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轿车销量榜排名:埃安S进前三,特斯拉Model 3只能排第三

发布者:寒阴复晴 2023-4-20 23:26

随着3月各大车企销量数据陆续出炉,乘联会也发布了2023年3月份国内汽车市场轿车的销量数据,相比2月份,3月国内轿车市场继续呈现“国产进,合资退”的市场状态,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取得了更好的增长,而以日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销量榜前十的表现。

NO.10 卡罗拉

销量:16833辆

作为曾经紧凑级家轿绝对的销量霸主,卡罗拉在3月份销量仅为16833辆,虽然相比2月的12777辆有明显的环比增长,但相比去年动辄20000辆以上的销量表现弱势许多。另一方面,由于此前日系车型的相对畅销,因此价格方面一直较为坚挺,坚持不降价的策略在当前车市整体大促销下很不利,因此出现销量下滑也是意料之中。

NO.9 速腾

销量:17938辆

定位A+级的速腾从推出开始便以更宽敞的车内空间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因此销量表现一直较为稳定,在3月销售中,速腾共取得了17938辆的销售成绩,相比2月环比提升。从外观上来看,速腾在换装MQB平台后拥有了更为协调的车身比例和干练的车身线条,同时在细节处也加入了更多年轻化的元素设计,让整体设计更迎合当前偏向运动范儿的审美。

NO.8 雅阁

销量:20158辆

作为日系中型车阵营中唯一月销过两万的车型,雅阁在3月实现了新车销售20158辆,成为了日系B级车唯一的幸存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成绩也是雅阁终端给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折扣后才换来的,而且优惠力度高于两万才能有如此销量,从设计上来看,雅阁还依仗了相对运动的外观造型,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NO.7 Model 3

销量:21726辆

作为新势力的全球总龙头,特斯拉在让消费者体验到电力驱动带来的乐趣后,也推动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快速提升,Model 3作为家族唯一的轿车车型,虽然经历了前期“降价”和产能调整的风波,但是销量不降反增,毕竟对于更多正准备购车的朋友而言,新车价格的下降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NO.6 轩逸

销量:22855辆

同样遭遇滑铁卢的还有日产轩逸,曾经紧凑级车的绝对领跑者,在3月共计销量22855辆,相比2月还出现了环比的下滑。对于轩逸而言,虽然外观造型跟随主流趋势变得更为运动年轻,但其动力一直是弱项,虽然依靠灵敏的油门在中低速区间能保持相对轻盈的表现,但上了高速后,每次提速基本要预留更长的距离,这点极易被年轻消费者吐槽。

NO.5 五菱宏光MINIEV

销量:23159辆

被誉为国民神车的五菱宏光MINIEV在3月仅仅取得23159辆的表现,依然没有从颓势中走出来,与之前动辄三四万辆的销量相比明显少了许多,究其原因在于微型纯电车市场竞争加剧,当前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瞄准微信纯电市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车企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新品,虽然宏光MINIEV以性价比取胜,但过于简单的动能在这些车型面前不堪一击。

NO.4 朗逸

销量:24427辆

同样作为紧凑级车常青树的朗逸在3月销售了24427辆新车,成为了合资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虽然要弱于广汽埃安和比亚迪,但在3月中的表现完全超越日系竞品,究其原因,朗逸相比日系对手,更注重迎合当前的主流需求和审美,无论是更加年轻的外观设计还是与时俱进的车机系统和更高效经济的动力表现,都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偏好。

NO.3 AION S

销量:26392辆

埃安用实际销量表现证明了1月份的下滑仅是“假摔”,3月AION S共计实现新车销售26392辆,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三倍,创出了历史新高。纵观当前国内的车企状态,广汽埃安是除了比亚迪之外,转型新能源路线最为成功的车企。AION S具有稳定的产品表现,对于家用场景而言非常适合,20万内的售价也更为亲民。

NO.2 比亚迪海豚

销量:27687辆

比亚迪海豚在3月取得了27687辆的销售成绩,取得如此优秀的表现也在意料之中,精准从产品定位让身形灵巧的海豚受到了更多上班族的追捧,e平台3.0的加持让整体不大的车身拥有了更可观的纵向距离,独特的海洋美学也让其外观更为俏皮可爱,内饰上也搭载了比亚迪的DiLink智联车机,拥有更为丰富的应用表现。

NO.1 秦PLUS DM-i

销量:31310辆

秦PLUS DM-i在3月迎来了2023款新车上市,最令人惊喜的是冠军版入门款售价已经跌破10万,让这台实力均衡的紧凑级轿车在3月取得了31310辆的销售表现,当之无愧成为了3月轿车销冠,从设计上来看,Dragon Face虽然相比海洋美学要略偏沉稳,但放在秦PLUS DM-i身上更有韵味,灵动优雅的线条设计勾勒出更为动感的车身,家庭用车非常适合。

总结:

从3月轿车销量排行榜来看,自主品牌继续高举高打,以比亚迪和埃安为首的新能源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德系品牌整体较为稳定,但后期表现还需观察,最惨的要数日系阵营,产品实力的“老旧”让它们在当前更为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