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地位高
剑,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武器,也是侠义的象征。为什么剑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高于其他兵器呢?
最早的剑,是我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剑。这已为无数考古学者、历史学家所证实。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时代的墓中,都曾经掘出柳叶形青铜短剑。青铜是用锡铅铜混合而成具有较强的硬度。
春秋时期,与中原地区士兵用戈、用矛不同,吴、越等国的步兵都擅长用剑。他们使用的剑,剑身很长。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那时候,吴国、越国善于铸剑,铸剑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铸出的宝剑名扬天下。
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风格外,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铜剑,绝大部分都有剑首,并普遍出现了剑格,但具剑箍的还较少。长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
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东周青铜剑,以吴国、越国的最为上乘,《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身满饰菱形纹,剑格两面以蓝色琉璃镶嵌花纹。
剑身有“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鸟篆铭文。该剑被我们认定为国宝文物。战国铜剑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特别多,这与当时战争的增多和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形式的变化,即车战转化为徒步战,在短兵相接中,剑就会起到重要作用。这时的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
《楚辞·国殇》云:“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足以说明长剑在这时很普遍。有剑箍的剑,可谓司空见惯。一些铜剑,常伴有漆制剑鞘出土。有的在剑茎上还缠有缑(丝绳)。铜剑上有铭文的也较多。
然而从学术上来讲,剑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直到春秋时期,剑的形制才正式确定,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春秋时期的剑多为短剑,一般长50厘米左右。到了战国时期,短剑依然存在,并且比较繁荣,又出现了长度在80厘米以上的长剑,其中最长的达到140厘米。
剑身由短而长的变化,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春秋以前,战争以车战为主,士兵们站在不同的战车上相互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剑身再长,也不如传统的长兵器能够发挥战斗力。在这一时期,剑的主要用途是防身。
当时的“虎贲”勇士,多随身携带一把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获得大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短兵器,剑的地位骤然提高,形制也相应地丰富了。
第二,冶金工艺的进步,使得剑的质量及杀伤力大为提高,剑身的延长也成为可能。
第三,随着实战经验的丰富,剑的使用技术趋于成熟。不同技术和不同兵种的需要,使得剑的形制趋于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剑的勃兴,海内出现了一股“剑术热”。一大批铸剑师、剑术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如越国的铸剑师欧冶子,如齐国的张仲和曲城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后人因此称剑术为“曲城之学”。我们熟悉的《干将莫邪》——一个因铸剑而引发的复仇故事,时代背景也处在春秋战国时期。
东汉人所著的《吴越春秋》中,也以春秋时期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剑术故事:越王听说越国南林地区有位女子善于用剑,便诏令女子上京,传授剑道。越女在上京途中遇见一位老人,自称“袁公”,想要与她比剑。两人比了几个回合,袁公落败。便化为一只白猿,飞上树不见踪影。
到了国都后,女子见到越王,谈论剑道,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道,内实精神,外示定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气候,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虎。追形逐日,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顺逆,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实际上,剑的制造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难的正是剑术的普及和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发展,正是由于当时诸侯国互相征伐,战争频繁的大环境,为使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为例,这三地不仅铸剑水平天下领先,而且国民剑术的平均水平也是远远高于其他各国的。
一直到汉代,吴地民风依然“尚勇轻死”,荆楚大地也多“奇材剑客”。
上一篇:玉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下一篇:《愤青史记》讲了什么
大家都在看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过去农村的一种出行禁忌,也是一句老话,意思是说,家人有人出远门,出门之后的当天,忌讳打扫房屋,也就是扫地,三日内不倒脏土。这里得解释一下什么是“脏土”。过去农村,在还没有发 ... 奇风异俗11-14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在民间习俗中,农历七月一直被称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大开,百鬼夜行,一直到了七月三十日,鬼门才会关闭。所以人们会把整个七月称作鬼月。“鬼月”听起来确实有点恐怖, ... 奇风异俗10-29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距离过年没有几天了,外出工作的朋友马上就要回家了。说起来老家,除了思念,或许你还有些尴尬。因为老家的有些风俗确实让在外生活的你难以理解。你们的老家有哪些习俗难以理解呢?先来一起看看网友的评论吧。网友1 ... 奇风异俗10-21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在农村,老人们会流传下来很多民间习俗和说法,虽然年轻人觉得不科学,但老人们却很相信,并且如果小孩子反驳的话,还会遭到老一辈的批评。那么,这些俗语和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的呢?一、民间丧葬习俗 ... 奇风异俗10-17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编者按: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和除夕、清明、重阳节均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诸多民俗活动被赋予了“鬼魅”和“迷信”的色彩,但背后体现的是“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仍然是敬祖尽孝,和迷信活动不能一 ... 奇风异俗10-14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转眼间,明天便是白露了,已经进入了秋季第三个季节,北方的气温已经变得非常凉爽,早晨和晚上寒气有所增长。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就是候鸟飞往南方过冬,百鸟开始储 ... 奇风异俗10-14
-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大家一起来补充 节日顺序不分先后。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穿着新衣,鞭炮声声中辞旧迎新,亲人团聚一堂共享年夜饭,舞龙舞狮,贴春联,拜年祝福,孩子们欢笑着领取压岁钱,传递 ... 奇风异俗10-02
-
机智]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这些看似古老的禁忌,真的有那么神秘吗?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秋天的雨不能淋,难道真会伤身?每月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归家,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道理?甚至在大节日时,为什么不能说不 ... 奇风异俗09-27
-
不能在娘家做的3件事,农村这些奇葩习俗,你们村有没有? 在广袤的田野间,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习俗,它们如同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一代又一代人紧紧相连。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习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那 ... 奇风异俗09-27
-
探秘:25 条民间风俗禁忌 不要在旧祠堂里随意跑动。夜间不要在深山里大声喧哗。不要轻易把枯萎的植物放在卧室。不要在别人的祖先牌位前嬉皮笑脸。不要在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封闭的地窖里待太长时间。不要把坏掉的钟表放在床头。不要 ... 奇风异俗09-17
相关文章
- 他们是皇室后裔,留下怪异习俗,婚事办得像丧事,真相却令人感动
-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大家一起来补充
- 狠狠记住,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1
- 关东三大怪:东北风情中的独特习俗
- 机智]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 不能在娘家做的3件事,农村这些奇葩习俗,你们村有没有?
- 老祖宗说 :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 探秘:25 条民间风俗禁忌
- 小年到,除了敬灶王爷,这些民间习俗要知道,祖辈的传统别忘了
- 奇特风俗岛国,当地男女不爱穿裤子,还借我国的钱不愿归还
- 历史上存在过的神秘民族,他们有奇怪的习俗,为何又消失不见了
- 陕西印象 那些老陕们见怪不怪的“怪习俗”
- 各地过年都有哪些奇葩的风俗,共浴是傈僳族的习俗
- 农村送礼陷入了“怪循环”,给别人送了,而自己不办,只能认赔。
- 专题中秋只有月饼?NO!习俗中的“四大怪”你知道吗?
- 民风习俗顺口溜《天津十八怪》你听过没有?
- (原创)揭秘:五件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怪习
- 介绍几个你不知道的民间习俗
- 盘点中国十大奇葩民间风俗,尤其第二个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 老祖宗有言: 民间风俗禁忌,务必知晓! ①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