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本质是空间弯曲,为什么非得把引力跟其他三种基本力统一呢?

发布者:华山欧阳锋 2023-4-27 15:49

首先回答力是什么。

然后回答力为什么本来就是统一的。

其次,力与时空的关系。

三个问题一起回答。如下。

《关于力》


速度v=S/t


它的变化叫加速度。它的分母是时间t,时间t的变化引起速度的变化。时间t变大,速度变小,反之时间t变小,速度变大。


这是说,时间t的改变,是速度改变的原因。速度的变化就是加速度。


这是说,时钟的改变,是力产生的原因。这个时钟叫做时间尺度,在公式中,就是1/t


它是频率


这就是传说中的尺缩钟慢。它是任何力的来源。任何力,都是因为时间尺度发生了变化导致。


这是理解时空与力学关系的最关键的地方。


人们认为,加速度的原因是力。这是过往物理学的错误的观念。


力F=mS/t²


S/t²是单个质子的力。


m是质子的个数。


速度的增加本身就是力。


上面说,力是加速度造成的。加速度是时钟改变造成的。

那时钟是什么呢?


时钟,就是 公式里面的1/t。频率或周期。


事物的频率会有改变。注意这个频率的改变,不是别的,1/t在改变。


速度=频率乘以波长。所以速度会随着频率而改变。

这里就是说,时间尺度改变导致力。这就是尺缩仲满。


在微观,质子电子围绕旋转、震荡,具有频率。它的改变,是力的来源。刚体都是质子电子围绕旋转构成,所以刚体受力或施加力,也是微观这个时钟产生的。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时间尺度=1/t频率。

一个事物改变自己的时间尺度就是1/t改变。频率变化,就是S/t要改变,速度这东西改变可不是随便的,那是力。


所以,就出现了S/t²

这是加速度。

但是这个加速度不是因为受力产生。反而是这个加速度导致力的产生。因为时间尺度的变化是在先的。

从这里,你也能看出,这宇宙中的力,都是这样产生的。无论什么力,不管你核子力还是电磁力,总之就是加速度而已。

说到底就是时间尺度而已。


至于说在宇宙中有各种力,各色各样,那是表现而已。时钟改变在微观粒子那里就是电。微观除了电还有其他力吗?没有。电就是微观的唯一的力。可是它不是别的,就是这个时钟改变。

时钟是什么

你们还记得原子钟。它其实是构成所有刚体的东西,不仅仅是人们认为的只有钟表的意义。原子是电子围绕质子旋转。刚体的构成单元一直是时钟,只是物理学还不明白而已。

从而 ,物理学也一直不知道力其实就产生于时钟。牛顿物理学里面的所有的力,刚体的所有的性质包括质量、惯性、万有引力等,都来源于这里的时钟。

只是,在牛顿之后,爱因斯坦开始,接触微观的时候就搞错了。他们没有发现这个时钟的秘密,却把微观看作是粒子。高速的运动的粒子。这就无法解释牛顿力学中的那些物理量的起源问题了。所以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完成解释牛顿力学那些基本概念的任务。后来的薛定谔,把微观看作是波,比较接近了,只是还是没有意识到,这波就是时钟。

接着看我下面的分析。



问:

存在不产生加速度的力吗?

不存在。

看上面图片,微观界面上,质子都在运动。它们并不接触,而是都在受力。

无穷多质子在受力运动。

两边的力越大,在微观引起界面的温度变化越大。


从弹性碰撞的界面上,也可以看到,力与加速度是同时存在的。并如上面我说的,是微观时钟频率的改变发生了力。跟物理学理解不同。


下面谈论力的统一问题。先从原子模型谈起。

谈下原子模型。

原子核里面都有中子。一半质子一半中子。

中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在原子核中,中子的电子与质子极化,产生极性,就吸引了另外一个质子,这样就由一个电子和两个质子形成了稳定结构。

过往的原子核理论,是如上述解释原子核的。

没有中子就不能组成原子核。

中子多一个的原子核会衰变,具有放射性,叫同位素。

典型的特殊的情形,就是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

它极明白的告诉人们,两个质子不能形成原子核。为什么呢?因为质子的正电排斥力不能让两个质子在一起。

这里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强相互作用在什么地方呢?两个质子虽然有排斥力,可是强相互作用力比电力要大好几个数量级,本应当也会有两个质子在一起的情形?

事实上没有。说明那个传说中的强子力其实不存在。

证据就是原子核总是一半中子一半质子组成,而且多一个中子还好,慢慢衰变就是,却万万不存在少一个中子的原子核。

就拿氢来说,它的同位素氘根本不衰变。氚才衰变。

这一切都是在说,原子核里面各个粒子结合的力量,不是强相互作用力,而就是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强相互作用力不存在。

可是,原子能大家都知道,可不是电能可以比拟,差很多数量级。所以物理学家依次就一直不敢把原子核里面的力看做电。而是看做与电不同的力。

迄今,打算统一各种力的努力,全都卡在这里。

可是原子核力明明就是电而已。因为半径小,所以力大,能量大。因为力=Q/R²。力和能量的大小与半径平方成反比。

原子半径比原子核半径大1000多倍。平方就是100万倍。

所以这样大的数量级差别,足够解释原子能与化学能的差距。一百万倍。所谓化学能,就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电。原子能,就是原子核之间的电。原子弹与炸药的差别恰好就是这个差别。

这一切都说明,不存在强相互作用力。原子核里面也是电。

这已经很颠覆了。

更颠覆的是,

其实质子的核心,我说的就是组成原子核的那些质子,我叫它们质子的核心,也不是粒子,不是实心儿材料的,也是电场。

我是说,你们叫做质子的那个微观的粒子,它不是粒子,也是电场。

就是这个电场,组成了原子核,所以力量大。因为半径小。

质子的核心也是电场,不是实心儿的。不是粒子。并宇宙中不存在粒子。是这里颠覆的地方。

还有。

《统一场论》

上面的叙述,缺了一个东西,以后再说,你们要知道,微观的那些原子核之类,都是跟电子的旋转。那才是力的来源。


《之一:没有两个质子组成原子核》


原子核里都有中子。中子极化,里面的电子吸引力把原子核的质子结合在一起。没有中子就没有原子核。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一半中子。

也就是说,核子力是电的力。


如图,原子核里面有电子。如果当真有强子力,两个质子也能组成原子核。事实上没有。


《之二:化学力是电力》


化学就是元素最外层电子形成化学键,化合、分解、离子键、共价键。


所以化学的力是电的力。


《之三:粒子性是电的力》


粒子的基本属性,是具有半径,占据体积。两个粒子不能同时在一个位置,不能重叠,否则会发生碰撞。


两个质子的正电场会互相排斥碰撞,这就是粒子的半径的来源。


而且,质子核心也不是实心儿的,是正电场,只不过半径小,场强大,被误以为是核子力。其实也是电。


《之四: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在微观上没有接触,是原子之间的斥力,原子之间的斥力,也是电子的排斥力。


至此:粒子、物体,之所以不能重叠,是因为电的排斥力。原子、原子核、质子、弹性碰撞,都是电的力。


《之五:接触力与非接触力》


非接触力,有万有引力,电磁力。没有其他的力。


接触力,弹性碰撞、原子、原子核碰撞,摩擦、拉力、推力),都是碰撞界面原子之间的排斥力或吸引力,都是非接触力。


这是宇宙中所有的力的总结。接触力也是非接触力,并就是电的力。


《之六,平衡力做功》


通常以为,碰撞的刚体在作用力大小相等条件下静止,力不做功。但在弹性碰撞界面上的质子电子是做功的,质子电子是一直在震动,势能动能一直在转化。做功输出的能量转化为微观粒子的动能,也就是热。所以当手中拿着物体,也是做功的,手会发热

因此,凡是力都做功。加速度与力不分离。加速度与力是同一个东西。


物理学通常的观念是力引起加速度。本文则是时间尺度引起加速度。速度=S/t 的分母的变化,引起加速度。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违反物理学常识的认知,把时间和力学打通。


跟牛顿想的不一样。刚体之间的作用力是时钟频率的叠加,在微观界面进行。刚体本身是空的,是虚的,是由原子钟的频率的叠加组合而成。所有的力都是时钟产生,都是这同一个起源,都是同样性质的力。


《之七,存在变为不存在》


一说酸碱会中和,冷热会中和,人们会理解,一说正负电会中和,就迟疑了。其实宏观的电路,只要一联通,电就立刻开始中和,不放完电是不会停止的。


酸碱中和后,要么只剩下酸,要么只剩下碱,不会两个都剩下。酸碱不会同时存在。


冷热中和,要么剩下热,要么剩下冷,不会又冷又热。这个都理解。


那么电呢?两个中和,会都剩下吗?


就想不清楚了。


也不会都剩下,只能剩下一个。要么正电要么负电。


两个不能同时存在,一个存在另一个就不存在。其实电子就是不存在本身。它就是传说中的“”。


著名物理学家、诺奖得主丁肇中一直致力于测量电子的半径,他最后承认,长达四十年的时间,他没有找到电子的半径。这么大号的一个物理学家,当着全世界宣布他没有测量到电子的半径,而没有直说电子不存在。


为什么电子质子的质量不相等,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00倍。为什么电子半径比质子半径小好几个数量级,其实就是我上面说的,质子电子不能同时存在。


物理学至今没有测得过电子,测得的不过电子云。依据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古典原子模型,无法解释电子测不到,这电子本来是一个一个的,这云是怎么来的?于是就说,这是概率,概率的测量到。为什么薛定谔的波函数只是测量单电子呢?就是其他人测不到,波函数就测到了吗?也没有,就是一。为了个单电子,把比相对论还大神的大神波函数祭出来,弄的物理学界是满城风雨。


物理学史上,电子与质子不同的问题一直被偷偷摸摸的关注着。其实,任何有点水平的物理学家,都在关注电子质子不一样这件事儿,只是大家都不明说,明说多不好意思,这么多著名物理学家,不知道电子在哪儿,你们初中高中的时候听过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不说,就好像那不是个事儿,不需要关心。暗地里,电子云,概率论,猫,就都出来了,都是盯着电子太小在说事儿。以薛定谔最为突出。可是他不明说,那多没水平。然而他的波函数至今并不描述别的东西,就是单电子和双电子。


颠覆的是什么,颠覆的是这电子其实不存在,你的波函数描述的东西不存在是怎么回事?


正电与负电的真实的关系,其实物理学并没有深思熟虑。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之类都是常识而已。事实上,正电和负电的真实关系是湮灭。两个不能相见,相见就湮灭。这个关系物理学一直没有研究过。


之八 电什么样?

在通常物理学中,电都是电闪雷鸣,电光石火,电波电力那样。没有形状,好像流体。


其实这是电学心中的电。是宏观的,电荷以库伦计量,电流以安陪计量,人们心中的电,是电压,电流,电阻,感抗,线圈,电容,电磁波等等。在这里看不到电的本质。


要看电的本质,需要看电的单元。


电的单元就是质子


迄今物理学不研究它,因为质子太小,原子核都不能被物理学研究。所以关于质子,物理学一直知识贫乏,粒子带电是他们的不假思索的模型。


在电学里,就是研究电流电功率一类,无关事物的本源的考察,在粒子物理这里不同。物质是质子电子组成的。没有任何物质不是质子电子组成,粒子物理要研究物质的本质,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所以跟电学不是一回事。它要研究的就是单个质子电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当然粒子物理学因为对于电的习惯的观念,忽略了质子电子,在寻找其他基本粒子。


那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没有粒子,只有电,可惜一直他们都不察觉。


水分子是有形状的,并且氢原子也有光谱颜色。可是水却给人感觉是无色无味无影无形,那是以河流计量的宏观的水。电也是如此。人们看到的电,都是以库伦安培计量的,是宏观的,所以电流、闪电,给人以无形的感觉。但是电是有形状的。


电的形状就是电的最小单元的形状。质子的形状。


任何物质都是质子电子构成。物质不是粒子,是电。如果正电负电湮灭,物质就湮灭了,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引力条件。也许黑洞就是湮灭的地方。


而质子电子湮灭产生什么呢?当然就是光。


光=质子+电子


所以质子加速到光速,不是质量增大,而是质量减少到零。爱因斯坦其实不懂质能转换。


《波粒二相性》


其实,薛定谔的波函数是什么意思?就是把微观看成是波。这就在否定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微观依旧看成是粒子。他自诩比牛顿高明,使用了洛伦兹变换。满世界显摆。其实呢?依旧是粒子物理。粒子物理哪里不好?就是在加速到光速的时候,粒子进行洛伦兹变换是没有意义的,粒子在高速条件下会湮灭。质量会消失。因为粒子加速的那个能量,不是来自别的地方,就是粒子自己的质量转化为动能了。可是爱因斯坦怎么说,他说是其他地方的能量给质子加速。所以其实别看爱因斯坦满嘴都是质能守恒,他却半点都不懂质能守恒。


爱因斯坦时代,不知道微观什么样,波粒二象性当时是最时髦的物理学名词。爱因斯坦为了摆脱牛顿的刚体,描述高速、微观的粒子,他还没有感觉波函数的重要性。他的相对论方程,描述的对象不是波,是粒子。把微观看做是粒子的世界。他认为使用了洛伦兹变换和光速不变就克服了牛顿刚体面临的困难。他没有使用波粒二象性在他的相对论方程,是薛定谔才使用了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为什么薛定谔要使用这个假设呢?

因为薛定谔把微观描述为波动。以薛定谔为代表的诺奖派,不好意思直说相对论不对。就以量子力学为借口,把微观看成是波。


后来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承认了薛定谔。那就是已经否定了微观粒子的学说。因为波函数不能描述粒子。爱因斯坦的微观粒子就被扔在了一边。量子力学时时刻刻都在反对相对论,粒子和波是不一样的。得出的物理学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粒子是不存在的,粒子是力的属性。质子电子是粒子,但这只是电的粒子性。


粒子和波的关系是:


微观的是波,具有粒子性。粒子是波的属性。波具有的粒子性给大家觉得宇宙是粒子构成的。


因此可以使用波推导出粒子性来。不能反过来推导,不能认为粒子是先在的,而波是粒子的属性。或认为力是粒子的属性,这些都是错误的。德布罗意波的错误在于,它认为粒子是首先存在,波动是粒子的性质。所以一直没有解释波粒二象性。


物理学家一直观念很死板,一直打算使用粒子推演出力,甚至粒子物理都假设了胶子、引力子这样的粒子性出来。就是克服不了粒子的观念。没有了粒子就不知道力应当如何存在。


他们打算使用粒子推导力出来。当然推导不出。却不知道反过来推导。使用力推导粒子性,使用量子的信息态推导凝聚态。

于是薛定谔怎么也想不出那粒子怎样震荡,跳着华尔兹去经过双缝干涉。却不反过来想。


微观的原本是波。波具有粒子性。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真相。


爱因斯坦把微观看成了粒子,这是他根本的错误。就算是经过了洛伦兹变的粒子,依旧还是粒子。


爱因斯坦就是粒子物理。


薛定谔的猫,就是不懂得粒子和波的真实的关系。


之九


无数的质子组合在一起,就是刚体。质子的核心组合为刚体,质子的场组合成为天空。它们都是时钟。


刚体的,就来源于这些时钟。


之十


这些微小的时钟,在微观的力就是电。组合成为质子集团,质子的力会达到遥远的宇宙太空,在宏观尺寸上就是万有引力。


力和时钟


这与过往物理学不同,也是本文取得突破的关键。在对时间的本文理解下,时间与力就关联在一起。揭示出时间与力的本质的关系。打通力学与时间的关系。


刚体的基本单元都是原子钟,即时钟。力是这些原子钟产生。刚体的一切力学性质,产生于微观的时钟。

微观的时钟,就是原子钟,是一个旋转,具有周期t,周期t的改变,造成S/t的改变,从而产生加速度,并产生力。

这是宇宙中所有的力的起源。


因为力就是S/t²,就是1/t²。

在微观的频率,就是温度。

首先,什么叫做粒子。粒子有下面一些基本属性:

1。半径体积。可以刚体性碰撞。

2。具有质量。

3。具有万有引力。

4。具有惯性。

如果没有这些特性,也不能叫做粒子。

万事万物,都是由质子电子组成。这宇宙中没有什么物质不是质子电子组成的。所以没有质子电子的物质,根本不存在。

所以这里要转化思路的是:

除了质子电子,没有其他粒子。

同时,质子电子,是电的最基本的单元。而且,电本身是无影无形的,它表现为正负电。

也就是说,宇宙的最基本单元,不是粒子,是电。因为电,产生了粒子性。这样来理解基本粒子,就把其他粒子的存在排除了。

这样,需要从正负电,推演出粒子性来,就是上面说的,电是如何产生了半径体积,电是如何让质子发生弹性碰撞,质子既然是无形的电,它何以具有质量,它的万有引力是哪里来的,它周围环绕的电场,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就是要从电,推导出质子的粒子性。

那么,得出结论是,没有粒子。宇宙不是粒子构成,是电构成。电的力产生粒子性,产生质子电子,由质子电子组合成为原子核以及原子,化合物,乃至于物体星体。

这样,所有的物质形式都是质子电子组成,所有的力也都统一成为电。

而一旦明白电是粒子性的根源,就得出结论,没有电就没有粒子。粒子是电的产物。离开了质子电子的粒子根本不存在。

也就是说,题主所说的粒子,以及粒子物理里面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存在。


而真正存在的,就是本文开始说的


质子与电子旋转形成的时钟1/t。它就是一切物理世界的来源。


下面我进行一下从电到粒子的推演。


《之十一:黑洞和湮灭》

粒子性的根本原因,是电。电子与质子的湮灭,就是物质的消灭。

电子质子的根本的关系,不仅仅是异性相吸,而是正负湮灭。这个湮灭意味着两者是阴阳关系。

正负电湮灭,质子电子的质量去了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会解开物理学瓶颈。而且,正负电湮灭也说明,反粒子不存在。之所以有反粒子的提法,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质子电子会湮灭。而大家都假装看不见质子电子湮灭,原因是无法解释其带来的问题,质子电子湮灭之后,质量去了哪里,它湮灭成了什么等等。


图片里面这个东西你们没见过。它叫时间弹簧。很奇怪的弹簧是不是。奇怪的地方在于,这个弹簧的两边,是存在与不存在,有和无。


注意,我们这里探讨的,是最顶级的物理学问题。前方慎入。

有和无在周而复始的震荡。两个都是空,啥都没有,有的不过就是刚刚说的那个关系,存在变为不存在。周而复始。

这不是别的东西,这是波。波峰是存在,波谷是不存在。它就是波的老祖宗。就是这个波,被物理学看做是质子电子的一对。其实是在不断的交替,存在与不存在不断的交替。就是我们说的旋转,时钟。


这个交替的频率,就是刚刚我们说的,时钟的频率1/t。


组成刚体的单元,就是它。

全部的物理世界,都是从这个时钟产生。这个时钟是宇宙中最顶级的东西,因为它是存在到不存在。

同时,从存在这个角度看,存在总是不连续,因为它总在跟不存在交替。所以这就是量子的起源。


我说的这个微观的波,就是量子。


可是呢?量子力学不知道它的量子是具有频率的波动,力就产生于这个波动。


粒子物理不知道他们的质子电子从来是不分开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旋转,这个旋转是物理世界的起源。


这一切,爱因斯坦不知道,薛定谔不知道。别人,别人就提不上日程了,他们的祖师爷都不懂的东西,却把别人叫民科。全不知道思考,不知道上进。不知道他们的祖师爷我们也没看眼里。


看上面的时间弹簧。

有从无中出来,出现了一个时间t,出来越远,t越大。那1/t怎么?它就越小。

什么意思呢?

“有”向远离“无”的方向运动。t变大,而1/t变小,速度变小。

什么叫速度变小,就是加速度为负值,与位移方向相反。

注意这里,力的方向朝向“无”。

反过来呢?“有”朝向“无”运动是怎么回事呢?

你会发现,t变小,1/t反而增大。那就是说,加速度变大。加速度方向还是朝向“无”。

这里的秘密大了去了。

这是“有”跟“无”之间的吸引力明白吗?

可“有”跟“无”为什么具有吸引力呢?原因就在这里,那好,取个名字就叫异性相吸怎么样呢?

对,这里就是质子电子的起源,这里就是异性相吸,这里就是力的本质。

它们,就是一个时钟。

时钟就是那个频率

频率就是那个宇宙本源那里的湮灭周期。

说了这些,不知道有启发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