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秋只有月饼?NO!习俗中的“四大怪”你知道吗?
点击上方“北京参考”可以订阅哦
再过些日子,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值此良辰美景,您在举头望明月之余,是否也低头思索过这样几件与中秋相关的“咄咄怪事”:为什么月饼比饺子、元宵、粽子长得漂亮?为什么兔儿爷没有财神爷看着和气?为什么毛豆能从凉菜逆袭成了供品?为什么五仁月饼“怀才不遇”遭到排挤?如果您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不妨跟随记者一起去探个究竟。
唯有月饼“颜值”高
今年60岁的魏燕生在潘家园古玩市场经营雕刻品已有十多年,仅他收集的月饼模子就有上百个,并且材质不一,有木质的、陶质的,还有瓷质的。
“我最初收藏的月饼模子都是家传的。”魏燕生说,爷爷那辈是开饽饽铺的,平日里卖饽饽,到了中秋就做月饼。“那时,我觉得做月饼就像变戏法,刚刚还是一个白乎乎的面团儿,‘哒’的一声从模子里磕出来,就成了印着花纹的圆饼,感觉特神奇!”
在魏燕生看来,所有节令食品中月饼的外形最美观。“咱就拿大家都熟悉的饺子、元宵、粽子来说吧,哪一个的外观都不如月饼丰富多彩。”魏燕生边说边从百宝格上取下一个木质的月饼模子为记者讲解起来,“你看,这模子里的字句和花纹,都是反着刻上去的,这样印到月饼上才是正的。”
记者接过模子,在手里掂了掂,发现这个砖头大小的木头模子比想象中的要沉。据魏燕生介绍:“木质的月饼模子一般都是梨木或枣木做的,这两种木材密度较大,所以分量会偏重。也只有这种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木料最适合雕刻模子。制作一个月饼模子,从立意到雕刻,技术熟练的师傅也要一到两天才能完成。”
为打造月饼模子,人们如此花心思下功夫。可同为节日里的美食,为什么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都是“素颜”的,唯独中秋节的月饼印着文字和图案呢?
据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介绍,相传月饼的雏形远在汉代就有了,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核桃、芝麻,做成了皮薄馅大的点心胡饼。到了唐朝,一年中秋赏月之时,唐玄宗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一旁伴驾的杨贵妃看了一眼当空皓月,随口说了句“就叫月饼吧”,玄宗听罢点头称赞,于是“月饼”这个御赐的名字就被印在了月饼上。
关于月饼的传说并不唯一,涉及月饼的俗语也不在少数。比如形容两个人或两件物品很像,人们通常会说:“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对这一比喻魏燕生却另有一番诠释:“其实这话应该说成‘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磕出来的’。磕就是把压好的月饼从模子里倒出来,从同一个模子里磕出来的月饼,当然样子相同了,因为一模,所以一样嘛。”
兔子封神“不高兴”
如果提到圣诞节,小朋友一定会想起圣诞老人,那么说起中秋节,孩子们是否会想到兔儿爷呢?“按着老北京过中秋的习俗,家长都会从庙会上给孩子买个兔儿爷当玩具。所以,兔儿爷在老北京孩子中的知名度很高。”北京传统工艺研究会顾问华觉明说。
在北京稻香村的民俗文化展陈大厅里,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兔儿爷,有昂首而立的,有正襟危坐的,有顶盔掼甲的,还有手持法器的……虽然兔儿爷们形态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一脸的“不高兴”。为什么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被塑造成兔儿爷后,一改昔日的萌态可掬,而变成不苟言笑了呢?
“这和兔儿爷的职司有一定关系,通常兔儿爷被塑造成武将的形象。既然是武将,肯定是要看上去威严庄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说。
高巍认为,兔子本身很弱小,位列仙班后总怕压不住阵,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威严,所以得表情严肃。
展厅内,记者看到一只骑老虎的兔儿爷。“在传统文化里,老虎被视为祥瑞之兽,除了骑老虎,还有乘大象、坐麒麟的兔儿爷。”高巍说。
在骑虎兔儿爷旁边,记者又看到一只右手持杵、左手托臼的兔儿爷。这一杵一臼又是做什么用的呢?“那是捣药用的。传说,有一年瘟疫肆虐,月宫中的嫦娥调制出对症良药,派身边的玉兔将此药送到人间为百姓消灾祛病。兔儿爷手里的那对杵臼,就是用来制药的。”高巍解释道。
除了美丽的传说,诙谐的歇后语里也可以觅到兔儿爷的身影。“兔爷掏耳朵——崴泥了”“兔儿爷洗澡——摊了”这些关于兔儿爷的俗语似乎都说明兔儿爷是泥做的。难道兔爷全都是泥做的吗?
“也有纸糊的。”北京民俗博物馆资料室主任杨女士说。在位于东岳庙的北京民俗博物馆里,收藏着不少北京的老物件儿,纸糊的兔儿爷就是其中之一。记者顺着杨女士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玻璃展柜里正站着一个纸制兔儿爷,远看像瓷的。杨女士介绍:“纸兔儿爷能糊出瓷效果,这是老一辈手艺人的高超绝技。但随着手艺失传,纸糊的兔儿爷也变得稀有了。”
毛豆摇身变供品
家住东四十条的徐秉福老人今年86岁,提起儿时过中秋的情景仍是记忆犹新:“每年中秋,家里的大人都会在院子中央支起拜月的供桌,摘下自家树上的柿子、石榴,并买来苹果、桃子一起摆在供桌上。每当这时,我都会提醒大人别忘了毛豆。”
爱吃大排档的朋友对“啤酒、烤串、毛豆”这样的标配一定不会陌生。那么毛豆这个路边摊上的凉菜,为什么能摇身登上神圣的拜月供桌呢?
“我小时候最喜欢兔儿爷了,它爱吃的毛豆,我当然要替它想着啦!甚至在全家赏月的时候,我还会一边看着月亮上兔儿爷捣药的侧影,一边想像着它吃毛豆时可爱的样子。”徐秉福继续说道。
《帝京景物略》有这样的记载:“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据高巍介绍:“毛豆是为兔儿爷准备的零食,鸡冠花,象征着月宫里树影婆娑,是给兔儿爷赏景儿用的。有了好吃的和好看的,兔儿爷一高兴,就会抽空多来人间送仙药了。”
了解了摆放毛豆的原因,那供桌上的其他瓜果又有什么说法呢?高巍说:“苹果取的是‘平平安安’的谐音,柿子讨的是‘事事如意’的彩头,桃子和石榴则是许下了‘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美好愿望。”
“各地因习俗不同,摆放的供品也有区别。但在借供品的吉祥寓意寄托美好祝愿上,大家都是一样的。”萧放说。
“梨是不可以摆上供桌的,因为‘梨’会让人联想到‘离’,这显然有违阖家团圆的节日气氛。”高巍补充道。
五仁如今很受伤
和前“三怪”的源自传统习俗不同,第四怪的由来是因于现代人的调侃。“把五仁月饼轰出月饼界”一度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那么,五仁月饼为何“失宠”?它在制作上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呢?
据了解,常见的月饼馅料有:枣泥、豆沙、莲蓉、还有五仁。而在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池向东看来:“所有月饼里就数五仁馅的最讲究。”
“制作五仁月饼,除了核桃仁、橄榄仁、瓜子仁、杏仁、芝麻仁这五种尖果仁以外,馅料中还要加入桔饼、冬瓜条、糖玫瑰等食材。所以说五仁馅是最丰富的一点儿也不夸张。”池向东说。
食材如此多样的五仁月饼,却没有受到追捧,反而饱受恶评,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池向东表示:“还是用料不到家。”
“就以五仁月饼中的核桃仁为例吧,为了用料地道,我曾和师傅去了山西的汾阳、孝义、定襄三个地方采购。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为了区区一味原料,如此奔波。后来师傅让我尝了其他产地的核桃,我才知道原来山西这三个地方产的核桃确实比一般的好很多,不仅核肉油亮、核质肥厚,而且核香浓郁。”年近古稀的池向东回忆着当年学徒时的往事。
“做月饼,靠的是手艺,更是凭良心。”这是池向东几十年信奉的手艺经。“而良心的体现全在用料上。五仁馅需要的食材很多,哪怕有一种食材出问题,整体的味道就会受影响。所以,要想做出味道正宗的五仁月饼,必须确保每样食材的品质。如果选用不新鲜的瓜子、核桃,就算手艺再精湛,也不能做出好吃的五仁月饼。”池向东说。
另外,五仁月饼除了用料有讲究,命名上更是有典故。据高巍介绍:“月饼中的五仁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类元素,还对应着‘仁、义、礼、智、信’五种素养,也可以解读为‘福、禄、寿、喜、财’五个愿望。”(来源:北京参考记者 刘颖)
北参正能量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
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
相关文章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