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如何改变秦国土地制度?商鞅变法思路解析
秦国正是因为采用了商鞅变法,才逐渐成为一个有实力争夺天下的强国。可能不太了解商鞅变法的朋友都会比较好奇,商鞅究竟是进行了哪些改革,竟然会给秦国带来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实际上商鞅变法的主体思路体现在两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就像是给秦国装上了一个强有力的引擎,推动秦国蒸蒸日上,想了解更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贫穷的秦王寂寞如雪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雄踞关中地区。这里土地肥沃,劳力充裕,还是当年西周的故土,按说“根正苗红”。春秋中叶,秦穆公还曾打败晋国,称霸西戎,帮楚国复国,影响力很大。
可是,到了战国初期,关东六国却视秦国为“戎狄”。什么会盟啊,称王啊,都不带秦国玩。他们的理由是,秦的礼乐文化和制度建设太落后,带秦国玩容易掉价儿。

没人搭理的日子不好过,历代秦国国君也很郁闷。于是,他们对变革和富强的追求从未停歇,其中的核心话题,就是经济体制。在以农立国的时代,土地制度当然是焦点。
秦入关中之初,实施一种叫“爰田制”的土地制度。既吸收了西周“井田制”的一些要素,将国家控制的“井田”分为公田和私田,并对“井田”征税,又摒弃耕种时“公田优先”的传统,主张“爰土易居”,充分考虑田土之美恶、劳逸之均衡、负担之平等,有利于调动耕作者的生产积极性。

随着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秦国和关东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骤增。
如此一来,贵族们便经常“漫其经界”。“井田”外的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粗放经营,而这些新垦土地并未纳入国家控制的“井田”范畴,倒是成为贵族们的私人领地。非但周天子,就连秦国国君都没法管理。
时间一长,秦国少了一块赋税收入,贵族们倒是更富了,对秦国国君的权力构成威胁。于是,秦国国君要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做点改变。

谁的地盘谁做主?
秦简公七年(前 408 年),秦简公宣布在全国推行“初租禾”。
按照《谷梁传》的解释,此举“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意思是说,“初租禾”是按耕种之人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来征收实物地租,这就把新垦私田纳入征税范畴,“履亩而税”。

这项新政,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官府可以了解全国耕地的真实情况,增加财政收入。贵族们通过漏报耕地来逃税的梦想破灭了,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既然缴了税,那就相当于他们对这些新垦土地的所有权,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相比于“井田制”忽视个人利益的顶层设计,“初租禾”当然是一种人性化的创新。可是,贵族们就没打算交税。他们觉得以前挺好,我的地盘我做主,有没有名分不要紧,得实惠才更关键。现在要让他们交税,那就相当于跟他们争利。谁会干啊!

秦简公(前 414 年至前 400 年在位)和秦出子(前 386 年至前 385 年在位)期间,贵族们多次发动叛乱,导致君权衰弱,国力下降,关东各国趁火打劫,使秦国日趋孤立。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使秦国国内进一步改革经济的呼声更加强烈。
商鞅两步走,秦国抖三抖
秦孝公上台后,面对的就是这么个乱局:关东六国都在改革,秦国再不改,若干年后就会被甩得更远,沦为小国,乃至亡国。于是,他重用商鞅推行变法。
商鞅在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做出的改革,步子要比秦简公大得多。《史记·商君列传》里说,秦国“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按照每位成年男子 100 亩的标准,把土地分配给百姓;“开阡陌”即推倒原先的阡陌、封疆,改变固有的“井田”格局。

具体说来,商鞅的改革思路是两步走:
一是按照更高的面积标准来规划耕地,建立新的土地边界。每亩的边长100 步增至 240 步,单位面积扩大好几倍,农民实际耕种的土地更大,有利于他们挖掘劳动潜能,纳税后剩的粮食更多,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对“井田”规划的渐进性改变。

二是改变劳动组织形式。铁犁、牛耕的应用提高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效率,农业生产中的集体协作显得越来越多余。于是,商鞅以“开阡陌”的方式取消了共耕公田的集体协作模式,而让农民名下有了固定土地。看起来分散和单干,势单力薄,但激发的生产积极性更强,效率更高。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大动作意味着,改革并非小修小补,而是刮骨疗毒、是伤筋动骨、是壮士断腕、是打破一切不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桎梏。在战国七雄里,只有秦国做到了,做得最彻底,收益也最大。
大家都在看
-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 分享三件在古代发生的趣闻趣事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的事件主要有秦始皇给松树封官、男扮女装、朱厚照给自己上香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让人觉得比较搞笑的趣闻趣事,比如在古代有一个县官,任期已满返回故乡,结果在自己家中发现陌生的老头, ... 历史趣闻03-09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目前有趣又冷门的三个历史故事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主要有曹丕组织一场驴叫的葬礼、广陵王与狗熊、秦始皇并没有统一天下剩下一个卫国等,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当中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并没有在历史上有所记载,但是充满了很多的趣味 ... 历史趣闻03-09
-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推荐在民间老一辈讲的三件邪门故事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主要有午夜回魂、拳打恶鬼、学校里的哭泣声等,这些故事容易让人遐想,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以及恐惧,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事情发生的真实。 三件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1.午夜回魂 ... 历史趣闻03-09
-
真实749局 749局是否真实的存在 749局确实是真实存在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以及相关的传说,在建国初期的时候749局成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军事科研机构,由国防科工委管理,主要是针对航天、航空信息、新型武器装备开发、导弹以及核武器等领 ... 历史趣闻03-09
-
中国8000年历史被证实了吗 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8000年历史文化 目前中国8000年历史并没有完全被证实,但是从历史背景与考古发现、历史事件、文化成就等方面从中发现中国8000年历史的变化,不断的改变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8000年历史的发展。 三个方面阐述中 ... 历史趣闻03-09
-
新的一年如何提升自己 自己在新的一年需要改变的三大方面 新的一年需要从个人的生活习惯、阅读学习、心态等方面改变自己,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将坏习惯彻底戒掉,面对困难的事情,勇敢挑战自己,每一次的成功改变都能够增加个人的自信心,有勇气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带来的 ... 历史趣闻03-09
-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鲜为人知绝对够野 中国历史长河中除了被载入正史、广为人知的事件和人物,还有许多不为人知却充满趣味的野史故事,它们没有正史那般严谨和权威,却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史一:刘邦儿时叠 ... 历史趣闻03-09
-
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 讲解三位有名的历史人物发生逸闻趣事 自古以来历史人物多不胜数,有很多的历史人物发生有趣的事件,给历史增添很多的色彩,比如冯玉祥、苏轼、唐伯虎等,从发生的逸闻趣事当中可以展现出这些人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历史的发展。 三位有名的历 ... 历史趣闻03-09
-
三国趣事有哪些 讲解在三国发生的三件趣事 三国趣事是主要有关羽千里走单骑、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操挖墙脚等,实际上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趣事,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非常传奇的时代,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令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另一面。 三件在三国时期 ... 历史趣闻03-09
-
李白的逸闻趣事 发生在李白身上的三件逸闻趣事 李白发生的逸闻趣事主要有醉中捉月、高力士脱靴、与汪伦的情谊等,李白来自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一生发生的趣事多不胜数,不仅可以展现出李白个人的才华,还能感觉到李白这个人不羁放荡的性格 ... 历史趣闻03-09
相关文章
-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元宵节发生过什么传说故事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要原因
- 10个有趣的历史典故
- 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 李清照的两段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感情史
- 关于孔子的趣味小故事 孔子幽默故事二三则
- 公侯伯子男是什么制度
- 108将有几个女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 分享历史名人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揭秘3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 鲜为人知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冷门有趣的历史故事
- 奇闻异事民间故事精选 发生在农村的灵异故事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野史故事分享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野史故事
- 炸裂历史野史 分享你没听过的最炸裂的野史
- 野史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奇葩的野史故事有哪些
- 比野史还野的历史 盘点最离谱的野史
热门阅读
-
密宗双修又称欢喜禅,只让弄不让射(什么玩意) 07-12
-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07-12
-
古代房中术教你房事技巧,让你毫无经验依旧高潮不断 07-12
-
古代春宫秘戏图,各种不同姿势教学 07-12
-
古代春宫图里的各种各样的姿势都有并且尺度还都很大 07-12
-
古代时候的春宫图片 大尺度到令人感叹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