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连四维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就说宇宙是十一维的?

发布者:方天话戟 2023-5-6 03:27

当然是为了“万物至理”的大一统梦想了。物理学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难题:统一量子力学与相对论。

谁能做到,无疑就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会成为含金量最高的一届诺贝尔奖。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大致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

源于欧几里得的三维认知

作为古希腊几何的支柱,欧几里得几何(简称“欧式几何”)源于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可谓几何学开山巨著。对后世的影响一点不比《圣经》小。

这也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几何,根据平面与空间的划分,又分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这就是我们对空间三维认知的源头。

在“欧式几何”的长期影响下,我们都建立起了空间是“平的”认知。随着几何学的发展,“欧式几何”缺少曲面描述的弊端,显示了出来。

黎曼几何,高维理论的数学基础。

1854年,在哥廷根大学的就职演讲上,黎曼关于“几何基础”的论述,撼动了欧式几何2000多年的统治地位。随着以这场演讲内容《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发表,改变了整个数学界对空间的认知,开创了“黎曼几何”。

而且黎曼是第一个将“力”解释为空间扭曲结果的人,比爱因斯坦早了60年。同时,黎曼建立的度规张量,能够轻松地描述任何维度的空间变化,成为了以后高维理论最坚实的数学基础。

只是19世纪的物理学界,显然还跟不上黎曼的思想,没人对黎曼几何做出有指导意义的物理诠释。直到60年后,爱因斯坦的偶然发现,才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将其作为了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

并且,在提出“力”是空间扭曲的结果时,黎曼无疑之中发现了,自然定律在高维空间中会更简单的秘密。这也是高维理论之后盛行的秘密所在。

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论

第一个将高维思想用在物理学上的人,就是爱因斯坦。只是爱因斯坦是把“时间”作为了第四维度,然后运用黎曼的度规张量,统一了时间-空间,质量-能量,并建立起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论之所以能成功,其本质就是爱因斯坦运用了多出来的第四维:时间,帮他统一了原来在三维空间内看似无法统一的东西,比如时间与空间、质量与能量。

只不过爱因斯坦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是靠敏锐的物理直觉与超强的逻辑推导能力,完成了这一壮举。

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五维思想

在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后,着手“统一场论”试图合并电磁力与引力,而一筹莫展时,一个不知名的数学家卡鲁扎,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五维理论,轻松统一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麦克斯韦电磁学。

爱因斯坦被卡鲁扎大胆的天真想法所震惊,虽然犹豫,还是向全世界公布了卡鲁扎的思想。

随后,经过克莱因的完善,卡鲁扎-克莱因理论最终成型,成为了一个高维空间理论。

卡鲁扎-克莱因理论之所以能轻松统一引力与光(电磁力),也是因为多出来了第五维空间。高维空间再次起到了统一、简化自然定律的作用。

只是,20世纪随着量子力学的突然崛起,物理学家放弃了无法检验的卡鲁扎-克莱因理论。

弦理论的26维假设

随着,量子力学在20世纪高速发展了60年之后,“标准模型”成功的背后,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后劲不足。标准模型”虽能解释发现的一切粒子的性质,但对不能解释的引力、暗物质等,却毫无办法。

于是,人们开始重拾卡鲁扎的高维理论,试图通过高维空间,来统一发现的众多粒子大军以及其他已知的所有物理现象。

弦理论横空出世,在26维中成功统一了所有的已知物理现象,把相对论、电磁学、杨-米尔斯场、夸克-轻子都统一了。

用的方法还是黎曼的度规张量。

超弦理论的10维假设

超弦理论是弦理论的简化,通过引入粒子的“超对称”,把维度降到了10维。所谓的“超对称”是粒子在高维空间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对称性。

而超弦理论的出现,掀起了一股弦论研究风潮,众多的学者投入其中。

1984年,物理学界爆发了第一次超弦革命,开发出来了5个超弦版本,加上1个超引力理论。

至此高维空间,成为统一自然定律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技术手段的原因,超弦理论无法检验,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抗拒,不过超弦理论通过几何的方式统一了所有的自然定律,表现出了物理学最大的“美”,也让另一些学者难以抗拒。

到此,所有高维理论描述的高维空间,都是卷缩在普朗克长度以下的,也就是说非常非常小。

M理论的11维大统一

1990年,在第二次超弦革命中,作为弦论领军式人物的爱德华·威滕,在10维超弦的基础上,再加上1个空间维度,统一了之前5个不同版本的超弦论,而这1个维度不同于其他高维,并不是卷缩的,而是一个很大的维度。

自此M理论成了弦论的终极版本,而且宇宙被描述成了具有11个维度。

而在M理论中,多出来的最后的一个维度,将物质基础的“弦”拉成了“膜”,而M理论中最关键的就是狄利克雷膜概念,俗称D膜。

所以M理论,通俗的来说可以叫做膜论。

结论:

通过物理学的发展史,就可以看出:之所以会有高维理论,之所以宇宙会有11个维度,全因为高维空间可以让自然定律更简单,而要达到物理学追求的大统一,这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带着小宇宙探索大世界

    带着小宇宙探索大世界 撰写王仁林于车水马龙的街头,我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车尾那行字上——“带着小宇宙探索大世界”。刹那间,一种难以名状的向往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简短而有力的几个字,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开启了我对一场别具一 ... 宇宙探索07-27

  • 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人类的星际梦还有多远?

    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人类的星际梦还有多远? 从火星到比邻星,人类的星际梦还有多远?从火星到比邻星,人类的星际梦还有多远?人类对星际旅行的渴望从未停止。从登陆月球到探索火星,我们正一步步迈向更远的深空。然而从火星到比邻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这一跨越 ... 宇宙探索07-22

  • 天文学家从月球背面探索宇宙最早的秘密

    天文学家从月球背面探索宇宙最早的秘密 研究人员计划利用月球周围的静轨道来研究宇宙的“黑暗时代”。他们的小型卫星将搜寻古老的氢信号和宇宙线索。天文学家希望通过部署一艘小型航天器来揭示有关“宇宙黎明”的见解,该航天器旨在绕月球背面运行,探测来 ... 宇宙探索07-21

  • 探索极光奥秘,感受宇宙浪漫

    探索极光奥秘,感受宇宙浪漫 7月10日上午,北京科学中心邀请北京天文馆科普老师郭懿琳在1号楼传承展—尾厅开展“北科看片会”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带来《美丽的极光》主题讲座。极光作为大自然最绚丽的“魔法秀”,以其变幻莫测的色彩和灵动飘逸的 ... 宇宙探索07-19

  • 从地球到星辰: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从地球到星辰: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的闪烁,仿佛在低语,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秘密。我们为何要踏上探索这些遥远星系的旅程?是为了寻找外星生命的踪迹,还是为了揭开宇宙深藏的奥秘?每一个问题都引发新的思考,在天台仰望天文奇观 ... 宇宙探索07-17

  • 一场穿越地月火的沉浸式宇宙探索正在开展

    一场穿越地月火的沉浸式宇宙探索正在开展 7月10日,正佳科学馆·正佳天文馆“星际领航” 展区正式揭开面纱。作为连接“小众探索”与 “大众共享”的全新载体,观众将以“太空旅行者”的身份踏上这场星际之旅,在互动与沉浸体验中,收获关于天体、物理、生态 ... 宇宙探索07-12

  • 我们为啥要费劲巴力去探索宇宙?

    我们为啥要费劲巴力去探索宇宙?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我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泉哥嘚吧嘚】的作品,这问题一下子就把我给问住了,咱先别急着翻答案,跟着我一起好好琢磨琢磨。想象一下,咱们就像一 ... 宇宙探索07-11

  •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更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好奇心是探索宇宙最原始的动力。浩瀚星空闪烁,无数未知谜团激发着人类求知欲。从古人观星绘制星图,到如今借助先进设备探索深空,我们渴望 ... 宇宙探索07-11

  • 黑洞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科学家们用“聆听”探索宇宙新秘密

    黑洞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科学家们用“聆听”探索宇宙新秘密 近日,在海拔4700米的四川稻城无名山上,观天新“利器”——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正式落户,预计2026年底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用“聆听”的方式探测宇宙,这些“声音”并非传统 ... 宇宙探索07-11

  • 探索宇宙:人类永恒的星辰之约

    探索宇宙:人类永恒的星辰之约 自人类诞生伊始,对宇宙的好奇便如星火般点燃。从远古时期嫦娥飞天的神话传说,到如今中国天眼凝视苍穹、探月工程稳步推进,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步伐。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对未知的追寻,是对那片浩瀚星海永不 ... 宇宙探索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