在辽宁省际联盟集采中标,此外脑膜全国集采即将开展,公司有望通过集采提升脑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PEEK材质颅颌面修补产品拟中选河南联盟集采,有望加速销售推广公司的PEEK材质颅颌面修补系统“赛卢”具有较高的骨缺损匹配度。

202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662万元,同比增加57.67%。

根据南方所数据,2023年中国颅颌骨修补及固定整体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元,2018-2023年CAGR为15.3%。

2017-2019年中国PEEK颅骨修补产品市场规模CAGR超过80%,而钛材料颅骨修补产品市场规模增长较为平稳,PEEK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3年9月,河南省牵头23省(自治区、兵团)进行神外耗材联盟集采,公司依托在颅骨修复领域的全方位布局,拟中标颅骨连接片全线产品,有望未来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2.88、3.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0.68、1.05亿元,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42.68倍,考虑到公司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24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46.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本文源自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