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民间的回盘习俗,传承了数千年,都有什么讲究?

发布者:华南佬头 2023-10-8 23:32

  西府人走亲访友,返回时主家会按规矩以礼相送,馈赠一些东西,民间称之为“回盘”。因为礼节性的回盘花样多而礼物少且轻,一般人通常不太注意,但其中却有不少的讲究。

  回盘起始于古代的“盘缠”之说。那时没有手提袋,长袍马褂上也不做口袋,出门必带的钱物,轻便的就夹裹在腰带里、缠于身上;大点的则装进布褡裢,搭在肩头上。东西都是根据路途远近和各种礼节规矩再三盘算过的,又是缠在腰间,就有了“盘缠”一说。西府地区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自古待人接物讲究礼仪,客人提着礼物登门拜访,回去时自然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于是就从客人带来的东西里分出一些作为回赠,双方落个皆大欢喜。由于是从盘缠里分出来带回家的东西,故称为“回盘”。

  西府民间的回盘习俗,是数千年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其中有很多讲究。春节纳礼之后,主家给亲戚的回盘是自己蒸的年馍,挑选出白白净净、模样儿周正、外观浑圆的小蒸馍,顶部印上7个大红色梅花点。白馍装点红花,玲玲珑珑、喜庆盈盈,惹人喜爱。传统习惯都是一家给装6个蒸馍。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盘变为12个蒸馍。夏收后走亲戚、庙会唱大戏、平时一般性走访,由于客人来时拿的礼物比较杂乱,回盘也就不再固定了,随机而定,灵活多样。比如,客人来家时提了一捆麻糖,走时就抽出三两根作为回盘。如果客人拿的是整盒的点心,就拆开取上两个当回盘,省事又不失礼。

  婚嫁丧事的回盘,则各不相同。婚事有亲疏、远近之分,男方家给女方家的回盘自然很丰盛,糕糕馍、红烧肉、烟、酒、特色菜肴之类,食架摞上下两层,且塞得满当当的,还专门安排两个人抬着送到村口。琳琅满目的回盘,显示了主家(男方)的豪爽和对亲家的敬重。一路上,招来参加婚礼宾客及满村人的目光,撑了场子、挣足了面子。至于自家的亲戚,都是老亲老友的,相对比较简单,过去是每家送一顶帽子或一双布鞋,现时多以枕巾、床单、被套这类实用物品做回盘,节俭省事。西府地区的白事,亲友们拿的礼物比较固定,一份由6个大蒸馍组成的“蒸礼”,外加挽幛、花圈、纸花之类,近亲晚辈还要送一帘盖棺面的铭巾。主家的回盘则一成不变,从各家带来的蒸礼中,取出一个蒸馍作为回赠。

  民以食为天。面食是农业古国数千年来的主要礼品之一,从而衍生出辉煌灿烂的面花艺术。而面花也是西府人最常见的回盘之一。给老人祝寿的礼物,基本都是蒸熟的馒头,将蒸馍精心做成桃子、石榴模样,桃子馍顶上捏出逼真的桃尖,石榴馍则附有裂辫及清晰的籽粒(染上吉庆的大红色),底部粘着两片刻意剪出的茎脉醒目的绿色叶子,红白绿相附相眏,像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桃子在民间象征长寿,称为“寿桃”;石榴则寓意多子多福,福禄寿齐全,称之“寿糕”。一般蒸12个,逢闰月则是13个,装在精巧的竹篮子里,苫上毛巾,欢欢喜喜送上门,主家都是拿出两个寿糕当回盘。

  孩子满月和过岁,送的礼物也是麦面蒸成的圆形馍,民间叫弧联。表面粘着面片剪成并涂了颜色的红花、绿叶,其间附着蜈蚣、蝎子等各类常见的小爬虫,个个形态、颜色有异,活灵活现。而弧联中间的空当则放个炸裂开四角的大糕糕,取意“百毒不侵,健康成长”。主家一番夸赞后留下弧联,而将大糕糕当回盘原封不动返还。也有的人家切一小截弧联,再搭上一个毛巾、一双鞋子作为回赠,让过去单一的回盘丰富了许多,显示出西府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回盘习俗源远流长,至今在西府各地长盛不衰。在一送一回的礼尚往来中,体现出浓郁的人情世俗基调,传承并发扬光大了民间的面花艺术。回盘虽然廉价,但礼轻人意重,融合了人际关系,加深了亲友情感,蕴含了西府人数代自觉遵循的礼仪习惯和审美价值,体现了“精简、节约、朴素”的勤俭理念。这种贴近大众情趣的简约之俗,囊括了农业文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民众推崇为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在新时代的今天,回盘习俗依然被自觉遵循着,并被赋予新内核。 □祥子 2023年10月7日《西安晚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