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是什么器皿
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基本样式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青铜器文物
牛形铜觥
高14厘米,长19厘米,1977年衡阳包家台子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牛形铜觥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商代牛觥是商晚期青铜盛酒器,1977年11月在衡阳市蒸水北岸包家台子出土。包家台子南距辖神渡约1000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5米。其时,牛觥埋在深约1米的黑褐色土中,头部东向,周围未见墓葬痕迹,当为部落首领或长老在一场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后深埋在台地中央的。
该牛觥长19.8厘米,高14厘米,壁厚0.2厘米;作水牛形,昂首,双角扁平弯曲,角下有耳,双眼凸出,腹部浑圆,四足分立,蹄足矮而粗壮,垂尾。牛觥以头、背为盖,颈为器之流;盖顶施一立虎提钮,虎头前探,虎尾平直,尾端微翘,盖后背突起一棱。器身通体装饰,以云雷纹为地纹,以凤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等为主纹。
牛尊两侧腹部各施一长尾凤鸟纹,前后自牛觥前胛至臀尾部,上下自觥口沿至牛觥前后腿上部;凤鸟昂首挺立,凤眼圆大有神,喙呈直角下折,头羽向后飞扬,凤尾向上弯曲;牛腹中部施一卷曲龙纹,巧妙地填补了凤鸟头尾间的空白。
牛颈下前胸中施竖棱,两侧施对称夔纹,下端为兽面纹。牛尾椎部施一浮雕牛头状兽面纹,尾中段施窃曲纹,下端饰羽状纹。盖顶背部为兽面鱼身主纹,鱼尾直抵牛首,两边辅以云雷纹。牛觥翠绿如玉,造型敦实凝重,制作极为精细,盖、身相连的曲线自然流畅;通体装饰,纹饰精美,构思严谨,布局有序,主纹与地纹相互映衬,繁缛而不杂乱。
主纹中的凤鸟纹、夔纹、兽面纹以及立虎提钮,无不透出一种力的神秘与震慑,具有明显的商晚期中原青铜文化的特点。而牛觥无论是器形还是尺寸比例,都极为写实,与中原文化倾向象征和图案化明显不同。牛觥的整体造型敦实中不失精巧,凝重中透出秀丽,当为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的杰作。
折觥
西周时期,高28·7厘米。1976佳陕西扶风出土。
长方形腹,有盖,盖前端做成兽头,刻有铭文,内容是:周代某王十九年命做册折给相侯赐赠望土,并赏赐给折奴隶和青铜,折因受荣宠,而为父乙做器。该器造型稳重,装饰富丽,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龙纹觥
商后期,长24·1厘米。1959赁山西石楼花庄出土。此觥首部作龙头状,上铸双角;龙口有齿,其间隙可作注酒之用,独显其妙。龙背作盖,上有纽状捉手,下承方形圈足。整器呈牛角状,造型奇特,为商代著名青铜器。
鸟兽形觥
野鸭子的造型。鸭头向与怪兽相背,凫鸟的颈部成为了觥的鋬,两翼居中,后尾延及于前流,足及于圈足。凫鸟的尾部口沿为觥的流。主体口沿下饰以云雷纹为地的目雷纹,凫翅饰云纹,凫身饰以象征羽毛的鳞片纹。圈足的前端饰有云雷纹,后端却饰了相向的夔纹,都以云雷纹衬地。
鸟兽形觥上有铭文“戊”二字,戊当为国族名。此觥形制有特别之处,装饰的纹饰虽多作了单层处理,但刻意求工,极为饬整精丽,堪称工艺奇特,青铜中精品之作。鸟兽形觥在商周的青铜珍品中,不但显示了觥的非凡魅力,也显示出铸造工匠的手工艺造诣与卓越的艺术才华,称得上是成功的代表作品了。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
相关文章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