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牺牲,穿着没有破损的宇航服,他们的尸体会腐烂吗?

发布者:大夏真兴 2023-5-26 20:13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是不是还存在外星生命?带着这些疑问,人类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研究能够追溯到几百年前,不过人类真正的走出地球开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开始了太空竞赛,当时两个国家都在积极的研究火箭技术,试图将其应用于导弹和太空探索,然而,两个国家之间不信任和对抗仍然存在,苏联认为美国正在试图将其核武器和导弹部署到欧洲,这对苏联构成了威胁。

不过美国认为,苏联在欧洲和亚洲地区扩张其共产生主义意识形态,威胁到了美国的全球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美国都意识到了太空技术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掌握太空技术,就能够提升自己国家的形象,增强自己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优势,在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这标志着苏联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而这次事件也惊动了美国,美国认为自己落后于苏联,因此也加速了太空计划的发展,从此之后,太空竞赛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最重要的军事战略之一,苏联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1号,在技术上面取得了领先地位,也让苏联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

随后苏联又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其中包括拉格朗日站、探月卫星和太阳卫星等,这使得美国在竞赛当中陷入了被动,在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不仅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而且还是乘坐东方1号绕地球飞行的第一人,在苏联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美国也不甘示弱,美国在1961年5月5日用自由7号将艾伦.谢波德送入太空,这次短短15分钟的亚轨道飞行并没有达到苏联的成就,但将美国送入了太空竞赛的轨道。之后美国在1968年到69年共发射了四艘阿波罗载人飞船,完成了很多环绕地球和月球的任务。在1969年的时候阿波罗11号成功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往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在这次登月活动中说出了著名的语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是人类的一大步。

太空竞赛对苏联和美国的科技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空竞赛加速了两个国家之间在太空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使得两个国家的太空领域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现在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在航天探索的历史上,有很多人在试飞、测试、实验等环节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1971年6月6日,搭载3名宇航员的联盟11号从前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航天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3名宇航员完成了航天史上的多个壮举,在空间站中生活了23天,完成了100多项科学实验,但可惜的是,在航天飞船返回途中,悲剧发生了,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航天飞船的密闭性被破坏,空气开始逃逸。

在短短30秒内的时间内,轨道舱的空气已经全部丢失,返回舱逐渐接近真空,三名宇航员的肺部开始爆裂,最终牺牲都牺牲了,第一次事故是1961年3月23日,宇航员邦达连科被隔绝气压舱试验的大火烧死。第二次事故是在1967年1月27日,三名宇航员在高氧环境中窒息而亡。第三次事故是在1967年4月24日,宇航员在落地时降落伞没有打开,落地后死亡。第四次事故是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飞船在升空不久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在航天历史上,人类见证了奇迹,但是也留下了很多遗憾,那么这些在太空中死亡以后的宇航员身体会腐烂吗?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腐烂是有机体因为微生物滋生之后被破坏。而这种现象在地球上发生的情况很多。

不过宇宙 环境和地球环境并不相同,在宇宙中存在超强的辐射,而且温度很低,所以人类如果在宇宙中死亡,并不会受到微生物的入侵,毕竟宇宙中的温度很低,微生物根本不可能存活,加上宇宙中的辐射非常强大,微生物遇到这些辐射也会死亡,不过我们能够从两种情况来研究,一种是宇航服被破坏,另一种是密闭完好宇航服,如果说宇航服被破坏,就会导致宇航员的身体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但即使是这样,他们的身体也不可能像地球一样腐烂,毕竟太空中没有氧气和水分,不过在太空中,人体内百分之80的水分都会失去,然后变成一具木乃伊。

如果是密闭的宇航服,那么尸体腐烂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这是因为宇航服的特殊构造,一般宇航服中会使用特殊的纳米材料,以提高其强度、耐磨性和耐用性,而且一些宇航服还搭载了智能材料,可以根据周围的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其隔热性能,从而为宇航员提供更好的保护,在太空中,温度非常低,几乎达到了绝对零度,当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他们会经常暴露在太空中,所以宇航服必须能够提供充分的热量,以确保宇航员不会受到低温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宇航服通常由多层材料构成,其中包括了工程聚合物、防撕裂材料、玻璃纤维布、焊接钨丝和微孔隔热膜等组成部分。这些材料都能够有效地隔绝太空中的极端温度,并为宇航员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

除此之外,宇航服还能够隔绝大量的辐射,比如说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等等,如果宇航服不能够隔离这些辐射,那么宇航员就会受伤,正常宇航服的主体结构有十几层,它在功能上由内到外能够分为五层,第一层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贴身内衣层,配有检测宇宙太阳辐射的机能,避免宇航员误入高危险的辐射区,第二层温度调节层,采用了热管液体调温 的新技术,排列了大量聚氯乙烯细管,管中 的液体流动能够带走身体产生的热量,控制 航天服内的温度。第三层加压层,这一层用橡胶密闭,充满 了相当于一个大气压的空气,以保障宇航员 处于正常的压力环境。

第四层是约束层,这层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充气后航天服的形态,同时抗拒太空中的微小陨石冲击,第五层是航天服的表层,由高强度的合成前纤维制成,用来抵御陨石的冲击和紫外线的伤害。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死亡后,身体温度将以每小时1.5摄氏度的速度下降,所以即使宇宙中的温度很低,但是宇航服内部的温度还是很高,这让尸体依然能够产生微生物和化学反应,不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太阳释放出大量的光和高能粒子,这些粒子可以穿透宇航服表面并损坏宇航服内部的材料,导致宇航服老化破裂,在长时间的暴露下,尸体可能会被高能粒子击穿或者分解成更小的碎片。

那么如果说这些宇航服的尸体掉落在其它星球上,会成为其它星球上的生命起源吗?生命到底是如何诞生的?这是人类一直都在研究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生命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想要知道地球生命的资源,就需要知道地球上第一个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生命是经历了一代代繁衍延续下去的,除了无性繁殖的植物,都需要雌雄结合繁殖的过程。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应该诞生于彗星,前段时间科学家发射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对彗星进行了近距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彗星上面除了冰晶之外,还有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等物质,这些都是构成生命的主要物质,通过这些元素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最早来自于彗星,虽然这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测,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就算是宇航员的尸体能够飘落在其它星球上,也很难诞生生命,毕竟诞生生命需要一定的条件,地球之所以能够诞生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满足了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分别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丰富的水资源。

而且行星上面还需要拥有强大的磁场和厚厚的大气层,磁场能够抵抗太阳风暴的袭击,大气层能够抵抗宇宙中的辐射和太阳系的紫外线,没有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一颗行星很难诞生生命,在太阳系中火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火星相比于其它星球来说,环境要好很多,但是火星没有磁场,所以导致它的大气层被吹散了,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火星生命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这使得火星变成了一颗荒芜的星球,所以说,一颗行星想要诞生生命,并不是有生命元素就能够诞生的,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才有可能诞生。而且生命种类也和行星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

为什么地球要选择碳基生命呢?科学家认为,碳原子是宇宙中非常多的元素,它的原子序号是6,在元素周期表中,以氢原子开始,越往后越难以形成,而碳原子在前面,所以形成的条件比较简单,在地球生物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氧,但是氧无法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氢氧元素组成的水存在,不过水在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作用远远低于碳这种物质,所以科学家将地球生命称为是碳基生命,一般来说,原子的稳定性和它的钩子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拥有钩子数量越多的原子,它的稳定性就越强。

比如说氢原子有一个化学键,所以它只能够钩住一个原子,但是碳原子有四个化学键,所以它能够同时钩住四个原子,碳原子相互连接形成分子,我们称为是有机分子,这种有机分子非常稳定,从而产生了碳基生命,地球能够产生碳基生命,其实也和地球当时的环境有关系,科学家认为,在宇宙中除了碳基生命之外,应该还存在硫基生命、硅基生命等等,只不过目前科学家并没有在宇宙中发现这些生命体,毕竟人类现在还无法 走出太阳系,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目前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如果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那么或许人类就能够在太阳系外找到其它的生命体。

小编认为,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人类一定能够找到外星生命,在此我们要敬畏和尊敬那些勇敢踏入太空中的宇航员,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为了推动人类的科学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他们冒着极高的风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即使他们最终牺牲在了未知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和奉献,并且永远的怀念他们,小编认为,总有一天,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站在宇宙的顶端,让人类文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