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川融化后海平面会上升多少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最紧迫、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地球的影响无处不在。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冰川的融化。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之一,覆盖着大片的陆地。它们的存在对地球的气候和水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目睹着冰川的迅速消失。这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了大气温度的上升,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据1994年到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地球过去已有28万亿吨冰融化。融化后形成的水能够将全中国淹没2.9米深。
为此,很多人将全球变暖看作是人类造成的,但实际上全球变暖本身就是地球机制之一。那么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地球究竟想干什么?
冷热交替的地球
在地球数十亿年的历史中,总是伴随着冷热交替,这种冷热变化不是四季变化,而是冰河期和间冰期之间的变化。
冰河时期是指地球表面大范围的冰川扩张,气温较低,冰川和冻土覆盖了较大的地区。这些时期通常伴随着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较低、海平面下降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冰河时期可以持续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全球变暖事件通常发生在冰期结束和间冰期开始的时期,这时全球气温上升,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得相对温暖。全球变暖事件可以持续数千年。
这种冰河时期和全球变暖之间的交替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变化、海洋循环的变化和大规模火山喷发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全球变暖事件,比如约5,000万年前,地球就经历了一次持续数十万年的全球变暖事件,被称为古新世暖期。在这个时期,温室气体的释放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全球气温升高了约5至8摄氏度。这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极地冰盖融化以及海洋酸化等现象,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在大约15世纪开始,我们的地球就进入了一次短暂的小冰期。在这一时期温度下降导致农作物欠收,引发了全球各地的饥荒事件,这也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经常发生的原因。但这次小冰期在20世纪初期就结束了。按照规律,地球在此后就会进入全球变暖的时期,也就是间冰期。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机构对全球气温进行的独立分析表明,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约0.8至1.2摄氏度,完全印证了间冰期的到来。然而随着科学家们对气象的持续观测,他们逐渐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天灾还是人祸?
全球变暖本来是自然现象,生物们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平安度过全球变暖时期。然而正在发生的全球变暖很可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根据观测显示,整个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6摄氏度,而在近些年却显示出升温越来越快的趋势。在2000年以后,全球最高气温的纪录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被打破,因此人们经常会发现新闻上有这样的字眼:今年是有史以来最热一年。
研究表明,全球升温的幅度正在加快,这不是地球的本意,而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造成全球变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因为人类活动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到大气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形成类似温室效应的作用,阻止地球上的热量逸散到太空,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关联的人类活动源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全球人口数量的剧增加剧了这种排放,二战结束时全球人口不过20多亿,但现在已经突破了80亿大关,不到100年时间增加了近4倍!
此外除极化物质的释放也导致了全球变暖。此前氯氟烃(CFCs)和其他类似物质被广泛用于制冷、空调系统和喷雾剂等,这些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进而导致地球受到更多紫外线辐射。尽管臭氧层问题与全球变暖问题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人类对土地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农业扩张和城市化,也影响了碳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活动导致了大量的碳释放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剧了全球变暖。而工业化进程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则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工业活动和能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会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最可怕的是全球变暖很可能是一种恶性循环。
冰川融化使全球更热!
有研究表明,冰川融化将使全球更热!因为冰川和极地冰盖的融化导致地表反射能力的减弱。冰雪具有高反射率,可以将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从而减少地球表面的吸收热量。然而,随着冰川的消融,土地和海洋暴露出来,它们的表面辐射能力较低,会导致更多的太阳辐射被吸收,进一步升高地表温度。
而且冰川融化还会释放出被锁定在其中的温室气体,如甲烷。冰川中的有机物质和底部的湖泊等环境条件,可以促进甲烷的产生。而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强效的温室气体,它的释放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也将导致了大量的淡水注入海洋,这可能扰乱海洋环流系统。海洋环流在全球气候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淡水输入扰乱了这些环流,将导致区域和全球气候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分布和强度。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即使本世纪不向大气层排放任何温室气体,但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全球平均气温也将升高0.5摄氏度,海平面将因此升高11厘米,这个速度比早先的预测高了一倍,原因就是此前未能考虑冰川融化造成的影响。而如果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升温的速度还将继续加快。
据南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的气象局推算,50年后海平面就将上升37.6厘米,届时图瓦卢60%的国土将被淹没,这意味着该国的灭亡——因为涨潮时他们所有国土都将被淹没。而遭难的不止是图瓦卢,全球人类实际上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比如超强台风和疫病已经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受到影响的是全球数亿乃至数十亿人。
结语
全球变暖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和自然的气候循环。然而,当前观察到的全球变暖远远超出了自然变化范围,与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密切相关。
国际科学界普遍认同,人类活动是导致当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得到了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认可。因此不是地球想干什么,而是人类想干什么?为了人类自身的存续,我们已经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挑战。未来百年之内我们能否保证家园还在,离不开在座每一个人的努力。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上一篇:卡西尼号是土星探测器吗
下一篇:日本沉没海沟需要多久
大家都在看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 ... 宇宙探索04-01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宇宙中暗物质想象图暗物质:宇宙的“隐形主宰”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见的星辰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而剩下约85%的质量属于一种神秘的存在——暗物质。它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却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与宇宙结构, ... 宇宙探索03-27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牌桌”风云再起:乌克兰“出局”,伊朗成新“焦点”,美俄博弈升级2025年3月21日,国际政治“牌桌”上风云再起。乌克兰这张曾经的“热门牌”似乎已经打废,而新的“焦点牌”正悄然登场——那就是伊朗。美国,这个 ... 宇宙探索03-25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氢能源,作为未来的环保明星,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大规模利用氢气,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提到,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了惊人的氢气储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能力解决能源危机,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哪 ... 宇宙探索03-24
相关文章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 宇宙的奥秘:探索我们的尚未完全理解的现象
- 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世界
- 2025宇宙探索大爆发!人类正在揭开哪些宇宙秘密?
- 最终的奥秘:宇宙的形状是什么?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探索方法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宇宙探索?太空旅行真的可能吗?
- 宇宙之谜:探索宇宙奥秘与人类未来的星际之旅
- 美国的确赶不上!中国火星采样返回有望世界第一,天问二号是先锋
- 《了解宇宙:探索无尽的奥秘》
- 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它的谢幕,竟是宇宙探索的“火种”?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