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老人去世后的奇怪风俗,很多孝子不愿意

作者近影
百 家 米
文/刘 静
记忆很神奇,有些很久前发生的事,尽管细节已并不那么清晰,却在头脑里一直挥之不去。比如,我对农村亲人过世后“讨百家米”一事,就留有比较独特而鲜明的印象。

(网络图片,致谢原创)
农村把白事看得非常重要。亲人仙逝,会有一系列隆重的办丧仪式,表达对亲人逝去的不舍。那些复杂的,极具仪式感的细节,让人们在悼念过程中,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哀婉。我素日很少靠近那些仪式,也不会与老人们谈及,具体的习俗我还真说不上个一二三来。
九十年代初,我生活在澧南镇兴隆村,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一条沟渠,或是一个堰塘,周围便围满了红砖瓦房,当然,也不乏木板房,兴隆村分十一个大队,我家属于十队,也是最靠近城镇的农村,后改为刘市。一个“市”字,似乎将农村生活提了质。在当时,压根就没曾想到。
记得是在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正埋头做着作业。忽然,同学瑜出现在我家门口,手臂上箍着一道黑色袖标。我的脑海,顿时闪过一丝诧异的念头,瑜的亲人不是刚办过后事吗?瑜静静地站在门口,没有说话。这不像是平日话多的瑜,我问他怎么了,瑜还是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说,眼眶里闪着泪花。我和瑜是发小,瑜就住在村头,没事就一起撺掇着瞎晃荡。那时候天空很小,世界很小,小到本村的几个人就是你认识的全部。对于男同学的出现,我误以为他是要邀我去玩弹珠,正准备丢下作业本开跑。这时,瑜妈妈从旁边探出身来:
“静儿,你大人没在屋啊?”
“嗯!”我小时候话语不多,简单答道。
“是这么回事,我们想找你家讨把米,瑜儿吃了有好处。我们就不进门哒,你用缸子舀一小点来,意思一哈,回头你告诉你妈,她晓得滴!”
隔壁左右不是陌生人,我嗯了一声,听话照做,从母亲梳妆台下的柜里舀出了一杯米,走到同学身边。此时我才看清,他肚子那块,系着一个布包袱,他母亲和我母亲一同捡棉花时用的那种,里面已经装有一些米,垂在他膝盖位置。看我疑惑地将米倒进袋子,瑜妈妈说:“我们要讨满一百家,今天瑜就不同你玩哒,明儿个再来坐。”说完便走了,瑜走了一段路,回头望向我,仍旧没有说话,也没像平常那样蹦跳,那神情,是觉得这样子挨家挨户“讨”难以启齿,还是他也不知道这中间的来龙去脉,而感到迷惑?我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走到下一家,然后看着他母子俩,用同样的方式叫人、等待、说明情况、再等待、离开……
父母回来后,我将经过告诉了他们。父亲解释说:“这是讨百家米。”
“讨百家米?”我疑惑不解,像听一个神话。
父亲告诉我:“讨百家米,是一种民俗,流传了很多年。谁的家中,有老人去世,会根据一种约定俗成的’五七’算法,推算要不要讨百家米,有灾劫的,影响后人运程的,就要讨百家米。”
我听得一愣一愣,“五七?”我问父亲:“五七是什么?”
“那说来话就长了。”父亲点了一支烟,不紧不慢地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在农村,人去世后要’做七’,就是每7天举行一次仪式,共有七次计四十九天,其中头七、五七为我们众所周知,也是格外重视的。如果有一个以上的‘七’与农历上的日期’七’撞上,视为’犯七’,没有’犯七’者,要到’复山’前到村里其他人家讨米,讨足一百户,在‘复山’时候煮来招待参加祭祀的人吃。‘复山’就是安葬后第三天,逝者家人需要上坟添土,这时需准备一些食物进行供奉,还要烧纸焚香……”
“难怪瑜妈妈让瑜讨百家米。”我好像有些懂了,又好像不完全懂。
“是啊,还有穿百家衣呢,这样的孩子易养活。”母亲补充道。
“百家米是我们农村的说法,附近城镇也都有这样的习俗。以前老人在小孩满周岁时,会抱着小孩到各家各户收集百家米,然后将米带回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期盼着小孩可以被数百个家庭庇护。体弱多病的孩子吃了百家食,能增强抵抗力,借着百家的福气和力量,驱走可恶的病魔,长命百岁。”
父亲喜欢讲故事,爱热闹,乡里相邻的红白喜事都爱帮忙,各类风俗也颇为熟悉,讲起故事来也头头是道。如果有个儿子,他肯定也会带着他到处坐茶馆嗑瓜子,听南北故事。
我也曾听姑妈说过,有小孩的家里,大人到各村去化米,满一百家为止,每家给的米数量不限。我的儿子出生后,姑妈建议我也让儿子吃百家饭,当然,这时的百家饭已无需讨要,大意是指小孩子在本村的一条街玩耍时,遇上邻居饭点被邀请吃饭,就可欣然吃,遇饭吃饭、遇菜吃菜,不必推辞,这叫随意式散养,农村说法叫“泼皮”。姑妈还想着帮我收集一些“百家衣”给儿子,说是保佑平安。
父亲讲到这些,就会喋喋不休。时间一晃又过了多年,让我没想到的是,“讨百家米”这个农村长辈都知道的仪式,我就只见过这一回,仅此而已。比起从没见过的,我也算是“开了眼界”。
其实,百家米也好,百家衣也罢,都是农村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民以食为天”,这看似寻常的米,蕴含着种种滋味。而品尝百家米所煮的米饭,也许更多的是在咀嚼人世间的悲与欢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及今,一直未变。
编辑:玫君
上一篇:大年初三,这些习俗你要知道!
下一篇:说说你们那里有哪些奇怪的习俗?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
相关文章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