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被清朝毁了

发布者:天冰天降 2021-12-4 10:22 来自: 奇趣网

在明朝历史上,皇帝继位都是按照严格的“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但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从来都不缺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论,就算你顺应理法当了皇帝,如果没能力也不会做得长久。所以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朱元璋的孙子,被他的小叔子朱棣抢了皇帝的位置。虽然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名正言顺,但后人对朱棣的评价并没有那么糟,以“明君”延誉后世。

因为他在位期间,国力由疮痍到繁盛,史称“永乐盛世”,攻绩桩桩件件,五次征战匈奴,巩固边防,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还有,他做了一件极尽彰显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光辉成就的事——下令编纂了一本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这部《永乐大典》全书11095册,囊括了自文字记载以来的所有内容,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为编修宗旨。我们都知道,《四库全书》也是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巨著,但相比,还是逊色于《永乐大典》,明成组朱棣在编修这部百科的时候,原封不动保留收录内容,而《四库全书》为了符合当时正统儒家思想,舍弃了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比如道教文化、戏曲文化、民间小说等。

明朝历史中,除了朱棣,只有一位皇帝对永乐大典保持热爱之心,嘉靖皇帝。因为他崇尚道教,渴望长生不老,还命人命人抄写了永乐大典副本。但嘉靖之后,永乐大典基本被闲置了。到了清,正本已不知所踪,只剩下永乐大典副本收藏在翰林院,从此之后,永乐大典开始了悲惨命运:永乐大典陆续被盗。

到了乾隆三十八年,永乐大典已缺失了两千多册。当时纪晓岚奉命修《四库全书》,参考来源就是永乐大典。提件特别惋惜的事,在修书过程中,纪晓岚在永乐大典里看到了失传很久的神臂弓的完整图解注释,于是命人照着制作,却不成,他心想虽然他做不成,后人总有能做出来的吧。于是就此作罢了。他却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作罢,神臂弓就此彻底失传了,此后的永乐大典偷的偷,丢的丢,烧的烧……

到了光绪十八年,永乐大典副本仅剩八百多册,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雪上加霜的是,1900年清军和义和团意图围攻英国大使馆不成,于是想借火烧翰林院(翰林院和英使馆紧挨着)把火引到英使馆里去。结果却是,火势失控没攻进去大使馆,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图书馆—翰林院却被烧毁了四分之三。

英国当时抢救出来了三百三十多册,在和清军签订赔偿协议后还了回来。还回来的那部分永乐大典,却被那些清朝大臣全部瓜分不剩。永乐大典,就此散失了。

清朝大部分官员们监守自盗,丝毫无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清军和义和团更是将众多珍贵书籍付之一炬。列强都来分一杯羹,当时的中国人虽然有自强的意识,但政府无能,思想溃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坚定的信仰,就是一盘散沙。外患如此严重,人民连典籍文化都不保护了,清朝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