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万佛沟最大的洞窟是哪个

发布者:清风明月夜 2021-5-20 10:31 来自: 奇趣网

高平郡王洞地处龙门东山万佛沟北崖半山腰,石阶高耸。拾级而上,便到达洞口外比较开阔的石坪台地。该窟是万佛沟众多窟龛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

高平郡王,即是武则天的侄子武重规,曾担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天授元年(公元705年)受封高平郡王。该洞因高平郡王造像而得名,开凿于唐天授元年至神龙元年,后因武重规病逝而辍工。直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由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续建,但仍未最终完功。

该洞窟洞口宽3.12米,高约4米。洞口外两侧比较广阔平坦的崖面上,高浮雕两尊力士,形象与西山极南洞洞口的力士相似,是唐朝力士形象的一个代表。在这两尊力士身上体现了人体艺术解剖的原理,雕刻技法运用自如,动态、气势也不落俗套,艺术形象基本保存完好。

窟门成方形,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向窟口对称倾斜。窟内坛上主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均在同茎仰莲座上。本尊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左弟子迦叶,面像完好,神情凝重,一幅老僧形象。右弟子阿难,双手持一筒状物于胸前。左观世音菩萨像,左手提净瓶,右手曲肘外伸。

右侧大势至菩萨,左手心置一花瓶,右手执帔巾一角下垂。本尊下层刻一排10尊结跏坐佛,西壁上中下三排结跏坐佛。

上排七身,仅雕出轮廓线,未经过打磨,均施禅定印,中排八身,基本同上层;下层六身,服饰同正壁。前壁西侧上下三排结跏坐佛,每排三身,服饰有通肩、偏袒右肩式袈裟,带有臂钏。东侧壁面无造像。

窟顶圆拱形。地面有12个下凿佛座,为正方形,上置能活动的佛座。其中10个有题记,较重要的是唐代龙门香山寺上座慧澄法师所记,内容为“大周之代,高平郡王图像尊仪,躯有数十,厥功未就,掩归四大,自兹零露雨麝。遂使佛日沈辉,人天福减。唯我香山寺上座慧澄法师伤之、叹之、惭之、愧之,暖微巧匠,饰雕翠石,焕然紫金即身之弃”。

另一则是:“唐代开元十六年二月十六日,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检校此龛,半严功德记。同检校比丘张和尚,法号义琬,刻字入常惠”。以此可知,该洞是武则天时期的高平郡王所开凿,但约在神龙年间辍工,原因是高平郡王“掩归四大”。至开元十六年时,由香山寺上座慧澄法师加以补修续造而成。

高平郡王洞窟内正壁中央伸出一枝粗莲梗,中间大莲朵上结跏趺端坐着阿弥陀佛,通高2.55米。左右两侧分别侍立着两位弟子,双手合十,站立在向两侧延伸的莲梗和莲朵上。

观音、势至二位菩萨也分别立于延伸出的两个莲朵上,这四尊立像通高2.19米左右。这组造像体现了唐代最为流行的净土宗造像的风格,群像以圆雕的风格,体现了并蒂五莲佛的形象。

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在莲花中化生,是佛教独有的一种方式。佛教认为,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从莲花中化生的。在石窟中我们还能经常可以看到佛像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这与在莲花中化生的意义是一样的。

龙门石窟的造像,构思精巧,非常具有创造性,甚至影响了周围及边远地区的开窟造像活动。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