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拜冬、补冬……立冬习俗知多少?

发布者:方天话戟 2023-4-5 10:02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入冬”,秋天的萧萧红叶还未落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就带着清冷的寒风翩翩而至。这一天过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温差也变得更大,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立冬当作是冬季的开始。

迎冬:拜祖先、备冬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即是说,此时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蛰伏起来准备冬眠。

清代石涛《雪景山水图》局部

在古代,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回来之后,皇帝还会赏赐群臣冬衣,并抚恤孤寡,以安社稷。

在民间,百姓也习惯在此时备好冬衣,以防御接下来的冬寒。此外,还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上苍保佑来年的丰收。据《清嘉录》记载,到了清代,立冬之日,士大夫在家拜贺长辈尊者,还互相出去拜谒。男女老少都要更换新衣,相互作揖行礼,谓之“拜冬”。

写冬:邂逅初冬的诗意

立冬不仅拉开了冬天的序幕,也勾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感慨和诗情。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之“十一月 围炉博古”局部

“诗仙”李白对天气的变化可谓十分敏感,他的“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分享了自己的冬日生活场景,流露出舒适惬意和慵懒自得;而陆游的“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则是表达了虽然生活困苦,却能欣然接受的豁达心情。

寒冷的天气,往往还容易引发诗人的愁绪。范成大的“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通过描写立冬夜景,来感怀自己年岁已高;王稚登的“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感。

立冬的独特美景,也是诗人争相描写的主题。陆文圭的“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描绘了秋末冬初的黄花落叶之美;仇远的“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道出了一幅南国立冬的优美画面,给人与众不同之感。

补冬:吃饺子、酿黄酒

民间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秋收冬藏完毕,迎来了冬闲。因此,要在立冬这天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的同时抵御寒意,称为“补冬”。

11月6日,在连云港核电钟声国际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包饺子。 当日,江苏连云港核电钟声国际幼儿园开展包饺子迎立冬主题活动。 新华社发(王春 摄)

有俗语说,“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人们习惯在立冬这天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因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在南方,人们在立冬爱吃鸡鸭鱼肉。在潮汕地区,还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时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在绍兴,立冬酿黄酒是传统习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立冬过后,“西风渐作北风呼”,日照逐渐缩短,气温继续下降,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小阳春”天气,但冷空气活动已经开始频繁,所以要注意随时添加衣服,防寒保暖。除了适时进补外,还需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安然过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家都在看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探寻民间习俗文化的真谛》 在岁月的长河中,民间习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承载着世代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那么,究竟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呢?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 ... 奇风异俗02-05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春节一到,整个中国就像被施了魔法,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时候,各地的春节风俗就像开盲盒,一个比一个有趣,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好玩了吧!” 先聊聊贴春联这事儿。别以为就是把大红纸往门上一糊,在我 ... 奇风异俗01-29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与禁忌。这些风俗禁忌,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 ... 奇风异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