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刘禅)

发布者:上下五千年 2023-6-14 20:16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原本是刘禅在投降司马昭之后,司马昭设宴款待的刘禅,用来试探他的心思,而刘禅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悲伤,对蜀国没有任何的思念之情,现如今用来比喻,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刘禅在后世被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基本上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诸葛亮处理,因此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的国力逐渐衰退,仅凭一个姜维根本无法抵御魏国的大军。

乐不思蜀的故事:
投降之后得了一个并没有实权的安乐宫称号,并且将他的住址移到了魏国的京都许昌,这与刘禅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养尊处优的状态,但此时司马昭对于刘禅有一丝的怀疑,害怕刘禅有更大的野心,便想要试一试他的心理,果然就在一场宴席之上,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自己的故乡,而刘禅却说道,此间乐不思蜀,在此之后,司马昭放下了对刘禅的戒心,也知道了他是一个庸碌之人。

扶不起来的阿斗:
刘禅的昏庸导致了国家的破灭,并且自己的一些话伤了所有人的心,也注定会让自己背负上千古的骂名,由此可见,他的一生终究会碌碌无为,让九泉之下的诸葛亮和自己的父亲感觉到寒心,很多人也都想过,诸葛亮为何不直接取代刘禅,可能是对于刘备的忠义,让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但是在刘禅的手中,蜀国的破灭是早晚的事情,之因为他是刘备的儿子,所以才成为了蜀国的君主,因此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不仅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也和自己的性格才干有很大的关联。

大家都在看

  •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百姓对国家认知的巨大变迁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百姓对国家认知的巨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和民众觉醒的过程。这段历史是政治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百姓对国家现状和前景认知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甲 历史趣闻06-24

  • 西安:地下神秘的历史宝藏与古墓传奇

    西安:地下神秘的历史宝藏与古墓传奇 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面上承载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更是在地下蕴藏了无数的历史宝藏。作为十多个王朝的古都,西安的每一片土地都可能隐藏着古墓和文物,因此被誉为地下比地上 历史趣闻06-24

  • 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起伏人生

    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 在唐朝末年,政局动荡,诸侯割据之际,丁会(字道隐)以其非凡的战略才能和复杂的政治立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耀眼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转折,尤其是在与朱温的关系和最终背 历史趣闻06-24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五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五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高洋,北齐的开国皇帝,以其显赫的功绩和悲剧性的结局而闻名于世。他有五个儿子,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1、高殷 高殷是高洋的长子,母亲是昭信皇后李祖娥。他在天 历史趣闻06-20

  • 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特务机构,权力极大,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对其无不畏惧。然而,在明朝中期,却有一位文官在朝会时勇敢地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并且最终做到了兵部尚 历史趣闻06-20

  • 乾隆办宴会:和珅出主意 添上饥荒时期的一道菜

    乾隆办宴会:和珅出主意 添上饥荒时期的一 乾隆皇帝以其享乐而闻名,而他的千叟宴则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场宴会源自康熙皇帝的创意,但在乾隆手中却有了一些独特的变化,其中包括了一道特别的菜肴,它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历史趣闻06-18

  • 西域王族后裔唐朝猛将  勇破叛将白孝德的传奇故事

    西域王族后裔唐朝猛将 勇破叛将白孝德的传 唐朝自建立以来,以其开放和包容的军事政策,吸纳了大量非汉人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唐朝的疆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称为蕃将。在安史之乱期间,一位西域王族的后裔,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 历史趣闻06-17

  • 古代先进文明之悲 先进就挨打

    古代先进文明之悲 先进就挨打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先进文明经常会被落后文明击败或灭亡。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其实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涉及到文明的发展、战争方式以及生活方 历史趣闻06-17

  • 杨行密盗匪出身 三年装瞎有绝妙影帝之术

    杨行密盗匪出身 三年装瞎有绝妙影帝之术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中往往充满了出人意料的策略与戏剧性。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以其绝妙的表演技巧,堪称影帝级别的存在。他出身于盗匪之家,利用装瞎三年之久,最终成功除掉了威 历史趣闻06-17

  • 朱元璋与功臣傅友德的权力游戏

    朱元璋与功臣傅友德的权力游戏 朱元璋,明太祖,一位以草根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他在诗中写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在这位开国皇帝的身边,忠心功臣的 历史趣闻06-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