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仅710万公里,直径超1.5公里小行星被发现,会撞击地球吗?
在地球周围,始终有无数的小天体虎视眈眈。6600万年前,曾经有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将恐龙彻底灭绝。
自从发现了疑似恐龙灭绝遗迹——奇科苏卢布陨石坑之后,科学家们就开始提心吊胆,担心地球再一次遭遇撞击,导致人类灭亡。于是,小行星观测和防御系统被提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望远镜将目标锁定在了近地小天体上。
1994年,恰逢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一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宇航局展开对地球周围的直径超过1公里的小天体的搜索。
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当一颗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就有可能摧毁整整一座城市!因此,科学家们对这种比较大的小天体额外关注,尤其在它和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MOID)小于0.5天文单位的情况下,科学家就会将其列为潜在威胁天体(PHO),给予特别关注。
根据1994年美国参议院给美国宇航局下达的目标,后者需要发现90%的直径大于140米的小行星。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超过25000颗位于近地轨道的PHO,但他们估算,这仅仅占了总数的40%左右。
越小的天体越难被发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它们对人类的威胁也越小。但是,即便是那些体型巨大的小行星,也仍然没有完全被发现,这才是令人担忧的。如果真的还有60%的PHO尚未被发现,那么人类确实要抓紧行动了。
在最近的学术期刊《天文学杂志》上,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了他们的发现——位于地球和金星轨道之间的3颗小行星,其中两颗的直径都超过了1公里。
想要在这里发现小行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们的轨道在地球内部,科学家只能在白天观测。太阳过于耀眼,很容易就会将这些小行星的光芒淹没,所以每天只有清晨和傍晚两个10分钟左右的窗口期可供他们进行这项研究。再加上地球大气层本身的扭曲,也会给天文学家的观测带来困难。
好在天文学家有足够强大的工具,那就是位于智利的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暗能量测量相机(DECam)。
顾名思义,暗能量相机应该是用来发现宇宙中的暗能量的,怎么被拿来观测小行星呢?
我们知道,暗能量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机制,它是导致宇宙膨胀、遥远星系远离我们的根源。不过,暗能量是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所以天文学家只能观测宇宙中的星系,通过它们的运行规律推测暗能量的各种特性。因此,暗能量相机具有观测宇宙深空的能力,并且视场惊人,可以对数以亿计的星系进行观测。
这两方面的优势,恰好也是寻找太阳系内部小行星所必备的。凭借着极高的观测效率,它能够充分利用每天两次的短暂窗口期,对太阳系内部进行观测。而它的深空观测能力就可以在太阳的光芒中发现相对黯淡的小行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现这些隐藏着的小天体。
上图展示的是近地小天体的数量,红色点标注的是完全运行于地球轨道内部的小行星,蓝色点标注的是轨道在未来与地球相交的小行星,较大的蓝色点是本次研究中发现的3颗小行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现的一颗名叫2022 AP7的小行星,其直径达到了1.5公里,这是最近8年来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巨大的近地小行星。
要知道,仅仅是一座房子这么大的小天体,撞击地球时释放的能量也会远远超过人类的第一批核武器。当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公里的时候,就被天文学家称为“行星杀手”了,其携带的能量足以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对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进行计算后发现,它和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仅有0.0475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710万公里(440万英里)。这个距离看起来挺惊人的,但在天文学尺度下不值一提。可以说,这颗小行星确实存在着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是毫无疑问的潜在威胁天体。
当然了,它的轨道终究没有直接和地球相交,只是在未来有可能会在其他天体的干扰下逐渐接近地球,并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至于它会不会真的有一天撞上地球,目前还不得而知。根据目前的研究,最近100年的时间里,都不太可能出现威胁全部人类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大家不用太担心。
相比之下,另外两颗小行星2021 LJ4和2021 PH27就更安全了,尽管后者的直径也超过了1公里,但它们的轨道完全处于地球轨道内部,没有撞击地球的可能。2021 PH27甚至是目前已知距离太阳最近的小行星,在近日点的时候,其表面温度极高,足以让金属铅熔化。
尽管这些小行星都不会威胁地球,也不是说本次研究没有意义。研究人员认为,这片区域内很可能隐藏着更多的小天体,但迄今为止只有大约25颗被发现,可见未来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研究人员还指出,本次研究的意义不只在于发现威胁地球的小行星,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轨道以内的太阳系环境。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地球轨道内的小行星是很难发现的。这种小行星被称为阿迪娜(Atira)小行星,被发现的数量非常少。发现得少,就意味着我们对这种天体及其所在区域了解有限,甚至可能因为样本太少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也就是说,别看地球轨道内部的太阳系环境比火星、木星所在的区域近得多,但我们对这里的了解可能反而更少。只有更多的类似项目运行,发现更多阿迪娜小行星,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太阳系内部的真面貌。
大家都在看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宇宙中暗物质想象图暗物质:宇宙的“隐形主宰”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见的星辰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而剩下约85%的质量属于一种神秘的存在——暗物质。它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却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与宇宙结构, ... 宇宙探索03-27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牌桌”风云再起:乌克兰“出局”,伊朗成新“焦点”,美俄博弈升级2025年3月21日,国际政治“牌桌”上风云再起。乌克兰这张曾经的“热门牌”似乎已经打废,而新的“焦点牌”正悄然登场——那就是伊朗。美国,这个 ... 宇宙探索03-25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氢能源,作为未来的环保明星,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大规模利用氢气,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提到,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了惊人的氢气储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能力解决能源危机,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哪 ... 宇宙探索03-24
相关文章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 宇宙的奥秘:探索我们的尚未完全理解的现象
- 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世界
- 2025宇宙探索大爆发!人类正在揭开哪些宇宙秘密?
- 最终的奥秘:宇宙的形状是什么?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探索方法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宇宙探索?太空旅行真的可能吗?
- 宇宙之谜:探索宇宙奥秘与人类未来的星际之旅
- 美国的确赶不上!中国火星采样返回有望世界第一,天问二号是先锋
- 《了解宇宙:探索无尽的奥秘》
- 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它的谢幕,竟是宇宙探索的“火种”?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