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妻待客又共妻,吃生肉不生火,因纽特人的奇特风俗是如何形成?

发布者:求真痴者 2023-3-20 10:20

因纽特人用羽毛抓海豹

爱斯基摩人太牛了,他竟然能用一团白色的羽毛捕猎到一只巨大的海豹。那么他是如何用这团羽毛来捕猎到海豹的呢?

点个关注,我们接着往下看,他首先找到了一根又细又长的鸟的羽毛,然后将特制的抓钩用口水进行打湿。

这样羽毛就可以轻松地粘在他的这个抓钩上面了,然后这个爱斯基摩人小心翼翼地将做好的成品,放在了提前打好的雪洞上面。

大家都知道海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这里来换气,那么它呼出的气体就会让羽毛出现轻微的晃动,爱斯基摩人基本就是利用海豹的这一特点来抓海豹的。

为了防止干扰,还要在这个洞旁边放一个挡风板,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失误。

在北极寒冷的天气之下,海豹那可是不可多得的好猎物。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原始的狩猎方法,它不仅简单,而且还非常的有效。等到万事俱备,这个爱斯基摩人就紧紧地盯着洞口,等待着那只倒霉海豹的到来。

但是,这时候他并不能闲着。他拿出了一根海豹的皮绳,然后将它牢牢绑在了一个不足十厘米的矛头上面,然后将一根细长的铁棍穿入锋利的矛头,当矛头刺入海豹体内的时候,海豹就会开始疯狂地挣扎逃窜,而铁棍和矛头将会很快分离。

爱斯基摩人只要牢牢地抓住海豹绳不松手,等到海豹的力气耗尽,就可以把海豹轻松地捕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北极圈寒冷的天气不得不让这个爱斯基摩人把两个手放进他的袖口当中,寒风呼呼地吹着,即使是他的头发已经结冰,他也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洞口。

为了能让他舒服一点,静心地观察,这个爱斯基摩人将两只阿拉斯加的雪橇犬赶到了一旁,防止这些雪橇犬打扰到自己。

现在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完成了,真的是所谓万事俱备,只欠海豹上钩。

突然,这个爱斯基摩人发现羽毛出现了轻微的晃动,看来海豹已经到这里来换气了,所以突然到来的惊喜让这个爱斯基摩人感觉精神振奋,他拿起手中的长矛,像闪电一样朝着洞口就是狠狠的一刺,结果这一下子结结实实的就刺中了海豹。

身受重伤的海豹想要逃窜,但此时像鱼钩一样的钩子已经深深地刺进了它的体内,无论如何它都是逃脱不掉的,除非是它能咬断这条海豹皮绳。显然,这个爱斯基摩猎人很聪明,他将皮绳牢牢地踩在脚下,开始将周围的雪洞扩大,然后他就一拉一提,准备耗尽这只海豹的力量。

先让这只海豹自己挣扎一会儿,等到这只海豹筋疲力尽的时候,老猎人只需轻轻一拉,就可以把海豹给拉上岸。在经过大约两个多小时的等待和努力的拉扯之后,这只海豹终于失去了力气,老猎人猛地往上一拉,这只海豹就被它轻松地捕获了。

此时,老猎人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所有的辛苦和等待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然后族里的其他成员也纷纷的赶来,一起来分享这来之不易的食物。

老猎人将海豹拉到一处空旷的雪地,开始给族群里的成员分割海豹肉。他们围成一圈坐着,准备开始享受他们的美食。

因纽特人独特的饮食体系

据说,传统的爱斯基摩人终生不开火做饭,永远都奉行着远古先祖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爱斯基摩人和北美的地头蛇印第安人一样,他们的祖先都是来自亚洲的。

这点从他们的容貌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极地的生存大师摆脱城市的喧嚣,远离战争的纷扰,在银装素裹、天地一片洁白的地球尽头,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饮食体系。

而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几种独特的菜式,相信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1.第一种是血冰淇淋。

他的做法是把海豹的脂肪,驯鹿的脂肪,北极熊的脂肪,还有鲸鱼的脂肪,或者是有什么脂肪,全部都充分的搅拌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肉,如果还嫌口味比较清淡。

就可以加入各种动物的骨髓,最后就要加入这道食材的灵魂就是北极地区非常稀有的各种野生浆果,正是这种浆果的颜色赋予了冰淇淋血红的颜色。

这道菜在爱斯基摩人的食谱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一般只在各种典礼中使用,比如婚礼、葬礼、成人礼的时候才会做这道食物。

2.第二种奇怪的食物,叫做肉饼干。

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鹿肉或者是其他动物的肉彻底地晾晒干燥,然后用木锤反复地敲打肉块,最终将这些肉全部都捣成粉末,然后再加入各种脂肪与肉末进行混合,再加上一些本地地区特有的浆果或者是谷物。

最后把它们放在北极零下40度的室外,冷冻成型之后就可以食用了。这玩意大概就相当于英纽特版的士力架,据说每克含有惊人的3500卡的热量,外出打猎或者是迁徙远行的时候,它就是随身的干粮。

3.还有一种叫木柯图克的东西,也是英纽特人的传统食物之一。

它的原材料必须是一块弓头鲸或者是白鲸,或者是独角鲸的皮,然后上面必须要有脂肪块,吃的时候直接就开始生吃,据说这样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和D。

还有就是因纽特人经常会吃一些发酵的东西,比方说是发酵的鲑鱼。每当鲑鱼盛产的季节,因为鲑鱼实在太多了,他们就先将鲑鱼进行处理,带走营养最为丰富的鱼籽和鱼腹。

剩下的部分,爱斯基摩人会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石窖进行储藏,等到荒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吃这些发酵变臭的鲑鱼了。

4.还有一种和发酵变臭的鲑鱼差不多的就是腌海雀。

制作腌海雀首先要捕获一只海豹,把它的内脏掏空,只留下一个皮,然后就是抓一些海雀。食材准备齐全之后,先把海豹开膛破肚,把它的五脏肝花全部都掏出来之后,把海雀在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就塞进海豹的肚子。

据说一只海豹能够塞500多只的海雀,然后就用石头压住海豹皮,排出空气,最后用线封口,然后把它们储存起来腌制,等到腌制上个两三年,然后他们就可以吃了。

吃法也十分的奇特,直接对准海雀的后门,大口猛吸提神醒脑。

5.怪味海象脂肪

如果你觉得腌海雀已经是人类能承受的上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爱斯基摩人还有一种奇怪的癖好,就是他们会把一大块脂肪放在自己的腋下,无论是远航出海还是迁徙远行,虽然大汗淋漓,腋下奇痒难耐,但是绝对不会把这个脂肪给取出来。

等到时间半个月时机成熟之后,他们就呼朋唤友,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在冰冻的雪屋之内,大家一起把这汗津津的脂肪掏出来,然后用小刀彼此交换着来吃。

除过饮食之外,最让人惊掉下巴的就是爱斯基摩人一妻多夫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家庭关系的存在?难道都是因为食物紧缺的原因吗?

因纽特人生活在极寒的北极,是一个神奇的种族,总共不到20万的人口,却分成了很多个部落,分布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等多个地区。

其实,许多网友把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但是他们却非常不喜欢人们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因为这种叫法是来自他们的敌人——印第安人的语言。意思就是:爱吃生肉的人,而因纽特人就是他们的自称,意思就是人类的意思。

在几千年以前,人类的最后一支迁徙的大军从亚洲出发,跨过白令海峡,向美洲进行出发。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残忍的杀戮。所以因犹特人那是且战且退,最终退到了北极圈之中,这时候已经是寒冬了。

印第安人以为因犹特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北极圈的寒冷给冻死,于是便停止了追杀。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因纽特人在北极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所以,因纽特人的祖先其实是亚洲人,这点从他们的相貌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极地生存的大师们摆脱城市的喧嚣,远离战争的纷扰,在银装素裹、天地一片洁白的地球尽头,发展出了奇特的风俗习惯。

其中之一就是以妻待客,改善基因。还有就是多人共妻。

由于生理的差异,导致爱斯基摩人男女分工不同。因纽特的女人们需要抚育孩子、制作食物、整理衣物等繁杂的家庭琐事,而因纽特的男人则担负着寻找食物、搭建避风场所,保护自己的家庭甚至是整个族群的安全的重任,这就需要他们有更多的体力劳动,付出多于女人数倍的辛苦劳动,才可以在北极残酷的大自然当中活下来。

北极圈大多数时间都被冰雪所覆盖,这导致他们获取食物非常的困难。爱斯基摩男人的捕猎技巧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能力强的男人才可以养活自己的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而捕猎能力较差的男人。

生存能力那就会大大的打了折扣。基于这个原因,就催生了爱斯基摩人的一种畸形的家庭关系,那就是一妻多夫制。这是很无奈的选择,也是为了生存唯一的选择。

在这些实行共妻的因纽特族群当中,绝大多数的是以兄弟几个共同娶一个女性来组建成共同的家庭,也有部分是无血缘关系的,却有着共同追求的男性或娶同一个女性。

这就导致了一妻多夫的家庭组成的模式,最明显的就是家庭成员的增加,尤其是增加了一个或者是多个青壮劳力,可以更多的进行狩猎活动,还可以把一个留在家里面,照顾家庭,帮助女人来分担一些家务。或者是他们合作外出狩猎,保证家庭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还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就是因纽特人经常在雪屋里面生火做饭,那么他们生的火为什么不会把雪屋给融化掉呢?

因纽特人的雪屋之所以会保暖,就是因为他们清楚冰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雪屋内部产生的热量几乎是不会被传到室外的,当地人在建造雪屋的时候,一般会把门建造得非常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热量不会被流失,他们会用一些兽皮来封住洞口,禁止冷空气进入。

为了让雪屋里面的温度增加,他们会在里面生火做饭,所以即便是外面的温度达到了零下50度,但在雪屋里面只需要穿一件毛衣就不会感觉到寒冷。

很多网友会有疑问,那么住在这样的雪屋当中,生火做饭时,周围的雪不会融化吗?其实,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据了解,因为北极地区的温度极低,雪屋内产生的热量并不足以将雪屋全部融化,雪屋的融化速度根本比不上它的结冰速度。

表面刚刚融化就会形成一层冰霜。爱斯基摩人所建造的房屋是比较牢固的圆顶拱形的设计方式。从力学的角度来理解,这是非常坚固的一种结构,一般是不会轻易坍塌的。

爱斯基摩人并不是整年整月都住在这样的雪屋当中的。他们在夏天的时候就会住进用树皮打造的帐篷里面,只有到了冬天才会住进雪屋里。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住在石头屋里面或者是用泥土块搭建的屋子里面的。

综上所述,爱斯基摩人可能算是地球上最特别的一种人类了,但是咱们以猎奇的心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小看他们。因为说白了,饮食与生活都是在生存环境相适应后的客观的选择。行百里况且风俗不同,何况是处在天涯海角的爱斯基摩人呢?

你看那些荒野独居的大神,给他们放在资源丰富的野外,还三天五天就要打电话回家,可人家爱斯基摩人一辈子都扎根在最恶劣的环境之中,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他们的生存能力,他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就值得人们的尊重。

另外在这个极地生活的种族,虽然常年以生肉、脂肪为主要食物,但据说他们的身体却非常的健康和强壮。

他们从来不会受心脑血管的折磨,也不会轻易的感冒,虽然他们住在冰屋里面。

他们个个骨骼奇特,即便是80岁老人爬一个20几层的楼,也是面不改色气不短的。但是当我着手做这个视频,并收集了一些资料之后,才发现这又是一场熟悉的资本故事。

关于爱斯基摩人身体非常健康的研究,最早是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后来,探索杂志又出了一篇叫做爱斯基摩人悖论的文章,将爱斯基摩人的神话推向了高潮。

但当地一些科研团队真正深入调查这个族群之后发现,爱斯基摩人的健康状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西方相似,甚至是更高。

之后,柳叶刀更是刊登了一篇论文,说在调查了众多的古老的英纽特人的干尸之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且由于经常食用海豹、鲸鱼,而且还住在雪屋里面。而且他们吃的都是高热量的,高食物链的动物,所以因爱斯基摩人体内的汞含量非常的高。

1960年在针对爱斯基摩人骨密度的一项调查中也显示,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他们的骨密度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他们的人均寿命在19世纪也只有43.5岁。

所以,最终将爱斯基摩人送上神坛的,可能只是背后数十亿美元的鱼油保健品的生意。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许多爱斯基摩人也抛弃了他们的一些奇怪的风俗习惯。

但是,不经他人苦,莫听他人劝,他们形成这样的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的自我意识很强,若不是生存条件恶劣,大概也没有人愿意吃发酵的食物,或者是组成共妻的家庭。

总结一句话,就是环境造就社会,历史推进文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已。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点个赞,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