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1994年的彗木碰撞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发布者:倚窗望月 2024-1-3 20:14

宇宙是一个广袤而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天文事件。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从超新星爆发到行星形成,这些事件不仅令人惊叹,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和构成。

1994年7月,一个名为SL9的彗星撞击了木星,引起了人类极大的关注和惊叹。这次彗木相撞事件是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一次目睹的宇宙事件,其威力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这一事件不仅让人类更加了解彗星和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为宇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彗星和木星

让我们先来了解这次相撞的两大主角,先说彗星。彗星是一种由冰、尘和气体组成的天体,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之一。它们的轨道通常是椭圆形的,有时会进入太阳系的内部,接近太阳,这时它们会被太阳的辐射和风力推动,形成一条尾巴。彗星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原始的天体之一,它们的组成物质和结构可以提供关于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木星则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的气态巨行星之一。它的质量约为其他行星的总和,其引力场非常强大,对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运动轨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木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比较靠外,其轨道位于火星和土星之间。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场,使得部分彗星的轨道改变,进入到太阳系内部并且与他相撞,这就是1994年的彗木相撞事件。

1994彗木相撞事件

1994年,天文学家们在木星附近观测到一颗彗星,它被命名为SL9。SL9离木星太近了,很明显已经被木星的引力场捕获。很快,整个彗星就被引力场撕成21块碎片,并加速坠入木星内部。

当时各国天文组织组建了豪华的地球观察阵容,包括哈勃望远镜、伽利略号探测器甚至遥远的旅行者一号都参与了此次观测。

只见SL9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撞向木星,方向为从木星南极方向进入木星轨道平面。彗木相撞时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产生的撞击波扰动了木星大气层,并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区域,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三分之一。21块碎片其中最小的编号为G的碎片就产生了6万亿吨TNT当量,相当于现阶段人类核武库总当量的600倍。强大的威力令人类胆颤,如果这样一颗彗星奔着地球来了,人类能挡住吗?

当彗星来临

6500万年前统治地球1.7亿年的恐龙灭绝,科学家推测这很可能就是小行星撞地球导致的。

据了解,当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直径至少10公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多万亿吨TNT当量。须知人类史上最强的沙皇氢弹,其当量也就5000万吨,而这次相撞是沙皇氢弹的200万倍。强大的能量足以引发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大量灰尘进入大气遮蔽阳光,形成核子冬天。至于小行星则在撞击的一瞬间就被完全蒸发,留下的陨石坑就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平均直径180公里,它深埋地下地表并不可见。但科学家们还是通过卫星影响发现了它的踪迹,因为在尤卡坦半岛地区,有很多下陷的洞和天然井,他们分布在一个环形区域内,这就是撞击坑边缘的滑动与崩塌所造成的。

6500万年前,小行星来袭导致恐龙灭绝。那么如果再来一次,人类又能挡住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类什么时候发现它。

以SL9为例,它最大的碎片直径约为1.8公里,如果我们在太空提前发现,只需要用热核武器击中它,就能将其汽化提前解决危险。

然而若发现得太迟等它进入了大气再发射核弹防御,那么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因为核弹在地球上爆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彗星的细小碎片将更具杀伤力——原本可能只摧毁纽约的彗星碎片,经过防御可能对整个美国造成灾难性后果。

但我们其实不必太担心。6500万年前,地球上没有任何防御机制,生命尚且能够继续生存并演化出人类。6500万年后的今天有了人类和各种高科技,我们实际已经初步具备抵御这种灾难的能力。更何况在太阳系中,我们还有天然的防御系统。

保护地球的卫士

前文说过,木星的引力场非常强大。它表面的引力加速度为约24.8米/秒²,是地球表面引力加速度的约2.5倍;这使得它能够轻易改变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运动轨迹和轨道。很多天体都受木星影响,从而被吸收或排除到更远区域,从而保持太阳系的清洁和稳定。大部分小行星和彗星如SL9,在未能对地球造成威胁前,就已经被木星捕获。这大大降低了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可能性,因此木星也被称为太阳系中的清道夫。

就算有个别小行星逃过了木星的捕杀,那我们还有地球的卫士——月球。只要你拿着天文望远镜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月球上面坑坑洼洼全是陨石撞击的痕迹。这就是长久以来,月球替我们吸收的火力。月球的引力场可以影响陨石的运动轨迹,将一些原本可能会撞击地球的陨石引导到月球表面,从而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地球本身也不太容易被撞上。

地球本身的情况

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km/s,这意味着在地球表面上,任何速度高于11.2km/s的物体都能够逃离地球引力场而进入太空。同样的,如果一个来自太空的物体速度高于11.2km/s,它就不可能被地球捕获,而是会继续飞向太空。

换言之,只有速度低于11.2km/s的天体,才可能被地球捕获,这个速度在宇宙天体中是很少见的。而且即便他低于这个速度而且也的确被捕获,但它也不一定会撞上地球。

所谓引力场捕获,不是说就将吸铁石吸铁一样直线吸收,而是缓慢的靠近过程。当小天体被地球捕获后,它会进入进入地球的轨道,并绕着地球公转。这种情况下,它们会成为地球的卫星,这时候距离地球可能还很远,要经过多次运行才会一次次越靠越近。在靠近的这个过程中,小天体将经过无数个以前它未曾达到的空间,因此很可能会与其他天体相撞,甚至又被其他天体捕获。

而且它的轨道越靠近地球,就越容易被太阳系中的两大卫士——木星和月球捕获。在先后躲避掉无数个行星和障碍物后,小天体才有可能撞上地球。而地球本身其实还有一层防护,那就是大气层。

当小型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它们会因为摩擦而受到空气阻力,从而产生高温和高压,最终被烧毁或者蒸发掉。当然一般只有直径在几米以下的小天体才会被蒸发掉。

如果陨石或流星体的尺寸较大,它们就有可能突破大气层的防御,撞击地球表面。这些较大的陨石或流星体通常会在进入大气层时产生巨大能量并造成强烈爆炸,产生冲击波和火球,对地面周围的地区造成破坏。但是这样经历一重重考验来到地球的,早已经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地球上撞击事件相比其他行星少的重要原因。

总结

1994年彗星碎片撞击木星是一次重要的天体撞击事件,对于我们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启示。此次事件让科学家们对于彗星和木星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醒着我们地球面临着来自太空的潜在危险。

但我们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太阳系中有两大卫士在保护地球。而我们的地球也被大气层所保护,能够防御一些小型天体的撞击,但对于较大的天体来说,我们的地球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要保护地球和人类的安全,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加强天体观测和监测,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未来,探索宇宙的任务将继续。展望未来,我们相信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将带领人类探索更加广阔和神秘的宇宙世界。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