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亡之谜,死于冬季恰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

发布者:华山欧阳锋 2021-12-9 21:38 来自: 未解之谜

赵匡胤出身行伍,精通武术,身体素称强健,却只活了50岁,在历代开国之君中,仅略长于秦始皇(49岁),远逊刘邦(62 岁)、刘秀(62岁)、司马炎(54岁)、李渊(69岁)、忽必烈(78岁)、朱元璋(69岁)、努尔哈赤(67岁),令人难解。

赵匡胤死亡之谜?赵匡胤早有暗疾?

在赵匡胤出生的异象中,“身体金色”或不虚,此即新生儿黄疸,属常见现象。60%足月儿出生2-5天后均有,黄种人比例尤高。正常情况下,出生一周后可自行消退,没有危害,如是病理性的,则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者可能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赵匡胤成年后长期失眠,除了心思过重之外,很可能也与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有关。

可能受病理性黄疸影响,赵匡胤从小体质不佳,在父亲督促下习武。20岁时,赵匡胤离开父亲,漫游华北、西北,最惨时,靠街边设赌局谋生,后投奔郭威帐下,从亲兵干起,逐渐上位。

赵匡胤父亲亦掌兵,却不肯提拔赵匡胤,可见没看好他。

赵匡胤成年后的武艺不错,据蔡絛(tāo)的《铁围山丛谈》记:

太上(宋徽宗)以政和六七年间,始讲汉武期门故事。初,出侍左右宦者,必携从二物,以备不虞。其一玉拳,一则铁棒也。玉拳真于田玉,大倍常手拳,红锦组祖以系之。铁棒者,乃艺祖(即赵匡胤)仄微时以至受命后,所持铁杆棒也。棒纯铁尔,生平持握既久,而爪痕宛然。

蔡絛是权臣蔡京的四儿子,出入宫禁,应见过实物。

所谓“汉武帝期门故事”,是汉武帝时以武授官,名将甘延寿靠散打,取得期门(掌执兵扈从护卫,后更名虎贲郎)之职。赵匡胤能舞铁棒,且在上面抓出痕迹,可见功力之深。

早在宋代,民间已传说“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后来使棍棒者,皆奉赵匡胤为祖师爷。在河北沧州,太祖拳家练习前,要挂一条棍棒祭奠,即“挂棍”,清代民间甚至称少林寺棍法也来自赵匡胤。

赵匡胤还传下一套长拳,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用来练兵,力挺“探马式”,即弓箭步,一手叉腰,一手高举,据说“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不知威力为何如此惊人。

总之,赵匡胤是真正的“功夫皇帝”。

派什么马都要批示

赵匡胤会武术,此外还有一大“优势”——长得难看。

周世宗为人猜忌,“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宋史》称赵匡胤“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但从画像看,他皮肤黝黑,塌鼻梁,肥头大耳,虽不英俊,但有一团和气之感。

赵匡胤好饮酒,酒后又爱胡闹,似无心机。他当上皇帝后,一次群臣喝酒,大将王审琦“素不能饮”,赵匡胤喝多了,假装向天祈祷说:“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然后说,经此祈祷,上天一定赐予惊人酒量。王审琦无奈,竟一连喝了10杯。

大将曹彬出征南唐前夜,赵匡胤召他入宫,亲自给他倒酒,把曹彬灌得大醉,只好让宫人用冷水泼脸。

赵匡胤成功地忽悠了周世宗,但长期焦虑,尤其是篡位后,为避免落入五代“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之局,堪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方面,严控军兵任用大权,“补一小校,汰一羸老,必奏籍于中而俟上命”。

另一方面,一切军事调动,必经赵匡胤批准。据朱熹在《朱子语类》所录,其中琐碎令人发指,比如派一将去办事,杂随四人,赵匡胤批示说“只带两人去”,后面说一人骑大紫骝马(骏马),一人骑小紫骝马,赵匡胤又批示:“不须带紫骝马,只骑骝马(黑鬣黑尾的红马)去。”

如此小事,赵匡胤都要亲自管,长此以往,身体自然难支撑。

跟心腹都耍心眼

征南唐时,赵匡胤难得“放手”一次。

临行前,主将曹彬、副将潘美去问赵匡胤意见,赵匡胤掏出一封信,说:“处分尽在其间。自潘美以下有罪,但开此,径斩之,不须奏禀。”二人吓得两腿发抖,退了下去。

平定南唐后,曹彬、潘美拜见赵匡胤,将信交回,说:“臣等幸无败事,昨授文字,不敢藏于家。”只见赵匡胤拿过信,缓缓打开,竟然是一张白纸。

可见,对于忠厚老实的曹彬,赵匡胤也不完全相信。

奇怪的是,赵匡胤对小12岁的弟弟赵光义却特别放心,这可能与母亲杜太后有关。据司马光《涑水记闻》录,赵匡胤从陈桥归,家人惶恐,杜太后却说:“吾儿平生奇异,人皆言当极贵,何忧也。”如此从容,可能她也参与了兵变密谋,即“杜太后聪明有智度,尝与太祖(赵匡胤)参决大政”。

赵匡胤与母亲感情极深,杜太后病重时,赵匡胤“亲待医药,衣不解带,涉于旬月”。杜太后自律甚严,她在世时,两个弟弟贵为国舅,仍住在老家,未授官爵。她的后代衰微,“子孙不在仕版”。宋代多次“垂帘听政”,竟无外戚之祸,与杜太后留下的传统有关。

赵光义后来说杜太后曾立“金匮之盟”,兄终弟及,以防国无长君,可能并非事实。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才35岁,他的长子赵德昭已11岁,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26岁,已非幼主。

“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上台5年后,才由赵普公开。延迟这么久,于理不通。

赵匡胤死得太及时了,再晚一点,赵光义想上位都没机会。赵光义后来对弟弟,乃至对赵匡胤遗孤,均痛下杀手。至于赵匡胤说我弟龙行虎步,将来必是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恐怕也非事实。

赵光义是用毒高手,不排除他下了黑手。但赵家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作早的,如宋英宗赵曙,35岁即“不豫”,一个多月卧床不起,说不出话来,当年便死了。

宗真宗赵恒52岁“得风疾”,55岁去世;宋仁宗赵祯46岁“昏不知人者三日”,此后无法说话,54岁去世;宋神宗赵顼38岁“失音直视”“不能言”,当年去世。

赵匡胤的几个兄弟均不长寿,大哥赵匡济没活到宋朝建立,赵光义享年58岁,赵廷美仅37岁(但他是被赵光义逼死的),幼弟赵光赞早殇。整个宋朝,只有南宋高宗赵构还算长寿,活到81岁。他晚年也患了心血管疾病,但他喜饮冰水,以降燥热,此外当年金兵抓他时,因恐惧过甚,丧失了性能力,赵构和他的父亲一样好色,但客观上无法纵情声色。

赵家有基因缺陷,又特别喜欢吃肥羊肉。宋仁宗时,宫中曾“日宰二百八十羊”,甚至被金兵追击时,赵构还能坚持日宰“一羊”。

宋代宫廷规定,婴儿一出生,即抱离母亲,交奶妈养育。从小得不到母爱,宋朝皇帝大多心理变态,特别怯懦、多疑、焦虑,还有几个患了精神病。至于赵匡胤,则心思太重,常年失眠,加上饮酒过度,还有每日肥羊肉。

赵匡胤死于冬季,恰好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

大家都在看

  •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百姓对国家认知的巨大变迁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百姓对国家认知的巨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和民众觉醒的过程。这段历史是政治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百姓对国家现状和前景认知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甲 历史趣闻06-24

  • 西安:地下神秘的历史宝藏与古墓传奇

    西安:地下神秘的历史宝藏与古墓传奇 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面上承载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更是在地下蕴藏了无数的历史宝藏。作为十多个王朝的古都,西安的每一片土地都可能隐藏着古墓和文物,因此被誉为地下比地上 历史趣闻06-24

  • 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起伏人生

    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 在唐朝末年,政局动荡,诸侯割据之际,丁会(字道隐)以其非凡的战略才能和复杂的政治立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耀眼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转折,尤其是在与朱温的关系和最终背 历史趣闻06-24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五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五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高洋,北齐的开国皇帝,以其显赫的功绩和悲剧性的结局而闻名于世。他有五个儿子,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1、高殷 高殷是高洋的长子,母亲是昭信皇后李祖娥。他在天 历史趣闻06-20

  • 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明朝文官王竑勇斗锦衣卫,拯救百万灾民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特务机构,权力极大,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对其无不畏惧。然而,在明朝中期,却有一位文官在朝会时勇敢地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并且最终做到了兵部尚 历史趣闻06-20

  • 乾隆办宴会:和珅出主意 添上饥荒时期的一道菜

    乾隆办宴会:和珅出主意 添上饥荒时期的一 乾隆皇帝以其享乐而闻名,而他的千叟宴则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场宴会源自康熙皇帝的创意,但在乾隆手中却有了一些独特的变化,其中包括了一道特别的菜肴,它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历史趣闻06-18

  • 西域王族后裔唐朝猛将  勇破叛将白孝德的传奇故事

    西域王族后裔唐朝猛将 勇破叛将白孝德的传 唐朝自建立以来,以其开放和包容的军事政策,吸纳了大量非汉人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唐朝的疆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称为蕃将。在安史之乱期间,一位西域王族的后裔,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 历史趣闻06-17

  • 古代先进文明之悲 先进就挨打

    古代先进文明之悲 先进就挨打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先进文明经常会被落后文明击败或灭亡。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其实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相当普遍。究其原因,涉及到文明的发展、战争方式以及生活方 历史趣闻06-17

  • 杨行密盗匪出身 三年装瞎有绝妙影帝之术

    杨行密盗匪出身 三年装瞎有绝妙影帝之术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中往往充满了出人意料的策略与戏剧性。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以其绝妙的表演技巧,堪称影帝级别的存在。他出身于盗匪之家,利用装瞎三年之久,最终成功除掉了威 历史趣闻06-17

  • 朱元璋与功臣傅友德的权力游戏

    朱元璋与功臣傅友德的权力游戏 朱元璋,明太祖,一位以草根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他在诗中写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在这位开国皇帝的身边,忠心功臣的 历史趣闻06-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