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光无处不在,但光到底是什么?

光由数十亿微小的光束组成
想象一下,一缕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量子物理学认为,光由数十亿微小的光束组成,称为光子,在空气中流动。但究竟什么是光子呢?
光子的定义
光子是电磁辐射的最小离散量。它是所有光的基本单位。
光子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并且在真空中,光子以恒定速度向所有观察者行进,每秒299792458 m / s。这通常被称为光速,由字母c表示 。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子的能量等于其振荡频率乘以普朗克常数。爱因斯坦证明光是光子流,这些光子的能量是它们振荡频率的高度,光的强度对应于光子的数量。基本上,他解释了光子流既可以作为波也可以作为粒子存在,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属性
光子的基本属性是:
它们具有零质量和静止能量。它们仅作为移动粒子存在。尽管缺乏静止质量,它们仍然是基本粒子。它们没有耗费电能。它们很稳定。它们是旋转粒子,光子的自旋为1,使它们成为玻色子。它们带有能量和动量,这取决于频率。它们可以与其它粒子(如电子)相互作用,例如康普顿效应。它们可以被许多自然过程破坏或产生,例如当辐射被吸收或发射时。在空旷的地方,它们以光速行进。人类对光的认知历史
光的本质,无论你把它看作是粒子还是波,都是最大的科学争论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在争论,几乎没有形成最终定论。
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教一支叫做胜论派的哲学分支对光有着惊人的物理直觉。像古希腊人一样,他们过去认为世界是基于土,空气,火和水的“原子”。光本身被认为是由非常快速移动的原子tejas构成的。 这与我们现代的光学理论及其组成光子非常相似。
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物理学家欧几里德在他假定光线直线行进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欧几里德也描述了折射的规律。
文艺复兴迎来一个对光的本质进行科学探究的新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勒内·笛卡尔在一篇名为1637年文章中认为光是由脉冲组成的,当在媒介中接触“球”时瞬间传播。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揭示了如何制作反射,折射和屏蔽的光波,并解释了双折射。
到这时,科学家已经分成了两个根深蒂固的阵营。一方认为光是波,而另一方认为光是粒子或小的物体。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学家的艾萨克·牛顿并不喜欢所有的波浪理论,因为这意味着光能够偏离阴影太远。
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微粒理论主导了围绕光的本质的争论。但是,1801年5月,托马斯·扬开启了著名的双缝实验,在那里他证明了光波的干扰。

双缝实验
在实验的第一个版本中,扬实际上没有使用两个狭缝,而是使用一张纸盖住一扇窗户,里面有一个小洞,用来漏出一道薄薄的光线。随着纸张在他手中移动,杨目睹了光束如何分裂成两半。从纸张的一侧穿过的光干扰来自另一侧的光以产生条纹,这可以在相对的墙壁上观察到。后来,扬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种颜色光的波长,并且非常接近现代值。
该演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光是波,而不是粒子。
与此同时,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在1821年表明,如果光是没有纵向振动的横波,就可以解释极化。此前,菲涅耳还提出了精确的衍射波理论。
当时,牛顿的追随者几乎没有有力的证据来继续辩论。似乎光是一种波。问题在于传说中的“以太”(这是支持电磁场并产生菲涅耳传播规律所需的神秘媒介),尽管每个人都尽力在寻找它,但却失败了。
1861年,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20个方程中浓缩了关于电和磁的实验和理论知识,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麦克斯韦预测了一种“电磁波”,即使在真空中,也可以在没有传统电流的情况下自我维持。这意味着光传播不需要以太!
麦克斯韦在1865年写道:“结果的一致性似乎表明光和磁是相同物质的影响,光是根据电磁定律在场内传播的电磁干扰。”
从那天起,光的概念首次与电和磁的概念联合起来。
1900年12月14日,马克斯·普朗克证明了热辐射是在离散的能量包中发射和吸收的量子。后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表明,这也适用于光。爱因斯坦使用了光量子(Lichtquant)这个术语。
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革命将再次依赖于光的本质。这一次,它不是关于光线是粒子还是波浪,是否是两者兼而有之。
现代光与光子理论
爱因斯坦认为光是粒子(光子),光子流是波。这位德国物理学家确信,在发现光电效应之后,光具有粒子性质,其中电子从暴露在光线下的金属表面飞出。如果光是波,那就不可能发生。另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当施加强光时光电子如何繁殖。爱因斯坦通过说“光本身就是一个粒子”解释了光电效应,他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要点是光的能量与其振荡频率有关。他认为光子的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振荡频率”,这个光子能量是振荡频率的高度,而光强度对应于光子数量。光的各种特性是一种电磁波,是由于肉眼看不到的称为光子的极小粒子的行为。
爱因斯坦推测,当物质内的电子与光子发生碰撞时,前者会吸收后者的能量并飞出,并且发射的光子的振荡频率越高,飞出的电子能量就越大。太阳能电池板就是这样。简而言之,他说光是光子流,这些光子的能量是它们振荡频率的高度,光的强度与光子的数量有关。
爱因斯坦能够通过他对光电效应的实验得出普朗克常数来证明他的理论。他的计算结果显示普朗克的常数值为h=6.62607015×10^(-34) J·s,这正是马克斯普朗克通过他对电磁波的研究在1900年得出的数值。毫无疑问,这指出了作为波的光的性质和振荡频率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作为粒子的光的性质和动量。后来,在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用他的量子波函数方程详细阐述了这些观点,以描述波的样子。

首张光是粒子又是波的照片
自爱因斯坦展示光的双重性质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捕捉到了这种双重行为的首张快照。由Fabrizio Carbone领导的团队在2015年进行了一项巧妙的实验,其中使用激光射击纳米线,导致电子振动。光在这两条可能的方向上沿着这条细线传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一样。当沿相反方向行进的波浪彼此相遇时,它们会形成一个看起来像是站在原位的新波浪。在这里,该驻波成为实验的光源,在纳米线周围辐射。发射了一束新的电子来对驻波光进行成像,它可以作为光波特性的指纹。结果如上图所示。
光子看起来像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光子是什么形状?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张单一光粒子的全息图
2016年,波兰物理学家创造了第一张单一光粒子的全息图。华沙大学的团队通过在由方解石晶体制成的分束器同时发射两束光束来制作全息图。分束器类似于交通灯交叉点,因此每个光子可以直接通过或转弯。当光子本身时,每条路径都是同样可能的,但当涉及更多光子时,它们会相互作用并且几率会发生变化。如果你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波函数,就可以从探测器上出现的闪光位置中找出第二个光子的形状。得到的图像看起来有点像马耳他十字架,就像从薛定谔方程预测的波函数一样。
关于光子的5个事实
光不仅由光子组成,而且所有电磁能(即微波,无线电波,X射线)都由光子组成。最初的光子概念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然而,科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用“光子”这个词来形容它。声称光表现为波和粒子的理论称为波粒二象性理论。光子始终是电中性的。他们没有耗费电能。光子不会自行衰变。光子概念的价值
光子的概念带动了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巨大进展,例如激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量子场论、量子力学的统计诠释、量子光学和量子计算等等。
在物理学外的其他领域里,光子概念也具有很多重要应用,比如光化学、高分辨显微术,以及分子间距测量等。
在当代相关研究中,光子是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元素,也在复杂的光通信技术,例如量子密码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家都在看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宇宙中暗物质想象图暗物质:宇宙的“隐形主宰”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见的星辰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而剩下约85%的质量属于一种神秘的存在——暗物质。它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却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与宇宙结构, ... 宇宙探索03-27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牌桌”风云再起:乌克兰“出局”,伊朗成新“焦点”,美俄博弈升级2025年3月21日,国际政治“牌桌”上风云再起。乌克兰这张曾经的“热门牌”似乎已经打废,而新的“焦点牌”正悄然登场——那就是伊朗。美国,这个 ... 宇宙探索03-25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氢能源,作为未来的环保明星,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大规模利用氢气,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提到,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了惊人的氢气储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能力解决能源危机,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哪 ... 宇宙探索03-24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从深空探测到星际基建,一场颠覆性变革正在上演2025年,人工智能与太空探索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写人类文明的边界。从AI驱动的航天器自主决策到月球资源的智能化开发,从量子计算赋能深空通信到“卫星 ... 宇宙探索03-23
相关文章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 宇宙的奥秘:探索我们的尚未完全理解的现象
- 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世界
- 2025宇宙探索大爆发!人类正在揭开哪些宇宙秘密?
- 最终的奥秘:宇宙的形状是什么?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探索方法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宇宙探索?太空旅行真的可能吗?
- 宇宙之谜:探索宇宙奥秘与人类未来的星际之旅
- 美国的确赶不上!中国火星采样返回有望世界第一,天问二号是先锋
- 《了解宇宙:探索无尽的奥秘》
- 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它的谢幕,竟是宇宙探索的“火种”?
- 2025年宇宙探索大爆发!月全食、火星冲日等,这些天文奇观别错过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