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是什么?每一种都是云南民俗风情衣食住行的真实写照

发布者:秋雨舞春风 2023-1-14 10:23

七彩云南,四季如春,云南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产生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或者是生活方式。人们编成了顺口溜,俗称云南十八怪:

咱们分开来逐一讲解一下: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农村市场上,我们经常能看见卖着鸡蛋的小摊上,鸡蛋都是用草穿着一捆一捆地卖,这样卖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

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背具: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一种由乱石组成的"包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坎,别说新鲜鸡蛋,就算是煮熟的鸡蛋也折腾碎了。用草拴的鸡蛋则无一破损,全部完好。便用麦草贴着蛋壳编,以十个为一串。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鸡蛋不破损,是云南人们智慧的体现。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竹林密集,因此竹器较多。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的锅盖有透气的功能,但在形状是很像是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潮湿炎热,利于蚊子生长繁殖,因此个头较大,三只蚊子一盘菜是对蚊子个头大的夸张说法。有去云南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防止蚊虫叮咬的准备。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

当地抽烟用的水烟袋很像是内地的火筒,只不过一个吸一个吹。烟气经水过滤后,可以降低焦油浓度,味道更加清新。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

糌粑(zān ba)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端来喷香的奶茶和糌粑,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

糌粑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混合食物,营养丰富,热量高,既可以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云南香格里拉糌粑是迪庆州的传统小吃之一,用稻米做成的又称为“饵块”。云南产的大稻米,十分香糯,将大米加工成的饵块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这句话说的是当地的民俗,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婚俗习惯。当地少数民族为期盼人丁兴旺,结婚后数日新媳妇便回门,等有了孩子再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谈恋爱,再结婚。这个古老的风俗是为了保证每个家庭都肯定会有一个孩子,这样就能传承香火。

云南第七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气候温和,四级如春,因此当地人四季如一,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云南地区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可以说是“一天有四季”大街上各个人穿着不一,类似于北方的“二八月乱穿衣”。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南地区很多人有吃诸如蚂蚱等昆虫的习惯,害虫也可以成为美味佳肴,下酒菜。其实不只是云南,蚂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我从小没少吃过蚂蚱,尤其小时候,一群小伙伴,草地里能逮很多,然后弄个火堆,烧一下,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呀!喜欢探险,喜欢野外旅游的朋友们,蚂蚱是最好的食物之一,能迅速地给身体补充能量。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叫好看的女孩子都是叫美女或者是小姑娘。但是云南这个地方却十分特别,他们直接叫为老太。实际上,云南所说的姑娘并不是指年轻女孩子的意思,是指的姑姑和娘娘,云南地区口音“姑”“娘”不分,喊姑娘就指姑与娘,把姑姑与小姨统统叫作老太,由此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外来人问这个姑娘是谁,他们说这是我家老太。不同的地区就有不一样的地域文化,所以在当地看到别人叫年轻姑娘老太,可别觉得奇怪哦。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和尚也能谈恋爱?在其他地方可能是天方夜谭的事,然而到了云南,却是最正常的事之一。

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而这些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毕业后”就可以还俗结婚生子。云南是南派佛教,很多边民就受其影响: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寺庙不过是他们暂时的学校,寺庙附近必有大青树,大青树下常有美丽动人的傣家姑娘,很多傣族小和尚就是从这里找到意中人的。

云南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山多路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擅长攀爬,爬山是每日的必修课,爬山技术高超,即使老太爬山也是如履平地。环境造就人,就跟非洲人擅长狩猎,因此擅长跑步是一样的道理。

云南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善长刺绣,鞋后面常“多一块”,刺绣鞋曳。既美观又有挡灰泥的实用性,体现了云南妇女的心思灵巧。

云南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

同样由于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汽车机动性好,也就比火车快。

这个原因需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

早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在云南的昆明,和越南的海防港之间,就曾修建了一条铁路,它就是著名的滇越铁路!滇越铁路,是中国边境第一条国际铁路,但是,投资者却是法国人。这条铁路是“米轨铁路”。什么是米轨铁路呢?铁轨之间的距离在1米,这种铁路相当窄,与现在的标准轨道,也就是普通轨道,差距还是很大的!部分地区,甚至还是“寸轨”。特殊的轨道形式,使得当年滇越铁路上的火车,很难跑得快!据说,那个时候的火车,时速也就在30到40公里左右,明显没有汽车快!

另一方面:云南全境,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地和高原,而且海拔都比较高!山地与山地之间,是深不可测的大峡谷。在这样一种地理条件下,修建铁路,其实是相当艰难的!不仅要开山凿隧道,还要在一个个大峡谷之间搭建大桥,铁路修建,实属不易!更艰难的是,云南的山地,坡度很大、弯道也多,在这样的条件下,修好的铁路,你很难将火车的速度提上来,于是,便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奇观。

典型的例子是昆明至大理,汽车4.5小时可以到了,火车则要6小时!汽车比火车快,也就不足为怪了。

云南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

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甚至于还有少数土著居民保留着不穿鞋子的习惯。

云南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

一方面云南的女人们个个勤劳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另一方面这里的男子爱妻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比比皆是。因此,娃娃由男人来带也就不足为怪。

云南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

当地人喜欢以物易物,耻于商品交易,因此花生蚕豆都一堆一堆卖。

云南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云南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常常有十里不同天之称,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同一座山的两面有时也会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盆。

云南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

云南山区竹林很多,当地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民间视为珍品。

了解了云南十八怪,对云南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地理气候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如春的气候,多民族多样民居民情,大美云南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另外上述的“云南十八怪”不是唯一的版本,还流传着各种版本,而且还有“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之说,每一怪,无不是对云南的秀美山川、温和气候、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的真实写照,这些正是云南民族风情被人津津乐道、五湖四海的游人纷来沓至的原因。

您了解到的“云南十八怪”都是哪些?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下一期介绍民间口口相传的“云南美食十八怪”。

我是凡慕来美食烘焙,分享美食烘焙教程,美食烘焙技巧,分享快乐幸福生活,期待朋友们的关注,评论,点赞分享转发,祝愿朋友们天天开心,好运常伴!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