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三首菊花诗是什么意思

发布者:菜鸟五毛 2022-1-21 10:53 来自: 奇趣网

黄巢是有名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农民起义。历史记载黄巢不止善于骑射,而且还通笔墨,有诗才。《全唐诗》就收录了他的三首诗词,并由此可以窥见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少年的黄巢颇有才学,渴望通过科举考试建功立业。黄巢的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有了富裕的家庭条件做后盾,少年时候的黄巢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并且还粗通笔墨,小时候就很有诗才。

据说黄巢五岁的时候陪同自己的祖父,父亲为菊花连句。眼看着秋风瑟瑟,菊花金黄,黄巢的祖父和父亲却一时语塞,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来形容。这时候五岁的黄巢不假思索的说道: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豪言壮语,一语惊人。由于在过去黄色的衣服是帝王所专有的,普通人家哪敢奢望。黄巢此言一出,含有大不敬之意。

黄巢的父亲大惊失色,责怪他不知天高地厚。这时候他的祖父说道:他能诗,但不知轻重,不知者无罪,可以命他再写一篇来将功补过。于是黄巢思索片刻说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首诗比起上一首来,则更加的大不敬了,言语气势也更加的威武雄壮了。

这样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出自一个五岁的孩童之手,似乎令人难以信服。但是言由心声,他表达了黄巢少少年纪便满怀雄心壮志,为命运的不公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决心和毅力。

二:科举考试失利,黄巢写下了《不第后赋菊》,然后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及至年长,和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一样,黄巢也选择了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希望通过科举之路实现自己的梦想,建功立业。遗憾的是黄巢科考失败没有被录取。科举考试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黄巢对李唐王朝益发的不满。

尽管考试不第,但黄巢没有由此而沉沦,反而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到九月重阳来临的时候,菊花盛而百花凋零了。怒放的菊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长安城,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这首诗可以说是黄巢的代表作,也是其当时的心理的最真实的写照。

全诗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渴望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零做对比,暗示了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试想一下,一旦起义成功,改天换地。以黄巢为首的起义军将士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

三:起义失败之后,黄巢的生死不明。黄巢领导的起义军长达十年之久,转战南北,也曾经真如他在《不第后赋菊》里写的那样: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遗憾的是起义军占领长安不久,即被迫转战南北,最终失败。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以后,关于黄巢的结局众说纷纭。

有说黄巢本人战死沙场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据陶毅《五代乱离纪》记载: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其《自题像》诗如下: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若此诗真是黄巢所做,那他应该是没有战死,而是真的削发为僧了。

试想黄巢曾经叱咤风云,而今一朝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这首诗的头两句,既表明了黄巢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说明了他自己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对比强烈,令人感慨。后两句则更加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对于英雄迟暮的那种无可奈何和苍凉悲哀。而最后一句似乎又暗示了自己早已看淡红尘,了无牵挂,颇有前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和心态了。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