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火文化
蒙古族有祭火的传统,火被蒙古族奉为财富、力量、纯洁的象征,认为火可以赐予人们财富、幸福和健康。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火,火对人类的生存,疾病的防治,世族的延续传承做出过重大贡献。蒙古族祭火是对火的贡献的一种纪念,想从火那里得到更多财富和幸福。
蒙古族祭火词里,火被称为“火母”,把火比作有恩于自己的人。人类使用火的发明,把生产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蒙古族视火为特别神圣,都会举行祭火活动。从古至今,祭火始终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
蒙古族关于火的传说
火起源的传说
大山山丘的时候,大海水塘的时候,我们这个“忒贝(洲)”没有火,人们看到别的“忒贝”在用火,就派燕子去偷火。燕子偷到了火,被这家忙于针线活的女主人发现,情急之下女主人用剪子去剪燕子并大喊“有人偷火”,燕子忙从窗户飞出,尾翼被剪开三角。
从此,燕子偷火被烟熏成漆黑尾翼变成叉。其他“忒贝”的人派蛾子来我们这个“忒贝”偷火,偷走蓝火,这个洲的火一直不旺发蓝。一直派蛾子来偷火,蛾子再来偷火,只能是扑火了。
相传,格斯尔远征带回火,回来的时候天还未亮,夫人还未起床,格斯尔汗把夫人叫醒并说道:“把银子镶在外边,把金子镶在内里,祛病”。蒙古族这句话的涵义是特指让生火驱逐病魔。
很久以前,一对夫妻用铁、白石做成火镰取火,向外保密。于是人们派燕子去偷听这家男主人给老婆教授怎样用火镰取火的技术。从此,人们学到了用火镰取火的新技术。
祭火起源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穷人给富人建造了一个“宝日布日格”(蒙古包的雏型)。富人反赠火与三只绵羊。这家人用火享用第一只羊,用羊胸骨带大襟、四高肋骨、拐子骨(胫骨)、胃、直肠(分别代表五畜)祭火,凡是食品与用品以火净之,后来家人长寿,五畜兴旺发达。用火使病魔离开了人畜,遍地是羊群,牛马骆驼成群遍布戈壁,宗室子孙繁盛幸福。
五畜给主人托梦,“食用烧熟的肉时先让火母品尝,再让老人品尝,不怕食肉,就怕啃不净骨头”。
从此开始形成,平时煮熟肉食时事先贡献给火、祭火,然后让老人先动手共同享用,用刀子把骨头上的肉食用干净,盼望五畜兴旺发达的习俗,希望人永远像火一样“朝格太”、“噶拉太”(有朝气、有精神)生活着。
祭火
蒙古族祭火词各地不尽相同,有很大的区别,基本上有以下内容:铁父石母之子,天地赐予的火;巧妇打着的火,佳人点燃的火,榆木保姆的火,向您敬献美酒佳肴。始母还在孩童时候,天地赐予我们火,为您敬献美酒佳肴,在日益兴旺的幸福里,祝愿永远安康。
大山山丘的时候,大海水塘的时候,皇主打着的火,母后吹旺的火,石母铁父所生的火,能穿透云朵,能带来温暖。您有绸缎的脸庞,胭脂的颜面,能感化铁的强硬,能消除病魔,为您敬献烈酒,敬献肴脂,在日益兴旺的幸福里,祝愿永远安居乐业。
赐给马群,身体健康能守住疆土的男儿,手巧的儿媳;盛产奶食的牛群,美丽聪慧的女儿,脖子坚韧的女婿;赐给满山遍野、羔双胎的羊群,布满戈壁的驼群,所有盼望的这些心想事成,共同幸福安康。世代传承世代传延。
上世纪初,世界《百部蒙古族文学精华所成》整理出版时,包头地区的祭火词被列入其中,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日更召信俗》的重要内容之一。
蒙古族崇拜火,慎用火,从不遗火烧荒,不用火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其熄灭,即使在空旷之地的篝火也是如此。
他们充分认识到火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力。对火的这种自然力的敬畏,逐渐演变成习俗。祭火词里没有写进火的破坏力,不过是讳言罢了。蒙古族谚语说道:“用好了它是福,用不好就是灾难”,“善待它是福,懒散对待它是灾难”。
草原上的牧人们把腊月二十三晚至除夕这段时间称为“昆迪”,意即空位、空缺的七天,这七天用火时特别小心。从这天起银河系就看不见了,盼望银河系早日回来,认为早日回来下年一定会风调雨顺。
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每个家庭都祭火,祭火分为公祭和户祭。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蒙古族已经进城住上了楼房,用上简便的煤气,“祭火”就很难按照传统的形式进行了。近几年城市里实行公祭,多数居民参与集体祭火活动。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
相关文章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