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为何不堪一击?为何会被西班牙所灭?
在南美洲秘鲁的南部山区当中,有一座非常雄伟的古城,这座古城坐落在海拔2350米的山脊之上,距离今日已经有着500多年的历史了。1911年的时候,一位美国探险家发现了这座古城,由于不知道这座古城的具体名字,于是便以最近的一座山来进行命名,这便是神秘的“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被发现时,南美大陆已经由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了三百多年,19世纪以前,他们禁止任何外国人踏进这片土地,以至于很多人对它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历史一无所知。
西方人为马丘比丘的壮观所惊叹,他们认为当地土著不可能造出这样的城市,马丘比丘是否出自外星文明的手笔,如同埃及金字塔或者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一样?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除了西方人,第三世界的居民根本没有能力创造文明。
然而,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马丘比丘完全由本地人所建,历史上,他们被称作印加人,马丘比丘,正是当年印加帝国的遗迹。
如今的马丘比丘,是秘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接待着数以万计的游客。问题是,它的建造者去哪儿了?人们为何要建造这座城市?它背后的那个庞大帝国,又是怎样灭亡的?
这是人们花了近百年时间尝试解答的问题。

曾经的南美头号强国
考古学家认为,印加文明的历史,与欧亚大陆的古文明同样悠久。奇怪的是,关于它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殖民者撰写的,这些以征服者口吻写成的著作难免夸大其词,且充斥着各种神话传说,这就进一步给印加帝国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印加帝国兴起于15世纪,是当时南美洲最强盛的帝国,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也一再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皆诞生于平原,且通常是河流密集之地,比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中东的两河流域等等。但印加帝国是个例外,它的居民长期生活在平均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这里气候恶劣,地势陡峭,难以发展出复杂的文明。然而,印加帝国却在此培育了丰富的农作物,先进的灌溉系统,以及高度等级化的社会。
印加帝国的疆域也很独特,它的统治范围从北到南是一个长条形,纵贯南美大陆,涵盖今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等地区,西临太平洋,东边被安第斯山脉阻隔,它的面积大于当时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跨越了整整32个纬度。

15世纪前,印加帝国还是个小国,后来迅速扩张,征服了周边上百个部族。每征服一个地区,印加国王就会把当地居民迁出故土,安排到自己方便管辖的地方。为此,他专门铺设了总长达四万多公里的道路网络,这些道路从山区延伸至平原,最后汇聚到帝国的首都——库斯科。
被征服的臣民必须效忠于国王,不仅如此,他们还得将国王视为神的化身。在印加帝国,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近国王,能给国王抬轿,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印加帝国统治着那么多部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了统一各部族的管理,印加人还发明了一种绳结语,通过在绳子上有序列地打结传递各种信息,堪称印加人的计算机代码。
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印加国王用上述方式,对庞大的疆域实施了有效统治,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帝国,它使美洲文明发展出了新的高度。如果不出意外,印加帝国至少能繁荣500年,成为像中国那样的超级帝国。
然而,这一切在1532年画上了休止符,因为西班牙人来了。

168人如何击败八万大军
147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出生于西班牙特鲁希里奥,他是个文盲兼私生子,既没文化,也无地位,在崇尚门第等级的西班牙社会,除了去当兵,没有别的翻身机会。
然而,当兵也得看种类,做个小兵肯定没啥前途,好在对当时的平民百姓,还有一个地方值得冒险,那就是美洲大陆。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欧洲就流行着各种关于那里的传说。对于从未去过美洲的欧洲人,那里是冒险家的天堂,那里遍地黄金,无论你何等贫贱,只要到了美洲,马上能富可敌国。
三十多岁时,皮萨罗离开了西班牙,1522年,他在巴拿马定居,并得知了印加帝国的存在,他听说印加人住在由黄金砌成的房子里,平时用黄金做成的器皿吃饭喝水,统治这个帝国的国王,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于是,皮萨罗带领他的小队出发了,他们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发财。这支小队的人数只有168人,而他们前去征服的国家,却有着近1000万人口。
1532年,皮萨罗一行抵达秘鲁小镇卡哈马卡,当地人立即通知了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此时,印加人刚打完一场胜仗,正在回库斯科的途中,听闻不速之客到访,阿塔瓦尔帕决定会会他们。

如果阿塔瓦尔帕不理会西班牙人,或者像后来的乾隆皇帝那样,在自己的宫殿里接见个别使节,下面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遗憾的是,他没有这么做。
皮萨罗已经在广场上等候多时,根据西班牙人的说法,宾主双方一开始还进行了礼节性问候。但形势不久后急转直下,西班牙人称,当他们的神父把基督教祈祷书献给印加国王时,对方粗鲁地将其扔到一边,这个草率的动作给他们发动侵略提供了口实。
几分钟后,八万名印加士兵看见一群身披盔甲,手持钢剑,骑着高大怪物的骑兵朝他们冲了过来,这是他们从未遇见过的敌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印加人立即组织反抗,然而,西班牙人手中的钢剑能够轻而易举地刺穿他们的身体,而印加人手中的石质武器却伤不了敌人分毫。他们成批成批地倒在西班牙人的剑下,地上到处是印加人的尸体与残肢断臂。
比起利剑,更令印加人恐惧的是西班牙人的马匹,这个对他们全然陌生的物种。
美洲大陆并没有马匹,印加人此前驯化的最大牲畜是羊驼,羊驼由于个子小,根本无法骑乘。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有人骑着动物向他们发动进攻,且速度之快,力道之猛,实在是前所未见。印加人被马匹惊吓地四处逃窜,转眼之间,八万大军被冲地七零八落。
尽管国王的卫队拼死抵抗,但在骑兵与利剑面前仍旧不堪一击,阿塔瓦尔帕眼睁睁看着士兵被敌人像割韭菜一样大肆屠杀,自己也最终沦为西班牙人的俘虏。

悲惨命运的开始
这场发生在卡哈马卡的大屠杀彻底改变了印加帝国的命运,也因其富于戏剧性的结局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68个西班牙人,仅用几个小时就打败了数量百倍于自己的印加军队,还生擒了对方的国王,而侵略者却毫发无损。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太过科幻,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犹如漫威电影中地球人抵御外星文明的入侵,只是地球人的超级英雄足以抵消文明的差距,而印加人的神灵却对国家惨遭蹂躏无能为力。
五百多年后,美国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枪炮、细菌与钢铁》。卡哈马卡之战,也因为这本书的描写变得格外有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区区168人就毁灭了整个印加帝国。
但历史永远比想象复杂,卡哈马卡之战仅仅是印加人悲惨命运的开始。
阿塔瓦尔帕是印加帝国历史上最倒霉的国王,被西班牙人活捉的时候,他从严格意义上尚未登基,本想用一场胜利为自己加冕,却不幸成了敌人的阶下囚,国王当到这份上也算够憋屈了。
西班牙人之所以不杀阿塔瓦尔帕,是想利用国王的权威命令印加子民给自己大量黄金。他们告诉国王,只要黄金给足了,他们马上撤兵,阿塔瓦尔帕相信了他们。

然而,几个月过去,西班牙人非但没撤退,索要的黄金却越来越多,印加人这才意识到,这群浑身长毛的家伙不打算走了。
但现实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西班牙人非但不走,还要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阿塔瓦尔帕死到临头还天真地相信,西班牙人会信守诺言。然而,他再也等不到这一天了。
1533年,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人处死,新的傀儡被扶持上台,年轻的国王名叫曼可·印加,年仅20岁,西班牙人本以为,这个新国王会一如既往地听话。
但西班牙人错了,他们过于贪婪,不仅觊觎印加人的财富,还渴望得到他们的女人。
据说曼可·印加的妻子非常漂亮,引起了皮萨罗一个兄弟的兴趣,他坚决要将这个女人占为己有。国王的妻子被敌人抢走,这是整个国家的奇耻大辱。曼可·印加决定不再受西班牙人摆布,1535年,他从西班牙人手里逃了出来,从那时起,曼可再也不相信西班牙人的话,他决定和对方死战到底。
印加人并没有如后人想象地那样不堪一击,当曼可回到印加人身边后,他们开始迅速组织反击。此时的西班牙人还被蒙在鼓里,他们相信,曼可的离去仅仅是与失散的贵族见面,并嘱咐他们给西班牙人送更多的黄金,直到数十万印加大军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才感受到对方收复失地的决心。

印加人的反抗
曼可的反攻经过了精心策划,直至兵临城下,西班牙人仍不敢相信他们具有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包围库斯科的印加军队达二十万人,而西班牙的守城兵力才196人,另外,还有少量黑奴,以及与印加帝国为敌的印第安友军,但即便如此,面对漫山遍野的数十万大军,他们仍感到末日将近。
1536年年底,印加大军正式发起猛攻,无数石块、标枪和弓箭如雨点般向库斯科射来,与此同时,印加步兵也向城中进发,这场战役集中了印加人最优秀的将领,他们深知,西班牙人在军事技术上拥有压倒性优势,想要战胜敌人,除了依靠人数优势,还得避其锋芒,尤其是骑兵的冲击,而市中心拥挤的街道能够使他们的战马毫无用武之地。
包围圈不断缩小,绝望的西班牙人发现,印加人开始点火焚烧他们的房屋,如果躲在室内坚守,就只能被活活烧死。
西班牙人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殊死一搏,用手中的利剑与火枪杀出重围,然而,印加士兵此时暴露了一个致命缺陷,他们高度仰赖自己的指挥官。
印加人打仗有个习惯,自己的指挥官往往身先士卒,会同大伙一起冲锋陷阵。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极大地鼓舞士气,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旦将领阵亡或被擒,整个军队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西班牙人及时抓住了这一弱点,他们开始袭击敌方的指挥官,并成功杀死了对方多位优秀的将领。

失去主心骨的印加部队即刻乱成一团,加上石块已经用尽,他们不得不再次面对西班牙可怕的骑兵。曼可·印加本想孤注一掷把敌人全部歼灭,但他的部队却开始溃不成军。整场战役,印加人在付出了四千人的伤亡代价之后,仅仅杀死了35个西班牙士兵。更重要的是,他们没能夺回自己的首都。
曼可领导的围城之战虽然可歌可泣,但是对扭转帝国的颓势没有任何帮助。这场失败背后的原因,除了军事技术上的差距以外,印加部队僵化的组织体系同样难辞其咎。
由于过于依靠将领,印加士兵在失去长官后马上变成一盘散沙,他们未能像古希腊马其顿步兵那样组建起方阵,来抵御骑兵的冲击,而后者曾以类似的方式阻击了波斯大军的入侵。
虽然此次进攻宣告失败,但印加部队却保存了实力,在之后的几十年内,他们与侵略者不断周旋,持续袭扰着西班牙军队。
直到1538年,西班牙在印加帝国的总人口仍未超过两千人。即便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他们仍旧只能控制大城市。为应付印加人的游击战,西班牙人损失了几百人的兵力。

杀死印加帝国的元凶
只要给印加人足够的时间,他们也许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毕竟他们拥有人数优势和对地形的熟悉,而强大的学习能力正使他们逐渐掌握御马技巧,从西班牙俘虏那儿,他们缴获了钢剑与长矛,甚至学会了用火绳枪迎击入侵的西班牙士兵。
但上帝并没有眷顾他们,因为比钢铁和骑兵更可怕的敌人已经渗透到帝国体内,它悄无声息,却比侵略者的利刃更为致命。
早在阿卡瓦尔帕被俘以前,他的父亲与兄长就相继死于一种神秘的疾病,得了这种病的人浑身会长出水泡,并伴随着高烧、呕吐和剧烈的疼痛。在欧亚大陆,它已经肆虐了数千年,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种病就是天花,据说它起源于骆驼与沙鼠,而人类由于饲养了不少大型畜类,对天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不幸的是,美洲大陆既没有骆驼也没有沙鼠,印第安人蓄养的牲畜非常有限,因此,他们体内并无天花的抗体,当这种病毒第一次登陆美洲大陆时,没有人知道这将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
有人统计,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天花为代表的传染病夺走了95%的印第安人的生命,比起钢铁与火炮,欧洲人带来的病毒才是导致印加帝国灭亡的真正元凶。

当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时,印加人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甚至没有采取任何隔离措施。这里的关键在于,天花不同于某些突然爆发的瘟疫,它不会在短时间内让大量人口死亡,相反,天花在美洲的传播,如同流感和伤寒一样,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蔓延开来的。
当你身边死去一两个人的时候,你不会在意。但久而久之,病死的人越来越多,等你发现疾病已经大面积蔓延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如同温水煮青蛙,天花病毒就这样一点点蚕食着印加社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摧毁了帝国的根基。
病毒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它横扫了印加社会,包括皇室成员与贵族也大批倒下,而他们死去之后导致的权力真空,则引发了残酷的内战,内战各方为了击垮对手,纷纷试图拉拢西班牙人,给侵略者制造政治分裂提供了可乘之机。
印加帝国的灭亡并非一朝一夕,虽然1532年的卡哈马卡之战打了印加人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之后也尝试过另立新君,并组织了数百次顽强的抵抗。然而,在凶残的侵略者、落后的技术,肆虐的病毒与部族内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印加社会渐渐分崩离析,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座座雄伟的废墟供世人凭吊。

枪炮、细菌与钢铁
戴蒙德教授的《枪炮、细菌与钢铁》如今已成为一部经典著作。由于书中对印加帝国的灭亡做了自然主义的解读,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甚至被当作理解印加文明乃至美洲文明灭亡的权威观点。
戴蒙德认为,西班牙人之所以能以极小的代价征服印加帝国,归根到底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比如,美洲与欧亚大陆长期隔绝,这导致了文明之间无法交流,而像冶金技术这种重要的科学成果,就无法传递到美洲大陆。
但考古证据已经表明,印加人并非没有自己的冶金技术,只不过他们把金属更多地用于装饰,而非批量生产。欧洲人把金属做成工具,而印加人把它当成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至于戴蒙德的第二种说法更是被人广泛引用,戴蒙德说,美洲大陆一直缺乏大型牲畜,这些牲畜不仅能给人们提供毛皮与脂肪,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与作战武器。
然而,除了羊驼以外,印加人再也没有可供蓄养的大型牲畜,所以,他们无法实施长途运输,即便发明了轮子,也无法推广,因为没有牲畜可供拉车。而在交战过程中,印加人更是在拥有马匹的欧洲人面前吃足了苦头。
甚至天花在美洲盛行也和缺乏大型牲畜有关,欧洲人在和牲畜的长期接触中产生了抗体,从而对天花有一定免疫力。但美洲人没有抗体,只能被病毒接二连三的杀死。

综合以上观点,戴蒙德认为,地理环境是决定早期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加帝国被欧洲文明战胜是必然的,因为它天生就缺乏对抗先进文明的自然条件,印加人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那么,印加帝国真是败给了“枪炮、细菌与钢铁”吗?也不尽然,事实上,从16至17世纪,西方人再也没有取得过征服印加帝国那样的胜利。
从1510年至1560年,西班牙人六次试图攻占佛罗里达,也就是今天北美洲的东南角,均以失败告终。
葡萄牙人于1532年试图侵占巴西,经过二十余年仍未取得成功。美国人直到19世纪末才彻底征服了印第安人,而此时印第安骑兵的战斗力足以令他们胆寒。
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部落,也不曾屈服于西班牙人的统治,欧洲人的骑兵在丛林中深陷泥潭,连他们的微生物病菌也在热带雨林里消失无踪。
由此可见,无论技术还是自然因素,都不足以作为印加帝国灭亡的全部原因。

致命的冲击
印加文明并不落后,他们拥有发达的农业,雄伟的石头建筑和密集的路网,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印加人口一直在攀升。在帝国历史中,我们未曾有过有关饥荒的记载。
印加人怎么做到的?原因很多,但其独特的社会组织也是重要因素。
印加帝国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它实行着一种指令性经济。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国王把土地分配给人民。作为回报,人民必须定期地为国家服役,他们有时候为国家耕田,有时候充当旷工,有时候为政府修建水渠,战时则作为帝国的士兵。而他们所工作的农田、牧场与工厂,也统统隶属于国王。
所以,印加帝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像是一个大公社,这里的每个子民,都是国王的“员工”。
农民以劳役的形式向国王缴税,这给印加帝国带来了强大的动员能力。但从经济上,这样做是缺乏效率的,它使农民丧失了自我选择的时间和余地,他们的价值仅限于为国家建设提供劳动力,却无法自发地组织生产、劳动或交易。而且,一旦帝国中枢系统瘫痪,他们就很难再被动员起来。

这样的治理方式,在没有遇到劲敌的情况下,可以运转良好,蓬勃发展。但西班牙人不是一般的敌人,他拥有比印加社会更复杂的文明,而印加人对此毫无准备,按照著名商业学者理查德·福斯特的说法,他们遭遇了“非连续性”。
印加人的体制,更适合于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犹如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大公司,拥有完善的制度,明确的目标,员工从上到下听从上级的指挥,公司像一台机器那样运作着,所有人深陷完美一致的连续性之中。
然而,一旦消费者需求发生转变,或者竞争对手出现破坏式创新,“非连续性”就会发生,而追求统一的管理体制会扼杀公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当这种连续性遭遇市场的“非连续性”时,看似强大的公司往往最容易倒下,因为它庞大、集中而有序的整体,正是它前进的羁绊。
十五世纪的印加帝国,便是类似的大公司。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阿塔瓦尔帕被擒之后,帝国会乱成一片,而在之后的数次战役中,西班牙人只要控制了发动起义的国王,就能够平息叛乱。

甚至病毒的传播也与此有关,印加人相信灵魂永生,他们把高贵的死者制成木乃伊,然后由死者通过祭祀向众人“发号施令”,死者继续占有生前的资源,并作为彰显家族尊贵的标志。所以每当有人染病死亡后,他的家属不会去掩埋尸体,而是把尸体供奉起来,这就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而后来北美的印第安人,以及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却没有被枪炮和病菌毁灭,因为它们尚未建立印加文明那种统一的大帝国,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彼此分散,规模又小,不仅阻隔了病菌,也不易受到阴险的政治挑拨,因而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印加帝国既高度发达,又极端脆弱,在飞速发展的成长期,它依靠高效的集权管理不断壮大。但追求一致性的结果,使它对外来的冲击丧失了消化能力,它的灭亡,除了自然因素,也是因为其内在的有序统一,无法兼容外部世界的复杂性所致。
大家都在看
-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 分享三件在古代发生的趣闻趣事 古代趣闻趣事笑死人的事件主要有秦始皇给松树封官、男扮女装、朱厚照给自己上香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让人觉得比较搞笑的趣闻趣事,比如在古代有一个县官,任期已满返回故乡,结果在自己家中发现陌生的老头, ... 历史趣闻03-09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目前有趣又冷门的三个历史故事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主要有曹丕组织一场驴叫的葬礼、广陵王与狗熊、秦始皇并没有统一天下剩下一个卫国等,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当中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并没有在历史上有所记载,但是充满了很多的趣味 ... 历史趣闻03-09
-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推荐在民间老一辈讲的三件邪门故事 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主要有午夜回魂、拳打恶鬼、学校里的哭泣声等,这些故事容易让人遐想,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以及恐惧,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事情发生的真实。 三件老一辈讲的民间邪门故事 1.午夜回魂 ... 历史趣闻03-09
-
真实749局 749局是否真实的存在 749局确实是真实存在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以及相关的传说,在建国初期的时候749局成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军事科研机构,由国防科工委管理,主要是针对航天、航空信息、新型武器装备开发、导弹以及核武器等领 ... 历史趣闻03-09
-
中国8000年历史被证实了吗 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8000年历史文化 目前中国8000年历史并没有完全被证实,但是从历史背景与考古发现、历史事件、文化成就等方面从中发现中国8000年历史的变化,不断的改变对古代历史的认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8000年历史的发展。 三个方面阐述中 ... 历史趣闻03-09
-
新的一年如何提升自己 自己在新的一年需要改变的三大方面 新的一年需要从个人的生活习惯、阅读学习、心态等方面改变自己,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将坏习惯彻底戒掉,面对困难的事情,勇敢挑战自己,每一次的成功改变都能够增加个人的自信心,有勇气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带来的 ... 历史趣闻03-09
-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鲜为人知绝对够野 中国历史长河中除了被载入正史、广为人知的事件和人物,还有许多不为人知却充满趣味的野史故事,它们没有正史那般严谨和权威,却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三个冷门又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史一:刘邦儿时叠 ... 历史趣闻03-09
-
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 讲解三位有名的历史人物发生逸闻趣事 自古以来历史人物多不胜数,有很多的历史人物发生有趣的事件,给历史增添很多的色彩,比如冯玉祥、苏轼、唐伯虎等,从发生的逸闻趣事当中可以展现出这些人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历史的发展。 三位有名的历 ... 历史趣闻03-09
-
三国趣事有哪些 讲解在三国发生的三件趣事 三国趣事是主要有关羽千里走单骑、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操挖墙脚等,实际上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趣事,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非常传奇的时代,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令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另一面。 三件在三国时期 ... 历史趣闻03-09
-
李白的逸闻趣事 发生在李白身上的三件逸闻趣事 李白发生的逸闻趣事主要有醉中捉月、高力士脱靴、与汪伦的情谊等,李白来自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一生发生的趣事多不胜数,不仅可以展现出李白个人的才华,还能感觉到李白这个人不羁放荡的性格 ... 历史趣闻03-09
相关文章
-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元宵节发生过什么传说故事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要原因
- 10个有趣的历史典故
- 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 李清照的两段爱情故事 李清照的感情史
- 关于孔子的趣味小故事 孔子幽默故事二三则
- 公侯伯子男是什么制度
- 108将有几个女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 分享历史名人有趣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揭秘3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野史
- 鲜为人知的野史故事 野到颠覆你的认知
- 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享冷门有趣的历史故事
- 奇闻异事民间故事精选 发生在农村的灵异故事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野史故事分享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野史故事
- 炸裂历史野史 分享你没听过的最炸裂的野史
- 野史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有趣的野史故事
- 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奇葩的野史故事有哪些
- 比野史还野的历史 盘点最离谱的野史
热门阅读
-
密宗双修又称欢喜禅,只让弄不让射(什么玩意) 07-12
-
古近代十大妇刑,手段残忍变态(用藤条抽女子下体) 07-12
-
古代房中术教你房事技巧,让你毫无经验依旧高潮不断 07-12
-
古代春宫秘戏图,各种不同姿势教学 07-12
-
古代春宫图里的各种各样的姿势都有并且尺度还都很大 07-12
-
古代时候的春宫图片 大尺度到令人感叹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