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器的整流罩为何会脱落?脱落后存在风险吗?
菲律宾的渔民捡到了我国航天器的部件残骸,交给了当地海岸警队。
这件残骸是一枚长征七号火箭的整流罩,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我国的航天废弃物被菲律宾发现。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担心这些航天废弃物会不会导致技术泄密。
图片为掉落在菲律宾的整流罩
从沙滩上的飞行器到整流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太空竞赛,航天领域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然而,随着每次航天任务的结束,废弃物问题也逐渐显露。
所谓航天废弃物,指的是在太空中运转的各种人造物体所产生的废弃物。
从微小的碎片,到巨大的报废卫星和火箭的脱落部件,都可以被称为航天废弃物。
由于地球外空间是真正的无限大,废弃物可以无限制地扩散,但也会对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那为什么火箭会出现脱离的部件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火箭的作用,一般最常见的火箭就是运载火箭,主要将卫星和探测器等送入太空。
在飞入太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火箭会节节脱落,因为运载火箭除了搭载的航天器就剩下外壳和燃料。
在作业时,燃料不断减少,但外壳还在,而外壳又非常重,所以为了减少火箭的重量,节省能源,我们的火箭都分成多节脱离外壳,直到进入太空。
火箭的助推分离
受引力影响一部分的航天废弃物会再次进入地球大气层,而且当废弃物离轨飞行时,往往会失去操纵能力,撞向地球表面。
由于其高速度和高温情况,撞击力量极为巨大,甚至可以对地面建筑,城镇和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例如在2020年,菲律宾的一片沙滩上出现了一件神秘的飞行器残骸,这架飞行器上有中国国旗,吸引了大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围观。
随着警方的到达和封锁,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几天后,调查确认该残骸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的脱落零件。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了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这也是我国运载火箭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被菲律宾渔民捡到的零件
那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难道让这些零部件四处散落?
其实并不是,从发射地点的选择上来看,科学家们都会进行精密的测量,大部分散落的零部件最后都会掉进大海。
我们也不想看到有人受伤的现象出现,这几次只是恰巧落到了菲律宾。
但我们也有回收成功的例子,但并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成功,这对技术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国内方面,由于我国的航空业还相对较为年轻,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拥有完善的废弃物回收系统和技术。
此外,我国的航天废弃物目前也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相反,由于我国的航天业技术日益发达,许多废弃物所含有的高科技材料具有高附加值,可被重新利用。
火箭发射地点都经过科学家全方面的考虑
因此,回收废弃物的任务仍需准备好适宜的技术和硬件设施,并充分考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航天废弃物是世界航空业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在,各国正积极地寻找实现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方法,减少航天废弃物对人类和地球环境的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航天业强国,我国也必须努力探索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方案,一同为人类的大自然保护做出贡献。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提高对航天废弃物的认识,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保护航天设施和环境。
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火箭回收试验
菲律宾捡到我国整流罩:是技术泄密的风险还是“无用之物”?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加之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各国对我国的运载火箭也越来越关注。
确实,有些零件在运载过程中会掉落,就像我国掉落在菲律宾的整流罩一样,那么这会有技术泄密的风险吗?
在航天事业中,整流罩作为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保证火箭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整流罩是什么?
整流罩示意图
整流罩是指升空后搭载在火箭外层的空气阻力小的锥形罩,其作用就是把火箭头部从空气中抵抗力转化成空气静压力,借此来实现减少空气阻力,保证火箭飞行路径稳定的目标。
整流罩通常由复合材料制成,其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与传统的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更轻、更耐高温、能够有效隔绝电磁波干扰,因此成为现代火箭和卫星的首选材料。
整流罩具有哪些特点呢?整流罩的尖端处是比一般钢、铁材料更为坚硬的复合材料制成,其形状呈现锥形,并非随意设计而成。
整流罩分离过程
锥形的设计使其在高速飞行的时候,能够很大程度减小流阻,达到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火箭速度的效果。
其次,整流罩能够起到不同的振动分散作用,具有重要的抑制振荡效果,这对于火箭飞行上的平稳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整流罩还能够有效地保护火箭的载荷,减少运载过程中对载荷的影响。
整流罩在整个航天事业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整流罩是指在火箭头部运行的时候,整流罩能够起到不同的平衡作用,同样也能够保护火箭而使其免受鸟、沙石等影响。
整流罩保护中间的探测器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其他国家找到我国运载火箭掉落的零件,会不会有泄密的风险呢?答案是:根据现有的情况,这种风险很小。
这些零件往往都是经过加密处理的,不同国家之间会有相应的保密协议,这也减少了泄密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不必过分担心此事,而应该更多的关注我们自己的航天事业。
每个整流罩都根据火箭设计
整流罩是根据不同的任务定制,每一款整流罩的设计和制造都是经过严格保密程序和审核的。
而且,整流罩的设计和制造较为简单,没有涉及什么核心技术和机密;
整流罩的关键部分和火箭和卫星的设计和技术并不一样。因此,目前来看整流罩并不存在技术泄密的风险。
整流罩只是其中一环,就像你捡到一个手机零件你就能再造一个完整的手机吗?
总的来说,整流罩是航天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虽然它不会造成技术泄漏的问题,但其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卫星的成功发射和项目的顺利推进,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即使找到也不会制造出来
菲律宾也曾捡到过其他国家的航天零件?
我们曾多次提到菲律宾,那么菲律宾航天业发展的怎么样呢?说实话,不咋样。但在捡残骸方面他是真的专业。
据了解,他还捡到过其他国家的火箭残骸!
菲律宾是东南亚的小国,或许在大家印象中并不是一个与航天业相关的国家。
确实菲律宾的航天业并不发达,在以前更是没有航天这一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和科研机构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于2019年成立了菲律宾航天局。
但无疑菲律宾的航天事业还走在朝鲜后面。
菲律宾总统宣布航天局成立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火箭发射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必要手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火箭发射可能会出现失败或者意外情况,这时候残骸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3月7日,我们得知关于日本火箭发射失败,落入菲律宾海域的消息。
尽管日本方面也发现了火箭失败坠落的情况,但是对于火箭残骸的处理却与我国的处理方法不同。
日本火箭发射失败
日本方面表示,他们暂时不会进行火箭残骸的打捞和回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家对于这一类型的残骸回收处理不同呢?
首先,受到了环保意识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对于环保问题越来越关注,而火箭发射有一部分的残骸也被认为是对于环境的一种污染。
针对于这一问题,各个国家也逐渐明确出了自己的环保政策,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提高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这也就导致了对于火箭残骸的回收处理越来越谨慎。
其次,也是考虑到了实用性的问题。火箭残骸的回收处理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高成本的工程。
打捞残骸确实费时费力
一般情况下,火箭残骸在落地后会立刻分散,这也就导致了火箭残骸的回收处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除此之外,火箭残骸在落地后也可能会被周边海洋的波浪等因素影响而分散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火箭残骸的回收处理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而日本则认为他们已经知道火箭发射失败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所以打捞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对于打捞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所以日本对这件事根本没放在眼里,不准备打捞。
我国火箭回收在不断进步
其实对于日本这种自私的行为,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像私自排放核污水等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日本平时的做法没什么区别。
在实践中,各个国家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和政策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且以此来保障自己国家和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和日本一样。
大家都在看
-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 ... 宇宙探索04-25
-
【学习小组】习近平: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来源:海外网【学习小组按】今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 ... 宇宙探索04-25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揭秘:探索宇宙新征程 今天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瞄准今天17时17分发射。此次飞行任务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无数国 ... 宇宙探索04-24
-
宇宙中存在着最神秘的天体,虫洞,今天揭开虫洞的神秘面纱 虫洞到底存不存在?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神奇的天体虫洞。1916年,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的第二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了虫洞的概念。他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允许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些 ... 宇宙探索04-22
-
太阳系外生命“最有力证据”现身,宇宙探索迎历史性转折 (2) 标题:太阳系外生命最有力证据现身,科学家称转折时刻已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有财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有财,今天有财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老规矩,有财接着给大家往下聊。在 ... 宇宙探索04-21
-
宇宙深处的旅程!从地球到银河边缘,探索无垠的星空奥秘! 沉浸式体验宇宙之旅,一起从地球出发,探索那深不见底的宇宙奥秘,超乎你的想象。·第一站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表面遍布陨石坑,而且它还是人类唯一真正踏足过的外星天体。·接着转 ... 宇宙探索04-20
-
渺小人类何以窥探浩瀚宇宙?认知边界与探索之路大揭秘 #人类真的能认识宇宙吗?#在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里,地球的存在就像沙滩上的一颗沙粒那么渺小,而人类文明则更像是依附在这颗沙粒表面的微生物。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体却始终保持着对星空的好奇与探 ... 宇宙探索04-19
-
向着太空出发!“中国航天日”巡讲活动进校园,航天专家讲述宇宙探索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如果把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用打着火把走夜路做比方,火把照亮的这一小段路是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而周围一片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盲区……4月18日,中国航天日十周年科学家主题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 ... 宇宙探索04-19
-
神秘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 宇宙探索04-17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也愈发强烈。向星辰出发,不仅是对未知的渴望, ... 宇宙探索04-16
相关文章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 人类的宇宙探索:梦想与未来的征程
- AI可能会继承人类没有完成的"好奇心", 去探索宇宙的目的
- 睿创微纳助力宇宙探索,国产短波红外探测器首次成功应用于地基红外天文观测
- 宇宙射线探测实验的探索与挑战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 LHCb实验首次观测到重子CP破坏 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获重大突破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 探索塑造宇宙的无形力量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