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前言
孟获为何无法救援已命在旦夕的蜀汉?
263年冬,西晋军队发动了灭蜀战争,蜀汉王朝在这场战火中灰飞烟灭。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七次擒获南中领袖孟获,使其臣服于蜀。那么,孟获为何没有在蜀汉危难之际率军前来援呢?
对这一历史疑问,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当时的种种内在及外在因素。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调查与分析思考,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委。
一、战火缠身的蜀汉王朝
公元263年冬,魏国丞相司马昭发动了针对蜀汉的战争。魏军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地,意图一举消灭这个西南方的敌国。
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邓艾两路大军分别从祁山、阴平发动对蜀汉的进攻。蜀汉大将军姜维在剑阁抵挡住了钟会军队的攻势。但是,邓艾则成功率军渡过险峻的阴平山,直插蜀都成都腹地。
此时,蜀汉朝野尽失声色。新继位的蜀后主刘禅急忙派遣先帝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在绵竹设卡试图阻止邓艾大军。然而实力悬殊,诸葛瞻很快就兵败被杀。邓艾军势如破竹,径直攻到成都城下。无力再组织抵抗的刘禅最终选择了投降,标志着蜀汉王朝的终结。
那么,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收服的南中领袖孟获,在蜀汉危难之际为何没有率领部队北上援助瀕临灭亡的蜀汉呢?这一历史疑点引发我们深层的探究。
二、诸葛亮七擒孟获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的历史背景。
225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正式执掌朝政。当时,蜀汉南中的益州郡大姓雍闿发动叛乱,试图脱离蜀汉独立。作为掌权者,诸葛亮对此高度重视并深感忧虑,因为稳定南中对蜀汉的统治至关重要。
于是他采取了军事行动,发动了讨伐南中之战,意在争取当地最具影响力的部族领袖孟获。经过多番谋划,诸葛亮使用了计谋连连擒获孟获七次,最终彻底收服了他,南中形势表面上平定。
但是,南中各族内心并未真正臣服蜀汉王朝与刘备刘禅父子。他们表面臣服的仅仅只是出于对诸葛亮的畏惧,而非来自内心的忠诚。这种忠诚的欠缺注定了一旦诸葛亮去世,南中必将再次动荡不安。
三、诸葛亮去世后的南中变局
果然,234年,在世时被称为“蜀汉之神”的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南中地区就开始出现骚动。这些南中部族开始质疑已经名存实亡的蜀汉朝廷,对刘禅皇帝的臣服也就名义上的空架子。
他们之所以长期表面听命于蜀汉,实际上是出于对诸葛亮的畏惧,而非对刘氏王朝的忠心。一旦天下第一智囊不在,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对蜀汉的统治愈发敷衍。
所以,到了30年后的263年邓艾大军来攻时,南中早已成为自给自足的局部势力范围,对蜀汉的归属仅存名分。这就注定了南中不太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救援军队去援助已经风雨飘摇的蜀汉王朝。
四、老去的孟获难以统兵
那么,当年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在263年蜀亡之际还健在吗?这也是个未知数。
从诸葛亮七擒孟获到蜀汉灭亡,中间已经过去了近40年的时光。若孟获还活着,也必定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境。要想亲自统率部众北上救援蜀汉,恐怕已经是困难重重。
即便他心有余力不足,想要发出号召,要振奋起已渐渐疏离蜀汉的南中各部也是难上加难。因为南中部族对蜀汉的“忠诚”不过是对诸葛亮这个人的忠诚,而非对刘氏王朝的效忠,这一点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
现在天下第一智囊已经长眠多年,刘备刘禅父子又无过人之处,南中部族由衷追随的理由已不复存在。若想凭借年老力衰的孟获来调动他们北上救援蜀汉,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五、刘禅突然投降导致外援无从着手
更为重要的是,刘禅的突然开城投降也让外界无从反应。邓艾率军绕过剑阁,经过艰苦跋涉进入蜀地才一个多月时间,刘禅就选择了放弃抵抗。
这种突然沦陷对镇守剑阁的姜维大军来说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惊吓。更遑论遥远的南中地区,孟获要在这种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组织起大规模援军简直是难上加难。
等南中各方反应过来,命运多舛的蜀汉王朝已经灰飞烟灭。刘禅的主动投降预示着蜀汉的覆灭不可避免,南中部队即使北上也无济于事,不攻自破。
所以,在种种条件下,南中与孟获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援军北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六、内忧外患导致南中无力支援
综上分析,种种原因导致南中无力支援已经岌岌可危的蜀汉:
第一,南中地区并未真正臣服蜀汉王朝,只是暂时服从诸葛亮的军事力量。
第二,当年被擒的孟获若还健在也已是暮年,难以亲自率军。
第三,刘禅的突然开城投降预示大势已去,外部援军来不及组织就已陷入绝境。
第四,南中地区本身也存在内忧外患,无力组织远征军。
种种因素导致,我们可以理解南中之所以未能挽救蜀汉的危局,并非不忠或怯战,而是当时的种种客观条件所致。蜀汉的最终覆灭,则是历史大势所趋,亦可谓是天数已尽。
结语
综上所述,本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蜀汉末年南中无法救援的历史疑点进行了探讨解析。可见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这也启发我们在分析当今种种社会问题时,需把握全局,审视问题的不同面向,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不知读者与网友对此有何看法?非常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让我们共同来深入理解历史,以史为鉴。
大家都在看
-
炸裂历史野史 分享你没听过的最炸裂的野史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隐藏着无数,或荒诞不经、或离奇诡异的野史。这些炸裂的历史野史虽然没有办法与正史相提并论,但是却拥有独特的魅力和离奇的情节,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引发了无数的遐想。 你没听过的最炸裂 ... 历史趣闻12-10
-
野史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除了正史当中所记载的那一些帝王将相、重大事件之外,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野史故事,这些野史故事,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但是却拥有独特的魅力。 1.东方朔割肉 东方朔是一位智慧超群、诙 ... 历史趣闻12-10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奇葩的野史故事有哪些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奇葩的野史故事有汉灵帝的荒诞生活、龚自珍之子龚橙引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苏妲己的传奇身世等。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除了正史当中所记录的那些严肃的事实之外,还存在着很多鲜为人知的 ... 历史趣闻12-10
-
比野史还野的历史 盘点最离谱的野史 正史是人类历史过往严谨和权威的记录,野史则通过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方式为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另外一面。有些离谱的野史传闻甚至超出了人们对野史的想象。下面就盘点那些最离谱的比野史还野的历史传闻。 比野史还 ... 历史趣闻11-22
-
中国古代的杰出女性女子:历史26位奇女子 中国历史26位奇女子有吕后、卫子夫、邓绥、武则天、王昭君、杨玉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鱼玄机、孝庄、李冶、谢道韫、班昭、慈禧、西施、貂蝉、虞姬、花木兰、妇好、梁红玉、文成公主、李清照、班婕妤、甄洛 ... 历史趣闻11-22
-
吕雉为何要残忍的报复戚夫人 吕雉为何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吕雉对于熟读历史的人来说绝对不陌生,她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女政治家,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自己的宏图伟业是离不开他的帮助的,但人无完人,吕雉在历史上最令人诟病的是将戚夫人进行残忍的报复,甚至将其做成的人 ... 历史趣闻10-18
-
关于孔子的趣闻有哪些 孔子的奇闻趣事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有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这位伟人的一些趣事吧。 孔子东游列国时,有一则趣闻令人印象深刻。有一次,孔子师徒被围困在 ... 历史趣闻10-03
-
世界上最神秘的人 天下第一牛人鬼谷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出过很多神秘的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为我们人类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我的心目中认为世界上最神秘的人就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圣人。他出生不详,有那么多的学生和崇拜者,但是去世的 ... 历史趣闻09-29
-
历史名人有趣的野史故事你知道几个 李白月下捞月、纪晓岚和和珅斗智、朱元璋从放牛娃到皇帝等。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很多历史名人不仅因为他们的丰功伟绩而被人们铭记,更是因为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的野史故事而让后人们津 ... 历史趣闻08-27
-
盘点你不知道的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苏东坡的狱中趣事和东坡肉、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草鞋县令的传奇等。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除了那些被证实,有详细记载的、广为人知的事件和人物之外,还隐藏了许多你不知道的野史故事,这些故 ... 历史趣闻08-23
相关文章
- 野史故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奇闻异事
- 被歪曲真相的清朝民间故事野史有哪些
- 分享中国野史记载中的怪事 光怪陆离引人入胜
- 中国最劲爆最离谱的野史是什么
- 分享几个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 《绣榻野史》揭露人性中的欲望与放纵的又一巨著
- 有趣三国野史故事 揭秘历史书中没写的野史故事
- 雍正野史故事 揭露雍正不为人知的传奇逸闻
- 2024最新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
-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百姓对国家认知的巨大变迁
- 西安:地下神秘的历史宝藏与古墓传奇
- 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起伏人生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五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 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 乾隆办宴会:和珅出主意 添上饥荒时期的一道菜
- 西域王族后裔唐朝猛将 勇破叛将白孝德的传奇故事
- 古代先进文明之悲 先进就挨打
- 杨行密盗匪出身 三年装瞎有绝妙影帝之术
- 朱元璋与功臣傅友德的权力游戏
- 探索诸葛亮 智慧与历史的名声
热门阅读
-
密宗双修又称欢喜禅,只让弄不让射(什么玩意) 07-12
-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07-12
-
古代房中术教你房事技巧,让你毫无经验依旧高潮不断 07-12
-
古代春宫秘戏图,各种不同姿势教学 07-12
-
古代春宫图里的各种各样的姿势都有并且尺度还都很大 07-12
-
古代时候的春宫图片 大尺度到令人感叹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