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一个正在消失的中国节,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和传统美食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赐好运、祈求平安;同时也是庆祝丰收、祭祀天地的日子。它既是“天贶节”、“姑姑节”这天要请姑姑,祈求平安顺遂;也是“晒经节”、“晒衣节”等。僧人会晒经书。普通百姓会把冬衣棉被拿出来晾晒,晒除霉运、防止生虫。在六月六这天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和传统,都要吃哪些美食呢?
炒面
在河南“六月六,吃炒面”,炒面并不是炒面条。炒面也叫油面茶,是河南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就是将面粉和各种果仁一起炒,既能当早餐,又能当零食。炒面的起源是岳飞收复蔡州(今汝南)之后,老百姓为了感谢岳飞和士兵,就把新小麦碾碎炒熟后给士兵当食物。
1.准备食材:
普通面粉500克、适量的黑白芝麻、核桃仁和油炸花生米,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加各种坚果。核桃仁放入石臼中捣成碎粒后倒在案板上,把花生米也倒进去捣碎,然后把黑白芝麻和花生、核桃倒在一起轧碎,让几种果仁充分融合在一起。
2.开始炒制:
把锅烧热,直接倒入面粉,小火快速翻炒,把面粉中的水气炒干,面粉炒香 ,看着微微变黄的时候盛出来备用。
在锅底和四周均匀刷上植物油,倒入准备好的果仁粉翻炒几下,让果仁粘上油脂,再倒入炒好的面粉,保持小火继续翻炒让果仁和面粉均匀融合,大约翻炒2分钟可以闻到果仁的香味以后关火,继续翻炒一会儿给油茶降温以免产生结块儿的现象。
油茶晾凉以后盛放在保鲜盒中,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吃的时候喜欢甜口的加点白糖;喜欢咸口的加点食盐,冲入沸水后香味扑鼻。
肉包子
在山东“六月六看谷秀,掰开包子一包肉”,在这天人们会把新麦拿去打成面粉,用新面粉和面做成肉包子。碗大的包子,拳头大的肉馅,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豪爽。
1.开始和面:
400克面粉中加入酵母4克,用35度左右的温水化开搅拌均匀,温水少量多次的加入面粉中,搅拌至盆中没有干面粉,揉成稍硬一些的光滑面团,然后密封发酵2个小时。
2.准备馅料:
大葱一把切成葱花;一块生姜和一根大葱白切成小块,加入清水放到打汁机中打成葱姜泥备用;2斤五花肉去皮剁成肉馅放在盆中,加入一个鸡蛋、、食盐3克、胡椒粉1克、花椒粉1克、生抽10克、老抽2克、芝麻香油5克,加入三分之一的葱姜泥抓拌均匀,葱姜泥要分三次放入肉馅中,每次放三分之一,搅打出馅料的胶质,再加入葱花拌匀即可。
3.制作包子:
案板上撒底面粉,取出面团反复揉搓排净空气,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面剂多揉一会,揉成圆面团后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面皮,在面皮上放入调好的肉馅,边转动面片,边捏合边缘,捏的时候右手拇指保持不动,这样捏出的褶皱均匀,放在案板上整理一下,使包子更圆润,这样包子的生坯就做好了,用纱布盖住,防止面坯干裂。
4.开始蒸制:
起锅装水,凉水放入包子发酵15到20分钟左右,然后开大火把水烧开,再转中火蒸15分钟,最后关火停3分钟后再开盖出锅,防止开盖后包子塌陷,包子皮薄宣软,馅料成团,还有很多汁水,皮薄大馅。
吃水饺
六月六这天大家还会吃饺子用来防止三伏度不过苦夏,虽然北方人过节就吃饺子,但六月六吃饺子的习俗却是扬州等南方地区的习俗。
1.准备馅料:
水饺好不好吃全在馅料,水饺要想好吃要加两种水:一种是料水;另一种是葱姜水。
料水:锅里烧水,放进去几个八角、一小把花椒,开小火熬个3-4分钟,就可以关火倒出来放凉备用。
葱姜水:大葱白和生姜拍撒切碎,然后加进晾凉的料水里抓揉出葱姜的汁水,然后再浸泡个几分钟备用。
肉馅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加入盐、鸡粉、胡椒粉、十三香调味,磕进去一个鸡蛋,淋入生抽、老抽提鲜上色,先把调料拌匀后再分次打入葱姜料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全部吸收,来回淋个三四次让肉馅充分地喝饱水,然后把香菇碎倒进去拌匀即可。
2.开始和面:
和面的时候撒点盐,饺子皮的面稍微硬点吃着筋道,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饺子皮、用虎口捏成元宝形状的饺子。
3.开始煮水饺:
起锅烧水,开水下入饺子,中途点两三次水,煮到全部飘起来就熟了,喜欢汤水饺的碗中加点盐、鸡粉、胡椒粉、生抽、小葱、香菜、醋,用饺子汤冲出一个酸汤即可。
吃馄饨
江南讲究“六月六,裹碗馄饨落一落”,也就是要吃用新麦做的馄饨。馄饨似元宝吃了财源广进,另外古代三伏天热难过苦夏,所以就会让孩子在这天吃馄饨就是祈求孩子不中暑,水性好,下水消暑无意外,平平安安的度过夏天。
尝新节
在湖南、广西地区的六月六,也被称为是“尝新节”。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六月没饭呷,天天盼尝新”。以前新米还没下来,旧米不够吃。只有在六月六这天大家会煮一锅米饭,做上好菜,然后焚香祭拜天地和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第一美食编辑:曹曹)
上一篇:陕北民俗「六大怪」
下一篇:春节的习俗,你都知道吗?
大家都在看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在广西农村,有6种奇特的习俗,是很多的外省人无法理解的,一起来看看是哪6种,你的家乡有一样的吗?第一,捡骨葬,也称二次葬人过世后,有的地方是实行火葬,然后用骨灰来安葬在墓地,有的地方还是实行土葬,在山上 ... 奇风异俗11-20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过去农村的一种出行禁忌,也是一句老话,意思是说,家人有人出远门,出门之后的当天,忌讳打扫房屋,也就是扫地,三日内不倒脏土。这里得解释一下什么是“脏土”。过去农村,在还没有发 ... 奇风异俗11-14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在民间习俗中,农历七月一直被称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大开,百鬼夜行,一直到了七月三十日,鬼门才会关闭。所以人们会把整个七月称作鬼月。“鬼月”听起来确实有点恐怖, ... 奇风异俗10-29
-
你们老家的哪些风俗很奇怪?网友:舅舅最惨 距离过年没有几天了,外出工作的朋友马上就要回家了。说起来老家,除了思念,或许你还有些尴尬。因为老家的有些风俗确实让在外生活的你难以理解。你们的老家有哪些习俗难以理解呢?先来一起看看网友的评论吧。网友1 ... 奇风异俗10-21
-
老一辈所说的民间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 在农村,老人们会流传下来很多民间习俗和说法,虽然年轻人觉得不科学,但老人们却很相信,并且如果小孩子反驳的话,还会遭到老一辈的批评。那么,这些俗语和习俗到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迷信的呢?一、民间丧葬习俗 ... 奇风异俗10-17
-
农历7月15中元节,民俗“做3事,忌3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纳祥 编者按: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和除夕、清明、重阳节均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诸多民俗活动被赋予了“鬼魅”和“迷信”的色彩,但背后体现的是“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仍然是敬祖尽孝,和迷信活动不能一 ... 奇风异俗10-14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转眼间,明天便是白露了,已经进入了秋季第三个季节,北方的气温已经变得非常凉爽,早晨和晚上寒气有所增长。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就是候鸟飞往南方过冬,百鸟开始储 ... 奇风异俗10-14
-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大家一起来补充 节日顺序不分先后。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穿着新衣,鞭炮声声中辞旧迎新,亲人团聚一堂共享年夜饭,舞龙舞狮,贴春联,拜年祝福,孩子们欢笑着领取压岁钱,传递 ... 奇风异俗10-02
-
机智]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这些看似古老的禁忌,真的有那么神秘吗?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秋天的雨不能淋,难道真会伤身?每月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归家,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道理?甚至在大节日时,为什么不能说不 ... 奇风异俗09-27
-
不能在娘家做的3件事,农村这些奇葩习俗,你们村有没有? 在广袤的田野间,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习俗,它们如同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一代又一代人紧紧相连。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习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那 ... 奇风异俗09-27
相关文章
- 明日白露,民间习俗讲究,“一吃,二喝,三忌”,精神饱满过秋
- 他们是皇室后裔,留下怪异习俗,婚事办得像丧事,真相却令人感动
-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大家一起来补充
- 狠狠记住,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1
- 关东三大怪:东北风情中的独特习俗
- 机智]老祖宗说: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 不能在娘家做的3件事,农村这些奇葩习俗,你们村有没有?
- 老祖宗说 :要遵守的民间风俗禁忌
- 探秘:25 条民间风俗禁忌
- 小年到,除了敬灶王爷,这些民间习俗要知道,祖辈的传统别忘了
- 奇特风俗岛国,当地男女不爱穿裤子,还借我国的钱不愿归还
- 历史上存在过的神秘民族,他们有奇怪的习俗,为何又消失不见了
- 陕西印象 那些老陕们见怪不怪的“怪习俗”
- 各地过年都有哪些奇葩的风俗,共浴是傈僳族的习俗
- 农村送礼陷入了“怪循环”,给别人送了,而自己不办,只能认赔。
- 专题中秋只有月饼?NO!习俗中的“四大怪”你知道吗?
- 民风习俗顺口溜《天津十八怪》你听过没有?
- (原创)揭秘:五件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怪习
- 介绍几个你不知道的民间习俗
- 盘点中国十大奇葩民间风俗,尤其第二个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