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按照地球生命为标准寻找外星生命?生命不能是其他形态吗?
大家都应该知道,天文学家们在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中,都会按照地球生命为标准去寻找,难道外星生命就不能是其形式吗?

理论上讲,外星生命的确有可能是任何形态的,但是这与“天文学家坚持以地球生命为标准寻找外星生命”并不矛盾。天文学家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当然也知道外星生命可能是任何形态的,但为什么不去寻找其他生命形态呢?
不明白其中原因的伙伴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完之后你就明白了:如果让你去寻找外星生命,你想以什么生命形态为标准呢?
千万别告诉我:没有标准,就是去寻找!
如此信口开河的回答简直就是儿戏,说点不好听的就是“用键盘去寻找外星生命”,根本不了解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有多艰辛。

实际上,天文学家们并不会直接寻找外星生命,人类科技根本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平。天文学家们不可能用一台超级望远镜,挨个看遥远的星球,看看那里有没有外星生命存在,如果真的能这样做的话,那当然简单多了。
实际上,由于天体之间的距离太遥远,即便用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也根本看不到任何一颗系外行星,也就是太阳系外的行星。如果连行星都看不到,即便上面存在生命,人们也无法看到。
而天文学家们发现的上千颗系外行星,都是通过间接方式发现的,比如说凌日效应,多普勒频移效应等。

这种间接方式就像是这样的:即便我们完全看不到太阳,比如说太阳是一个黑洞,人类也能够通过黑洞同周围天体的影响来判断黑洞的相关参数,比如说质量,体积等。
那么,在寻找到系外行星之后,天文学家们是如何判断上面是否存在生命呢?
刚才说了,发现一个系外行星都如此困难,只能通过间接手段侦测到,上面即便存在生命,人类也完全无法看到,那么天文学家们该如何判断系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呢?
只能通过分析系外行星的一些参数,比如说质量,体积,大气层,温度等参数来判断,根据行星的环境来判断上面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
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存在生命呢?

这样的环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那就是地球的环境。如果放弃这显而易见的环境,反而去寻找那些可能适合生命也可能不适合使命的环境,说点不好听的就是无理取闹,无法理喻!
地球的环境不用去证明,肯定适合生命生存,天文学家们当然会以地球环境为标准寻找外星生命,这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如果你非得认为其他环境也可能存在生命,你必须拿出证据来证明,最起码在实验室中能证明某种环境确实会诞生未知生命,然后天文学家们才会根据这种环境为标准来寻找系外行星。

如果非得用“生命可能是任何形态的”这种语气去反驳,那就真的是无理取闹了。
说白了,“生命可能是任何形态的”完全就是废话,好听点就是“正确的废话”,普通吃瓜种群并不了解天文学家们寻找系外行星的过程有多艰辛,需要投入多么大的资本,如今仅仅是为了你所谓的“生命可能是任何形态的”,胡乱一通去寻找外星生命,结果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谁愿意投资?天文学家们不是富翁,他们需要各方的资助才能更好地工作下去,当然要选择看得见的东西,而地球生命不就是我们每天都看得到的生命形态吗?
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是:寻找外星生命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是站得住脚的标准,具有说服力的标准,而不是“可能”“也许”“大概”等这种糊弄人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地球!准确来讲,就是地球环境。具体来讲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稳定的恒星,大气层的保护,液态水,磁场等。满足条件越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大。
说到这里,我知道肯定有人“愤愤不平”:明明生命就是有可能是任何形态的,为什么非得按地球生命为标准呢?
其他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多半是转不过弯来,或者说“知道为什么,但就是不肯接受”,就像不少人明明知道相对论早已被证实,早就被科学界认可,但内心深处就是不不愿意接受相对论。

其实这也没有办法,人类文明科技还相当落后。刚才说了,人类不可能用超级望远镜挨个看看系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即便有一天人类科技足够强大,能够制造出超级天文望远镜,看清楚系外行星的表面,我们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系外行星实在太多了,多到不计其数,人类不可能挨个去观察。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标准为前提去寻找外星生命。
大家都在看
-
神秘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 宇宙探索04-17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也愈发强烈。向星辰出发,不仅是对未知的渴望, ... 宇宙探索04-16
-
人类的宇宙探索:梦想与未来的征程 当夜空星辰闪烁,许多人不禁抬头,沉浸在那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这个广阔的空间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更激发了人类心中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几千年来,探索宇宙的梦想一直激励着我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个梦想正 ... 宇宙探索04-09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大家务必要留意,二零二五年危机正在悄然,毕竟普通人一定要记住以下几条保命法则,条条是干货。·第一、不信邪、不捐款、不多管闲事、不图便宜、不扶老人、不玩虚拟货币、不围观、不吃外卖、不信专家、不信广告、不 ... 宇宙探索04-04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优优分享:月球丢失的后果。你知道吗?一直挂在天空的这颗月亮远在38万4400公里处,悬浮的银色天体此刻正以每天0.102毫米的速度逃离地球。这个数据来自日本乐女神探测器的激光测距,但NASA却在三个月前突然关闭了所 ... 宇宙探索04-04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破碎的意识。截图打开哔哩哔哩APP,立即观看完整视频。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超级大国,一座高热核反应堆、巨大的爆炸喷发,它能将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那样质量的聚合物从太阳抛出进入太空。我们安全地在9300万英里外看着 ... 宇宙探索04-04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相关文章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 LHCb实验首次观测到重子CP破坏 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获重大突破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 探索塑造宇宙的无形力量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