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须了解的传统文化之民间节日、节令习俗

发布者:亮剑杀 2023-10-2 06:28

(因为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南方客家人,所以本文是以我本地为参照,各地节日习俗不尽相同,仅供参阅了解!)

过年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年假,称之为过小年,家庭主妇开始打扫卫生,购年货,男女老少皆理发美容,准备过年。

大年:除夕当天为过大年,家家贴春联,张灯结彩,晚上合家吃团圆年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饭后,“坐岁”迎新年,家属坐在一起聊天或参与什么娱乐活动,只要尽兴可以玩到通宵达旦。除夕当夜,厅堂、卧室通宵亮灯,不能关灯,称为“岁火”,室外则点蜡烛。以前做饭是烧柴火,灶堂要留“火种”。大年初一吉时,男主开门“出行”,烧香燃烛放鞭炮,祈祷开门大吉,新年安康。是日,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见面说好话,互祝新年吉祥。


元宵节(及春节期间初一至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前的春节期间至无宵节,一般有三个比较鲜明的习俗:1、村里的宗亲会选一个日子、在宗祠的大厅或门前大坪等开阔的地方摆好桌,各家端上酒菜果品等集体坐在一起吃聊道贺(称 “添丁酒”);2、一般都有一个以上庙会(样神)的活动;3、各地闹花灯——有些村有才艺的人会组团进村入户巡回表演,龙灯、茶灯、船灯、马灯、鱼虾灯等异彩纷呈,主人以鞭炮迎接。

元宵之夜。农村村民随意采摘乡亲园内青菜、大蒜(类似有些地方的偷青,但这是公开随意)等做成擂茶,与邻里共享。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节日。 初一始各户门侧上方挂菖莆、艾枝,亲友之间互赠包子、粽、红鸡蛋等礼品。节日上午,以熟鸡、包子、粽子等祭祖。中午过节,下午取菖莆、艾枝等煎水供全家沐浴洁身。有条件的地方会举行龙舟竞艺比赛。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是日上午,以熟鸭、米饭等祭祀,下午烧包(内装纸钱、冥币、纸衣等)祭祀亡故亲人。节前几天,凡头年丧父(母)的出嫁女子,备冥币、衣、纸等祭品,装人纸笼, 送往娘家祠堂, 纸衣悬挂宗祠厅堂,称为“挂衣”,到中元节与娘家人把冥物一起焚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家家户户购月饼、鲜果于节前亲友间互赠(送节,通常是晚辈亲属送长辈),是夜家人围坐户外赏月品果,这天晚上的月亮是否圆、亮,预兆翌年油菜是否好收成。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正值收获季节,农家喜庆丰年,以油炸果子祭祖,户户必起油锅,煎山薯包(我们这本地话叫斜包),俗称“薯(斜)包节”。建国后又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为全社会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万物复苏,故有“接春”习俗,立春时分,家家鞭炮齐鸣,迎春接福。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或前几日,百姓普遍祭祖扫幕,俗称“挂纸”(挂纸来历就是把打压好花纹的“钱纸”洒点鸭血,扫墓时把“钱纸”挂在墓碑上方,所以又有人把祭祖扫墓称为挂纸)。 一般以户、近亲属、族、姓可单独或联合祭祖扫墓。

立夏

二十四节气之一。瑞金大多地方村民都习惯当日吃腊肉、或以蒸蛋做菜“补夏”(起源可能旧时生活艰苦,营养菜比较少,所以选些那个时代的时令好菜补充营养来补身体以增强劳动体力,是旧时延续下来的习俗),以祈夏季健康。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习俗已取消或已改变,有些至今仍然存续。但不管社会怎么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祖辈留下来的有些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有的习俗理应得到尊重和传承。谢谢大家的关注。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