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内部几乎全是虚空,为什么人类的肉体看起来很实在?
在化学中原子确实是进行化学反应时不可再分的最小基本为例,但是在物理学中,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原子是可以再分割的,它是由原子核以及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原子对于我们来说也足够小了,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的负10次方米,可是在原子内部几乎都是虚空的,那么为什么由原子组成的物体,包括人类在内,看起来却十分的实在呢?
微观领域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从人类发明显微镜开始,我们就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世界,相关的研究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池在围绕着原子核进行不规则的无规律运动,一个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些电子组成,除此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虚空的,而这一个个原子组成了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宇宙,包括我们的人体,为什么绝大部分都是虚空的原子,可以组成现实客观存在的物体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一开始也困扰这个科学家,让科学家感到十分的疑惑。
最初科学家认为原子应该是实心的,就像是一个个玻璃小球一样,毕竟这些基本的原子组成了我们这个复杂多变的宇宙。在我们的客观认知中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单位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现实并不是如此,甚至和我们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实验,人们逐渐发现,原子并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一个个的实心小球,于是科学家认为,原子的结构可能和一个恒星系一样,电子就像是行星一样,围绕着原子核这个“恒星”运动。
并且科学家还认为电子在不断的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外散发电磁波以及各种辐射,最终会陨落到原子核上,这种观点比起认为原子是一个实心小球,已经完善了很多,但是这种观点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科学家发现原子结构十分稳定,电子不可能坠落到原子核之上。
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科学家开始认为电子有不同的轨道,它会在不同的轨道之上进行跃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向外释放能量,可是这个理论模型仍然没有办法解释,原子的内部是空虚的,组成的物体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
直到人类量子力学发展的越来越完善,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知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中,这些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和我们常识中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颠覆性的。
直到今天,量子力学都是距离大众最远,最让人费解的物理理论,甚至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量子力学都被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可是量子力学的不靠谱才是我们世界的本质,这就是最让人疑惑的地方。
比如说在量子力学中我们无法确切的知道那些微观粒子的确切位置和状态,如果我们不进行观测的话,甚至可以认为一个微观粒子能以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比如说著名的波力二象性又或者是大名鼎鼎的量子纠缠,都在告诉我们微观世界和我们认知的现实完全不一样,我们所认识的现实完全来自于无数微观的堆砌,虚空并不是虚空,就像是宇宙中也不是完全的真空一样,量子力学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影响着整个宇宙的发展。
就拿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为例,这些电子出现在原子核附近的位置几率是随机的,不过有些地方的概率大一点,有些地方的概率小一点,而这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的轨迹就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云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云。
就算只有一个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这个电子也可以形成一个密集的电子云,因为电子运动的规律是无法预测的,甚至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在我们现实世界中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在微观世界中却又真实上演了。
不过这种微观层面的变化,并不应该让我们感到害怕,因为微观对于现实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微观的不确定组合在一起反而变成了稳定的现实,我们感觉到微观世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会让人十分疑惑,很有可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观察的尺度不一样罢了。
在不同的角度下看到的宇宙也是不同的,我们观察微观粒子,就像我们从大尺度去观察星系结构一样,从宏观角度观察银河系,会发现银河系中的天体十分密集,但是从地球的角度去观察又会发现银河系其实十分空旷。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给人的感觉十分实在而不是空虚的,最大的原因其实和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有关,这些基本力的存在让我们对周围的物体有了一定的感知,并且这些组成物体的电子也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力,我们在出没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排斥感,这也就给了我们一种实在的感觉。
微观的量子领域确实让人感觉十分的疑惑,但是我们的理论其实也不够完善,量子力学还存在很多没有办法完美解释的地方,随着我们理论的发展,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被更好的解释。
大家都在看
-
神秘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 宇宙探索04-17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也愈发强烈。向星辰出发,不仅是对未知的渴望, ... 宇宙探索04-16
-
人类的宇宙探索:梦想与未来的征程 当夜空星辰闪烁,许多人不禁抬头,沉浸在那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这个广阔的空间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更激发了人类心中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几千年来,探索宇宙的梦想一直激励着我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个梦想正 ... 宇宙探索04-09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大家务必要留意,二零二五年危机正在悄然,毕竟普通人一定要记住以下几条保命法则,条条是干货。·第一、不信邪、不捐款、不多管闲事、不图便宜、不扶老人、不玩虚拟货币、不围观、不吃外卖、不信专家、不信广告、不 ... 宇宙探索04-04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优优分享:月球丢失的后果。你知道吗?一直挂在天空的这颗月亮远在38万4400公里处,悬浮的银色天体此刻正以每天0.102毫米的速度逃离地球。这个数据来自日本乐女神探测器的激光测距,但NASA却在三个月前突然关闭了所 ... 宇宙探索04-04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破碎的意识。截图打开哔哩哔哩APP,立即观看完整视频。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超级大国,一座高热核反应堆、巨大的爆炸喷发,它能将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那样质量的聚合物从太阳抛出进入太空。我们安全地在9300万英里外看着 ... 宇宙探索04-04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相关文章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 LHCb实验首次观测到重子CP破坏 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获重大突破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 探索塑造宇宙的无形力量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