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16个习俗,迎春纳福!

发布者:云淡风轻 2023-2-21 02:09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龙作为吉祥之物,民间认为龙是风和雨的主宰。所以民间在二月二这一天祭拜龙,认为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而且农历二月二也是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的时间节点。自古以来,人们在二月二这一天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等活动,目的是求得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自然有很多民间习俗,比如: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等等各个地方的习俗。而且人们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也衍生了很多与龙有关的食物,比如面条称为龙须,饺子称为龙耳,煎饼称为龙鳞饼等,一切美好的寓意都跟龙有关系。

习俗1、祭社神

据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土地公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土地神作为民间敬奉较为普遍的一位神灵,千百年来,一直被百姓祭拜。土地公公在民间也被称为福德正神。二月初二人们会前往土地庙祭拜土地公,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习俗2:吃龙食

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吃春饼,美其名曰“吃龙鳞”,面条称为龙须,馄饨称为龙眼,饺子称为龙耳,葱饼称为“撕龙皮”。还有吃“龙舌”、“龙皮”、“龙子”、“龙蛋”等等食物,这些称呼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习俗3、采龙气

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卯月的第一个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习俗4、剃龙头

因为民间传说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所以人们在二月初二会有理发的习俗,给儿童理发则寓意是剃“喜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习俗5、起龙船

因为龙代表着风和雨,所以人们祈福龙,也是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民间在这一天祭拜龙,也是为了请龙出水,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习俗6、舞龙

舞龙也是源于对于龙的崇拜,二月二“龙抬头”的舞龙,有很多动作和姿势,也是通过舞龙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习俗7、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倘春雨充沛,预示着一年的大丰收。

习俗8、开笔写字

据说二月初二是文昌神的(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人们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会为孩子点朱砂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静,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

习俗9、引田龙

每当春龙节到来,中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

习俗10、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习俗11、敲龙头

以前农村建房,都是用木梁作为房子的骨架,人们认为龙会伏在木梁上,所以人们在二月二这一天敲击木梁,把龙唤醒,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寓意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习俗12、围粮囤

这一习俗跟正月二十和正月二十五的小填仓节,大填仓节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用草木灰在自家院子里或者门口的空地上花圈,撒一些粮食,寓意当年的大丰收。

习俗13、熏虫

二月二的时候,春天已经来了,很多潜伏在冬日里的害虫也开始复活了,人们会采用一些方式,将害虫驱赶出去或者杀死,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习俗14、吃猪头肉

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传统节日,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因为猪头肉是祭神的贡品,所以人们认为吃了猪头肉就会得到神灵保佑,从此事事顺利。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习俗15、祭社神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既有类似龙抬 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习俗16、使耕牛

二月二一般处于雨水和惊蛰的节气之间,所以这个时候大地回春,人们都开始了新一年的农耕工作,一般是采用打春牛的方式,寓意新的一年粮食大丰收。

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记载,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一系列的民间习俗,也都意味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