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7)科技篇

文博时空 作者 颜歆窈等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精工绝艺,融通中外。数千年来,中国工匠创造出了一系列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在柔美的灯光下,这些精美文物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埋藏地下 2000 多年的铜车马,至今还能够灵活行驶;在古老的越王勾践剑面前,二十余层纸张竟一划可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每平方厘米里居然容纳了 220 根经线和 48 根纬线……这些成果的实现方式,却至今无人知晓。即使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许多工艺仍然无法被解释和复制。
这些未解之谜存在于青铜器、玉器、织物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工匠的非凡智慧。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索这些技术奇迹,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领略中国古代的神秘工艺文明。同时,我们也将思考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获得技术传承和创新的新启示。
01
后母戊铜鼎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内范与外范之间浇注铜液时,所需的铜液至少一吨,而在当时,这么多的铜液是如何一次性浇铸成功的,目前还没有结论。
02
齐王墓青铜方镜

汉 淄博市博物馆
齐王墓青铜方镜长 1 米多,重达 113 斤,而厚度却只有 1 厘米多一点,这个厚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中国出土的圆形铜镜较多,但方形铜镜非常少见,与常见的圆形铜镜相比属于异形,其铸造工艺难度更大,更需要依赖工匠丰富的铸造经验。
03
铜奔马

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通过现代科学仪器进行金属探伤分析、观察表面铸造痕迹和马蹄底内残存的铁芯,再结合金属成分检测结果,确认铜奔马是用青铜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焊接而成,且工匠在马的右后腿内夹铸了卯榫状铁芯骨,可以增强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
此外,制作者在腿根、踝关节、蹄足等受力部位也专门做了榫卯状特殊处理,使铜奔马得到了最佳强度和支撑效果,令这匹铜奔马一足掠踏飞燕之上历经 2000 年伫立不倒。不过,铜奔马的制作工艺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04
铜车马


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铜车马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材质铸造的车马出土文物,总重量超过 1200 千克。虽然铜车马在秦陵地下埋了 2200 多年,但至今各种链条灵活可用,车门窗户开闭自如,牵动辕衡,带动轮轴转动,还能够载舆行驶。
秦铜车马的众多构件大多是铸造成型。在铸造方法上,根据构件的大小、薄厚以及不同的形状,采用了不同的铸造方法。大而薄的构件如拱形的车篷盖,采用了铸锻结合的工艺。一些大型厚壁或长杆型铸件,都采用空心铸造,这样既减轻重量节省了大量金属,又避免铸件疏松产生裂纹,还改善了材质性能。
秦陵铜车马的组装分为不可卸连接和可连接两大类,前者可分为铸接法、焊接法、嵌法、铸补法、红套法、精接法;后者可分为子母扣接法、组环扣接法、转轴连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秦陵二号铜车马安车为例,其总重达 1241 千克,由 3462 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 3462 个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除青铜件外还有 737 个金质铸件和 983 个银质铸件。这些铸件中的大铸件,如篷盖和车框架,面积均在 2 平方米以上;而最小的铸件,有的只有 0.3 平方厘米。铜马脖子下穗状璎珞是由一根根直径只有 0.05 厘米的铜丝制作而成。铜车马制作工艺要求之高,即便在今天也很难实现,足见秦代治铸生产技艺十分高超。
05
商铜立人像

商 三星堆博物馆
铜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也有学者认为是四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铜立人像制作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分铸法是指青铜器物的器体与其附件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物整体经过两次以上铸造,通过分铸法,可以减少制范块数,降低浇筑时范块错位的概率。
因为时间原因,铜立人像的具体铸造过程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它可以称作独一无二,同期的西方文化还没有出现形体这么高大、制作这么精美的青铜人像。
06
春秋越王勾践剑

春秋 湖北省博物馆
勾践剑剑身以黑色菱形几何暗格花纹为主,剑格还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构成了特殊的装饰,由于表面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因此在千年之后依然艳丽非凡。剑与剑鞘完全融合,没有一丝缝隙。剑首内壁有 11 道间隔 0.2 毫米的同心圆,纹理非常细致,现在的工艺都很难轻松完成。最为奇特的是剑体毫无锈蚀,并且非常锋利,考古队员对其进行测试,二十余层纸张竟可一划而破。
在春秋时期,剑是重要的兵器之一,对剑的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剑的不同部位所使用的铜、锡比例也不同。剑脊要求有柔韧度,能弯曲,因此锡含量较低;而剑身处要求锋利、对敌时有力度,因此锡含量较高。专家推断越王勾践剑采用的是复合金属熔铸法,剑脊和剑刃是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青铜以榫式铸接法铸造而成。
07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宋 辽宁省博物馆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此作作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 年),是宋徽宗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兴致高昂之际挥毫写下的作品,所用的纸张乃是宫廷特制的,长达 10 米以上。这样长的纸卷,在宋代的造纸条件下是怎样被造出来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宋代以前,长卷之类的长幅巨纸,一般是将一张张小幅纸用由楮树汁、面粉和白芨末制成的浆糊粘连起来的。到了宋代,却能直接制造长达 3 丈至 5 丈(1 丈约 3.3 米)的巨幅纸。北宋官员、词人苏易简提到:“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帘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周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自尾,匀薄如一。”抄造这样大的纸张,需要有相应的巨型纸帘、抄纸槽和烘干设备,还要数十人统一指挥,协同动作,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其场面也颇为壮观。
有人推测,制成这张长达十米的纸张,得让数艘大船横于江上,然后再浇上纸浆,使其涤荡均匀再自然干燥。另外,此作乃是以纯金描有龙纹所制,极为华贵,据说当时这种宣纸存世仅此一张,耗费人力物力极多,单是这种宣纸放在现在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08
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博物馆
综合运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等技法,其中线刻工艺出神入化,在 1 毫米的距离内可以刻画 5~6 根线条,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工艺。
玉琮四面竖槽内上下布列神人兽面图案,单个图案宽度不足 4 厘米,高仅 3 厘米,细如毫发,肉眼极难辨识,堪称微雕。神徽采用减地浅浮雕和阴线刻划相结合的技法,浮雕部位的减地和打洼是基于原先直槽弧凸面的减地,浅浮雕的不同层次和凹洼的光的反射,使得神像在被观看时具有特殊的效果,良渚文化玉器的浅浮雕开创了同类艺术形式的先河。
兽面的眼睛采用了管钻技术,选用不同直径的竹筒,配合解玉砂,采取钻而不透的方式,在玉器表面钻刻出印痕,形成正圆状嵌套结构的眼圈。神人兽面纹的线条采用了阴线刻工艺,最细密处可在1毫米的间距内刻下 5、6 道纹路。根据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出土的燧石岩雕刻工具可以推知,这种黑色燧石便是良渚人阴线刻的主要工具。在没有金属和高精度仪器的条件下完成如此微细的雕刻,足见良渚先民制玉水平之高。
09
大玉戈



商 湖北省博物馆
大玉戈长 94 厘米,厚度仅 0.5 厘米,整件器物用玉石片仿铜戈式样精心琢磨而成,表面平整光滑,器型体薄而扁,制作十分精致。
当时商人在没有动力机械的情况下,将一块大玉石加工制作成这样长而薄的玉戈,显示了商人在开料、切割、琢磨,以及钻孔、抛光等方面的高超工艺。
10
东汉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

汉 定州市博物馆
使用新疆和田玉雕制,由扁平且镂雕各式纹图的两个支架和两块屏板卯合而成。中央两屏片有榫可插入两侧支架的孔内,上层玉屏片正中透雕神话“东王公”的形象,盘膝高坐。左右两边透雕一个跪着的一女子,周围透雕凤、鸟、麒麟、鸭、兽等形象。下层玉片正中透雕一妇人形象应是“西王母”,头部两侧日月相照,似乎象征着西王母与日月同存,两侧各跪一妇人,四周透雕龟、蛇、熊等形象。在高 16.9 厘米,长 15.6 厘米,宽 6.5 厘米的玉屏风上雕刻如此丰富的内容,说明了东汉时高超的琢玉工艺。
11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汉 新疆博物馆
“五星”锦是目前所了解的汉代织锦中最为复杂、用色最多、密度最高的,50 厘米的门幅里面就有一万多根经线,也就是说,每个厘米的织物都要接纳两百多根经线。
其技术难点在于织机设计和装造设计。一个人独立操作的多综织机织出经锦,国内外尚无先例。在织造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提花开口的清晰程度;二是综片总数有 86 片,如何解决综片轻薄与其强度之间的矛盾;三是总经线数达一万多根,经线密度大的问题。
12
水晶杯

战国 杭州市博物馆
由一整块天然水晶制成,关于如何取芯目前仍无定论。
杯子是斜壁,上面宽,下面窄,这样的玉器形制也增加了加工的难度。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水晶杯可能使用了和玉器一样的制作方法,用了管钻的方法,也有可能是使用金刚砂磨。但是水晶杯究竟使用了哪种方法,至今也没有定论。
外壁的抛光相对简单,但是水晶杯上宽下窄,手伸不进去,里面的部分几乎打磨不到。工匠是如何把内壁和外壁都打磨得那么光洁平整,也是一个谜题。
更多精彩文章
《哪种植物,中国人喜欢了两千年?| 观展》《石破天惊开新宇:令人惊叹的石峁文明 | 访古》《5000年前“江南胜景”:良渚人的一天 | 新知》《北大陈连山解读:〈山海经〉现代人为什么看不懂?| 对谈》《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1)探宝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扫描开篇海报文博时空二维码。
图片 | 颜歆窈等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大家都在看
-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这些诡异事件至今让科学家集体沉默! 头条网友注意!这些惊悚谜题背后藏着人类认知的边界。今天揭秘的十大未解之谜,每个都能让你怀疑世界的真实性。第7个真相,99%的人绝对想不到!1. 百慕大死亡三角:1945年"19号航班"集体蒸发,残骸至今未现 ... 未解之谜04-21
-
中国的未解之谜,破解任何一个都将震惊世界,你知道几个? 中国拥有着5000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过很多璀璨的文化。各种文化交织,最终引领着中国发展到如今。同时,朝代更迭之间,也存在着很多未解谜题。这些谜题至今都没有找到答案,知晓其真实原因的人更是少之又 ... 未解之谜04-17
-
探秘中国五千年:考古发现的十大未解之谜 #宝藏兴趣创作大赛#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国大地的每一寸泥土都埋藏着震撼世界的秘密。今天,我将带您穿越时空隧道,揭开考古学界最令人着迷的十大未解之谜——这些发现不仅改写了历史教科书,更暗藏着华夏 ... 未解之谜04-06
-
生活缝隙中的未解之谜:7个被当事人反复求证的诡异事件 #你们经历过诡异的事情么#一、深夜酒店的"呼吸"魔咒(2011年·中国横店)某家庭游客在横店某老旧酒店遭遇诡异现象,入住后反复梦见被困漆黑木质空间。当事人描述:"第四次惊醒时,发现所有门窗紧闭但床 ... 未解之谜04-04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未解之谜,真相究竟何时大白天下?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辉煌的文明,也留下了无数令人着迷的谜团。这些谜团如同被时光封印的宝藏,至今无人能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神秘的历史悬案,探寻那些被遗忘的真相。1. 夏禹九鼎:消失 ... 未解之谜03-12
-
世界未解之谜:46亿岁的地球留下5大谜题,至今无人知晓 来源:科技眼话说,生命一开始,也就是在那46亿年前,地球还是个婴儿的时候——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氨基酸,在什么地方被雷电一击,还是被深海热泉烘烤,变成了生命的种子?这其中的奥秘,就像埋藏在厚厚地层里的 ... 未解之谜03-12
-
揭开历史的面纱:中国十大未解之谜的深度探索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和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记忆。然而,也有一些谜团,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未被完全解开,它们宛如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后人去探索、去追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 ... 未解之谜03-12
-
地球隐藏七大未解之谜 第五个让科学家沉默,中国科考揭开冰山一角 2025年,中国“深海勇士号”在南海3000米海沟发现37亿年前古岩石,其成分竟与火星陨石高度相似,引发科学界震动。地球——这颗承载生命的蓝色星球,至今仍藏着诸多颠覆认知的秘密。从地核的“异界结构”到史前超级文 ... 未解之谜03-12
-
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八大未解之谜!来看看你是否能解答? 1. 意识的本质人类为何会产生主观体验?神经科学能观测大脑活动,却无法解释「疼痛感」等主观体验如何产生。麻醉时脑部仍有电活动,但意识却消失——这种意识开关机制仍是谜团。2. 暗物质与暗能量占据宇宙95%的暗物 ... 未解之谜03-12
-
一文如快搜,带你快速了解中国史上十大未解之谜,量大管饱! 展开敦煌藏经洞的残卷,一缕冷香自泛黄麻纸溢出,凝成十道未解悬谜。从骊山地宫的汞海星河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华夏大地以时光为锁、以传说为钥,尘封着无数待解的文明密码。且随一卷泛黄的《拾遗记》,穿越迷雾与真 ... 未解之谜03-11
相关文章
-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探索中国十大未解之谜的奥秘
- 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八大未解之谜!来看看你是否能解答?
- 一文如快搜,带你快速了解中国史上十大未解之谜,量大管饱!
- 中国灵异档案绝密 讲解在中国灵异档案当中三件绝密
- 中国十大世界之最有哪些 重点分享排名前三的中国世界之最
- 苗族鬼故事
- 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解析三个由科学无法解释灵异现象
- 流传民间奇闻怪事 真实恐怖的民间稀奇事
- 人类怎么进化而来的 人类具体的进化过程
- 世界上最脏的河 目前世界上最脏的河污染的情况
- 世界最长的河 目前三大世界上最长的河
- 玄学故事亲身经历 难以解释的玄学现象
- 真实灵异故事 民间有什么灵异真实故事
- 全球九大未解之谜,你有听过几个
- 中国未破解的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在这当中隐藏了什么秘密
- 跨越时空的谜题:世界五大未解之谜探秘
- 科学无法解释的未解之谜,三大未解之谜
- 世界上三大离奇未解之谜
- 鲲是什么动物(鲲并不存在)
- 世界上10大未解之谜 探索人类至今未解的难题
热门阅读
-
119碎尸案,场面让人震惊,胆小者勿入 07-11
-
96年南大碎尸案,刁爱青被杀后整齐切了两千多刀 07-11
-
南大碎尸案史上最惨案件,揭开陈年悬案的真相! 07-11
-
历史上10件真实神秘失踪事件,揭秘人类失踪之谜 01-30
-
韩国三大悬案,韩国三大悬案之首告破 05-06
-
长生不老药已研制成功,人类可以长生不老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