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然残暴,可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长安城内,人心惶惶。
据说,皇帝已经悄悄逃走,连近臣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那叱咤京城的五姓七望,也已经在偷偷收拾细软,准备西逃;
据说,那位“冲天大将军”的兵马,已压近城下。
城中的百姓望着天,睁着不安的眼睛等待着:逃吗?
带着一家老小能逃到哪里去,难道就抛下家私不管了?
可如果不逃,据说这黄王的军队有时会杀人、抢钱财,还会吃人……可是据说他也是平民出身,大概,不会向普通人撒气吧?
就在这时,远远的,似乎有什么响动来了。只见马踏尘飞、旌旗烈烈,骏马奔驰,一支军队远远开来。
此时的长安已无人守城,更无人主事,一切等着这支长驱直入的军队之手裁夺。
出乎意料的,他们秋毫无犯,还向平民们分发钱物,一时祥和一片。
只是不出三日,暴虐的军队就露出了他们的本性,将繁华的长安城洗劫一空。黄巢却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管束军士上,而是准备着手一场盛大的“清洗”。
积弊成疾,怨声郁结
汉武以来,统治阶层意识到,作为民生必需品和重要的战略物资,盐与铁带来的经济利益堪称暴利,盐铁专卖随之实行。
然而盐税水涨船高,官盐的价格也随着一路飘升,且定价时疏于考虑民生,致使寻常百姓家有时竟无盐可用。
于是私盐生意应运而生,在无力支付官盐高高在上的价格的民间渠道中不断发芽蔓延。黄巢的家族,正是做私盐生意的大户。
因这份生意收益不菲,黄巢儿时过的并不坏,虽比不上世家大族的锦衣玉食,也算没有早早遭受当年底层人民的饥馁。
然而这份家业到底是忤逆律典而行、有诸多凶险的。因此黄巢的父亲从他小时候就教导他,要苦读诗书,来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也能将家业拉上正轨,为子孙后代博一个安稳前程。
黄巢也是极有天赋的人,5岁便能诗,与家中老人赏花,其父命其以菊花为题作诗,竟能有“他日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语。
个中才气、眼界,均不似幼童所有,阖家大喜,认为此子未来必定不凡,全家的出路似乎也在此时明朗了起来。
然而,他第一次参加科举,放榜时却发现自己名落孙山。
他黯然伤神,却又宽慰自己:古来中一榜者凤毛麟角,自己尚年轻,再战必定榜上有名!
于是,他继续寒窗苦读,又第二次落榜,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他又一次勉励自己:好事多磨,韩昌黎也屡试不中,仍成就一番功绩。
几次失败,他次次咬牙忍住,仍苦读不辍。痛定思痛,这一年的他,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又一次参加了科举。
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巢这一次过关斩将,顺风顺水,竟一路来到了殿试。
他站在大殿前,不由得心潮澎湃,殿试乃是最后一关,即使拿不得头甲,至少也保证有官可做了,这一路辛苦,总算是不白费的。
意气风发,他步入金殿,正待一展雄才,却遭了兜头一盆冷水。
彼时唐僖宗当政——这僖宗是宦官扶起来的,因此也分外依赖这些扶持他上位的“忠贞客”,平日的朝政也是放手下去,自己不大打理,而是纵情玩乐,行止颇任意。
如此不谙朝堂事的皇帝,见到黄巢的面貌,吃了一吓,只见此人面目丑陋,形态扭曲,实在可憎,竟不假思索地当面斥责他。这一回黄巢着实遭了殃,被当众下了面子不说,先前的成绩也被一次革去,打回去做了白丁。
数载寒窗竟只落得如此结果,扪心自问,是他荒废学业?是他笔耕不勤?
不是,都不是,是那无能的皇帝,和围绕在他身边的蠹虫——他们代代勾结,互相串联,蛀得这大唐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他们享尽了这世上的富贵繁华,却吝啬的不肯漏下一点儿来给下面的百姓。
这科考如今在他们的掌中,变得如何荒唐?
早在穆宗时,就有惊天大案——得功名者十四人,均被举报是“胸无点墨之辈”,靠疏通关系得以录用,另行复试,其中有足足十人被刷下来。
礼部某人,自举荐了十数人上去,还放言威胁:“应用此第,不尔,君且外迁!”
放榜下来,放眼望去尽是名门贵胄,望族世子,名仕门生。
起初,他们还为了彰显自己的“公平公正”,随手取上几个布衣填塞边角,如今竟是连这般面子活都不愿做了。
他黄巢一介赶私盐、在上流社会举目无亲的平头百姓,自然只能为那些士族公子们垫一垫脚。
何其不公!他暗下决心:这功名,便不需要这些人来给,他有朝一日一定要亲手夺来。
思㤔片刻,他毅然挥毫写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随后,他便不再参加科举,而是接手了家业。然而时代的飞轮总会将人牵引到他应该在的地方,黄巢自然也不例外——他是一定会穿上那黄金甲的。
不平之气,宣之风雷
这并不是贞观、开元那样的盛世,甚至不是一个安稳的年代,国家像一个四处漏风的破屋子,在暴风前试探的疾风中,已经摇撼得动了。
彼时西南疆不稳,朝廷不得不派兵马平定,可是国库空虚,军马和粮草从何而来?
士族们绣着金丝银线的华服袖袍一挥,献上“良策”:没关系,缺少士兵,就从街上抓壮丁来补足;缺少粮草,就从百姓身上再榨一点油水。左不过,愚民众多,总是够用的。
彼时天灾惶惶,多地受灾严重,于情理朝廷应该积极救灾,安置灾民。
京兆尹杨至却上书奏报,说蝗虫进入关中,一粒庄稼都不吃,没有一点儿损失,都纷纷抱在荆棘上自己死掉了。
如此荒唐的话,满朝文武竟大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煞有介事地庆贺起来。
活生生的人命如同草芥,而这些草芥被士族吸干了那点可怜的水与养分,终于变成了一堆干柴,而干柴,总是容易引燃的。
不多时,第一颗火星就迸溅出来——同样是盐商出身的王仙芝,在长垣登高一呼,反了。而这也意味着,黄巢要的机会来了。
他变卖家产,组织了一支反抗力量,像一股及时的东风,刮入了王仙芝起义的队伍,这股烈火,刮刮杂杂,烧却了整个中原。
已经习惯高高在上的官员老爷们太自大了,他们根本不觉得百姓会反、能掀出什么浪花,因此毫无准备。王、黄二人率领起义军就这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几座城池。
朝廷终于意识到,需要做点什么了,于是派兵清剿。
黄巢深知此时硬拼毫无胜算,于是在各地辗转拉扯。
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又担心中央猜忌,盘算着借反军的危机感敲打一下皇帝,让皇帝觉得朝廷还是需要他们的,因此竟也同起义军拉扯迂回,并不全力施为。
此时,皇帝的身边人还在报喜不报忧,称形式一片大好。此番种种,误打误撞的给了黄巢充实起义军的机会,越战越强。
在这样稀里糊涂的“围剿”下,泸州城也被起义军拿在了手里。
此时唐僖宗终于想出了一个还不错的主意,那就是挑拨离间——他故意招安王仙芝,知道此人与疯狂执着的黄巢不同,是可以被撬动的,哪怕招安不同,也可使这二人离心,瓦解反抗力量。
果不其然,王仙芝有心归顺,但迫于起义军上下压力,不得不拒绝,但正如僖宗所料,黄巢与他却再不是同路人了。
二人分路征伐,不久后,反抗意志不坚的王仙芝再入招安圈套,意外被杀,其旧部收拢起来,转而投向黄巢。
黄巢彻底失去掣肘,他所欲求的并不是单纯的权力,而是更高的声望、财富,从前他攥不到手中的那些东西,他全都要。
他励志击杀看守财宝的恶龙,最后自己也变成了新的恶龙——他所率军队凶恶异常,从最初洗劫官府,屠杀官吏,到最后甚至开始屠杀百姓……
黄巢在攻占广州后,给了皇帝一个平事的选择,他去信求官,希望得一个天平节度使,名正言顺地管理老家山东菏泽。唐僖宗同群臣商议过后,竟拒绝了他的要求。
他又退而求其次,希望成为广州节度使,这第二次去信求官使得唐僖宗有了一丝不合时宜的自信,认为黄巢是强弩之末了,求官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相当潇洒地第二次拒绝了他。
于是,已夺得洛阳,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的黄巢,悍然杀向长安。唐僖宗仓皇而逃,他前脚刚走,黄巢的兵马就到了城下。
唐僖宗留下神策军抵御起义军,这神策军的前身本是戍守西北的一支悍旅,骁勇善战,成为皇家护卫后,同样被世家门阀把控着,屡次换血。
僖宗时的神策军不过是一群不善刀兵、不见血光的士族子弟,如何和凶悍的起义军对抗?
起义军几乎没有受到阻碍,杀入了长安,首先血洗的就是这些门阀世家——那些昔日的骄矜贵人们如今被狠狠踩入泥土,满门几乎被屠杀殆尽,最终尽数黜落了。
疾风散去,痼疾祓除
起义军的势力来势汹汹,如疾风过境,可疾风向来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入主长安并没有为黄巢带来高枕无忧,没能享受多久的平静。
公元882年,唐残余势力疯狂反扑,黄巢派出朱温与唐军交战,此战以朱温战败告终,兵败的朱温选择了归顺唐军,还出任了唐军的金吾大将军。此战之后,黄巢所率部连连失利,被迫退出长安。
这一次他没能沉住气,他被部下背叛,败的憋屈,因此迫切地想要重新夺取长安。
于是向陈、蔡二州出兵,急于求成,又兼遇上当地刺史拼死抵抗,竟被杀的大败,黄巢逃亡至山东,最终自尽于泰山狼虎谷。
黄巢的起义终究是失败的,即使他在长安称帝,创大齐,仍不知如何齐民。
因为他未能跳脱出他所处阶级的眼光,眼界受限,能想到的只有抢与杀,放任自己的残暴残害了他本应代表的百姓、本应怜惜的布衣,最终任由它如疾风般将自己也吞灭了。
然而他如一剂猛药,虽然酷烈,却也有效,让流毒600余年的毒瘤——士族门阀,被消灭的七七八八。
据记载,当时京城内的士族大多被起义军所杀,连族谱都没能留下,侥幸逃脱的家族也因为失去了根基逐渐式微,失去了昔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能力。
纵观历史,封建时代总逃不开四民社会——即“士农工商”的大框架。
这本质上是一个咬合极紧密、结构极稳定的社会架构,权贵阶层以良民的身份为筹码,向下层人民许诺他们允许的上升途径。
在这种下层人民切实可以上升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自己可能得到的利益,会自发地维护这样的准则,因而社会可以安稳地运行下去。
而士族门阀生生压迫乃至掐断了下层人民的上升渠道,使他们不得翻身,又兼有时局动荡不安,各级官吏横征暴敛。
直到这个阶段,大部分人们还是会选择逃避,成为“失序”的流民。
其中,农、工、商这三个阶级的人迫切的希望回到他们固有的四民体系,回到稳定的状态,而失序的书生——本应有机会成为士的那些人,他们拥有更高远的眼界,因此他们会寻求变革,得到教育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接近理解社会运行的真相。
然而一般的士人因为受教育水平高,大多性情温良,很难提起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近代以前,这种例子都实属罕见。
因此,即使历史上有多次农民起义,黄巢起义也往往被认为是其中影响最为深重的——士族门阀之风从魏晋开始兴盛,盘踞在中国600余年。
中间经历南北朝带来的中原以外的打压、科举制的冲击、历代帝王的提防和针对,仍屡次死灰复燃,灭杀不绝。
这样顽固的“痼疾”最终被黄巢以暴虐的手段祓除——或者说,正是因为黄巢此人的性情与所处的时代方位微妙地配合,才使得这颗毒瘤无法在日后继续发展恶化。
士族门阀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黄巢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推动这个必然。
大家都在看
-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 分享三件在古代发生的趣闻趣事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的事件主要有秦始皇给松树封官、男扮女装、朱厚照给自己上香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让人觉得比较搞笑的趣闻趣事,比如在古代有一个县官,任期已满返回故乡,结果在自己家中发现陌生的老头, ... 历史趣闻03-09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目前有趣又冷门的三个历史故事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主要有曹丕组织一场驴叫的葬礼、广陵王与狗熊、秦始皇并没有统一天下剩下一个卫国等,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当中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并没有在历史上有所记载,但是充满了很多的趣味 ... 历史趣闻03-09
-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推荐在民间老一辈讲的三件邪门故事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主要有午夜回魂、拳打恶鬼、学校里的哭泣声等,这些故事容易让人遐想,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以及恐惧,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事情发生的真实。 三件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1.午夜回魂 ... 历史趣闻03-09
-
真实749局 749局是否真实的存在 749局确实是真实存在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以及相关的传说,在建国初期的时候749局成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军事科研机构,由国防科工委管理,主要是针对航天、航空信息、新型武器装备开发、导弹以及核武器等领 ... 历史趣闻03-09
-
中国8000年历史被证实了吗 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8000年历史文化 目前中国8000年历史并没有完全被证实,但是从历史背景与考古发现、历史事件、文化成就等方面从中发现中国8000年历史的变化,不断的改变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8000年历史的发展。 三个方面阐述中 ... 历史趣闻03-09
-
新的一年如何提升自己 自己在新的一年需要改变的三大方面 新的一年需要从个人的生活习惯、阅读学习、心态等方面改变自己,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将坏习惯彻底戒掉,面对困难的事情,勇敢挑战自己,每一次的成功改变都能够增加个人的自信心,有勇气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带来的 ... 历史趣闻03-09
-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鲜为人知绝对够野 中国历史长河中除了被载入正史、广为人知的事件和人物,还有许多不为人知却充满趣味的野史故事,它们没有正史那般严谨和权威,却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史一:刘邦儿时叠 ... 历史趣闻03-09
-
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 讲解三位有名的历史人物发生逸闻趣事 自古以来历史人物多不胜数,有很多的历史人物发生有趣的事件,给历史增添很多的色彩,比如冯玉祥、苏轼、唐伯虎等,从发生的逸闻趣事当中可以展现出这些人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历史的发展。 三位有名的历 ... 历史趣闻03-09
-
三国趣事有哪些 讲解在三国发生的三件趣事 三国趣事是主要有关羽千里走单骑、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操挖墙脚等,实际上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趣事,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非常传奇的时代,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令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另一面。 三件在三国时期 ... 历史趣闻03-09
-
李白的逸闻趣事 发生在李白身上的三件逸闻趣事 李白发生的逸闻趣事主要有醉中捉月、高力士脱靴、与汪伦的情谊等,李白来自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一生发生的趣事多不胜数,不仅可以展现出李白个人的才华,还能感觉到李白这个人不羁放荡的性格 ... 历史趣闻03-09
相关文章
-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元宵节发生过什么传说故事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要原因
- 10个有趣的历史典故
- 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 李清照的两段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感情史
- 关于孔子的趣味小故事 孔子幽默故事二三则
- 公侯伯子男是什么制度
- 108将有几个女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 分享历史名人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揭秘3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 鲜为人知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冷门有趣的历史故事
- 奇闻异事民间故事精选 发生在农村的灵异故事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野史故事分享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野史故事
- 炸裂历史野史 分享你没听过的最炸裂的野史
- 野史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奇葩的野史故事有哪些
- 比野史还野的历史 盘点最离谱的野史
热门阅读
-
密宗双修又称欢喜禅,只让弄不让射(什么玩意) 07-12
-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07-12
-
古代房中术教你房事技巧,让你毫无经验依旧高潮不断 07-12
-
古代春宫秘戏图,各种不同姿势教学 07-12
-
古代春宫图里的各种各样的姿势都有并且尺度还都很大 07-12
-
古代时候的春宫图片 大尺度到令人感叹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