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塔庙双窟介绍

发布者:水军一号 2021-5-21 09:33 来自: 奇趣网

石鼓洞

公元471-494年,第一、二窟为一组塔庙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第一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据考证,第一、二窟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

石窟寒泉是指云冈石窟第二洞“寒泉洞”北壁脚下的一清泉。该景点是大同八景之一,因窟左为1窟称石鼓洞,故当地又有“石鼓寒泉”之称。

据明·正德《大同府志·山水》载:“在府城西三十五里石窟寺左。”

据《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载,“……此则制发响,闻者摄心,琢石则醴泉流出,饮之愈疾。珍禽时聚,毒虫屏迹,此则灵感之大略也。”说的正是石窟寒泉。清·雍正《朔平府志》将此称为“石窦喷水”曰:“石佛寺有石窦喷水,清澈可饮,行道多藉也。”明大同府学训导,后累官翰林侍讲学士王达善有“题石窟寺寒泉”一诗曰:

一脉元从石罅来,湛于秋镜绿于苔。

羌胡不解煎茶法,下马争分涤酒杯。

明人邢哲的《石窟寒泉》更写出此景的特色:

乾坤灵异信非常,石窦泉流水自香。

尽日澄天涵素影,终宵漾月吐寒光。

味甘不羡姜诗井,意适应同德裕庄。

地脉一源应有自,尘缨何必濯沧浪。

可见寒泉之水“味甘”“自香”,可与“姜诗”井水相比。当年此水汩汩而流,流量颇大。《云中郡志》郡属图中,将“石窟寒泉”之水导入武州川?今十里河?,可见当时此泉之盛。1986年,国家投资将此水由洞窟引出,以岩石雕回旋图案流杯渠为泉水出口。

寒泉洞

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云深处”。窟内三级方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窟内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下面依次为锯齿纹垂幔带、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北壁主像为释迦坐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浮雕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该窟地下有泉水涌出,旧名“寒泉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