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光速外,宇宙还存在一个速度限制,这或许才是人类真正的障碍
奈斯特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其距离总结365日地球一年时间所需的光照,只需4.2光年就能抵达。
由此可以看出,星际旅行并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有很大的困难阻止这项事业从梦中走出来。
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宇宙的距离和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巨大反差。
因此,尽管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仍在不懈努力,实现这一天的梦想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星际航行仍启蒙阶段。
星际航行是将人类足迹延伸到更远宇宙的梦想,我国科学家曾设想用ZD-0火箭将人类送往木星。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就意味着人类在星际航行领域处于一项重大突破。
但即便如此,距木星只有3.5亿公里,作为太阳系内离我们最近的行星,
就需要耗时十几年才能让人类到达。
由此可见,要探索其他星系的行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由于远方星系和太阳系之间距离遥远,人们无法利用天文望远镜获得清晰的观测画面。
第一代相对论者曾认为,如果我们以光速飞行,只需几十年就能抵达这些天体。
但随着对相对论的研究越深入,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即使真的能够以光速飞行,几十年的时间也无法抵达这些目标。
因为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夜空中那些静止不动或缓慢移动的恒星都是在跟随宇宙一起漂移。
这些恒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一直沿着各自的轨道移动。
当宇宙不断扩展时,这些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相互吸引和排斥的重力也在影响着它们之间。
对于距离地球最近的奈斯特星而言,其所在的小麦哲伦云也在不断膨胀着,但它的速度比光速要慢。
假设当人类乘坐飞船以光速飞行了四年,飞船到达奈斯特星时,其实并没有过地球四年,而是过去了十三年。
因为在光速飞行期间,小麦哲伦云随着宇宙膨胀而扩展,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奈斯特星与地球之间距离变得更远,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以更慢的速度移动,假设以大约10%光速的速度飞向小麦哲伦星系,至少减少其扩展速度所带来的影响,但这样做仍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随着探索宇宙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原来距离并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是宇宙本身从未停下来。
因为宇宙此时此刻仍在一点点膨胀,它不仅扩展着宇宙之间物体之间距离,也扩展着物体本身。

因此,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破裂或增殖。
为了防止飞船在那种情况下破裂,我们需要将它们设计得比宇宙膨胀速度还要更快才可以,
但这种速度是多么快呢?
如果我们把宇宙当作一个商场,飞船等于是我们手中的购物车,当商场越来越大时,我们购物车里的东西也会随之越来越少。
整个购物过程是不变的,但每次购物时,我们购物车里装的不再是当初买去的东西,而是越来越少,这就是最最悲伤的一点。
但这并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麻烦,以相对论为基准,光速是自然界的最大速度限制,所以我们无法超越这个限制。

爱因斯坦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的学说是正确的话,那么事物之间就再也不会存在绝对性了。”
因为如果超过光速,那么时间、质量与因果关系就不能再保持一致,我们将无法判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因为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另一事件可能还未发生或已经发生又消失,因此世界将会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宇宙飞船超光速问题。
光速是一个固定不变,仅仅是一个数字或标识符,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有质量的一个量,
但它却代表着整个团体,不同于常量,有自己固定性质和量度。
飞船达到某一速度后,会逐渐接近甚至超越光速,当能量不断增加时,质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这会影响到动量和动能等。
这种时候,如果继续增加能量,那么动量和动能就会呈指数方式急剧上升,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飞船将面临解体风险。

例如,对一种质量为1kg的飞船来说,当其以0.9c的速度运动时,其能量在突增至1百万焦耳后,会导致其质量增加至1.09kg。
这是因为当动量改变时,会导致能量随之改变,因此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会导致天文数字一般巨大的能量变化。
因为这种现象已经超出常态,所以科学家们推测,这种现象表明有些东西正在对抗物质,它被称为“GZK极限”。
简单来说,就是高能宇宙射线与微波背景辐射相互碰撞后破碎成大量粒子,并且其能量极为巨大,以至于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几乎没有粒子能够幸免于此,而这些粒子就是“GZK极限”的产物。

因为当数量巨大的粒子发生碰撞时,它们会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非常强硬,当大功率粒子产生后,会导致现有粒子的数量减少,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

因此,当我们以较快速度飞向遥远星系时,其中之一就是达到GZK极限,而且这不仅限于光。
大约在0.75c的时候,所有飞船将开始摩擦,相应地会提高空气阻力,表现得就像风一样,力量强大无比。
我们无法在其中生存;更复杂的是,微波背景辐射也与空气等起作用,然后开始爆炸柴油。

这样一来,没有人会被火焰窒息;当粒子达到最大的能量状态时,它们也将粒子化并进入细胞并粒子化,我们将变得无头无脑,只剩下细胞分裂了。
这些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是完美准确的,但它们也表明,再往前走一点点,我们就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限制,科学家们只能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希望能够找到超越这一限制的方法。
宇宙膨胀让我们看不到宇宙诞生前。
著名物理学家哈勃曾对如今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宇宙膨胀”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一种简单却确实存在的想法,宇宙正以不断加速方式急剧膨胀着。
哈勃通过观察到一些前景红移的闪亮点来确定了这一点,因为这些闪亮点被称为“恒星”。
由于受到宇宙膨胀影响,其光线被拉长,因此我们不再能看到它们真正颜色和状态。
因此,当有人看到这些前景红移的小点,并将其反向推导回去,在某个瞬间,这些闪亮点会越来越亮最终变成深紫色。
这是一个尖锐且致命的问题,因为这个瞬间就代表着宇宙诞生后的第一个瞬间,即BBT形成宇宙时刻;
因此,被称为BBT理论。

所以BBT现在已经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想法。
但“本”究竟是什么呢?
因为宇宙还在继续膨胀,就像越抽越大的气球一样,“本”也在不断变化着,如今我们甚至无法确认BBT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一个黑点还是一团混沌物质?
随着“本”的变化,我们看不到它,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这无疑极大的限制了我们的知识面,因为没有谁能够目睹“本”的一切,因为即使他们真的看到了,也会被吓得精神崩溃无法承受。

所以除了将我们的飞船送到那里,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本”的形态,也无法知道它是否扭曲或双向交叉,也不知道是否曾经实现过量子隧穿。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寻找黑暗合为一体,世界如此之大而奇妙,以至于我们无法理解,我们所拥有的信息太少,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太少,所以我们仍在进一步探索。
大家都在看
-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 ... 宇宙探索04-25
-
【学习小组】习近平: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来源:海外网【学习小组按】今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 ... 宇宙探索04-25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揭秘:探索宇宙新征程 今天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瞄准今天17时17分发射。此次飞行任务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无数国 ... 宇宙探索04-24
-
宇宙中存在着最神秘的天体,虫洞,今天揭开虫洞的神秘面纱 虫洞到底存不存在?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神奇的天体虫洞。1916年,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的第二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了虫洞的概念。他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允许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些 ... 宇宙探索04-22
-
太阳系外生命“最有力证据”现身,宇宙探索迎历史性转折 (2) 标题:太阳系外生命最有力证据现身,科学家称转折时刻已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有财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有财,今天有财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老规矩,有财接着给大家往下聊。在 ... 宇宙探索04-21
-
宇宙深处的旅程!从地球到银河边缘,探索无垠的星空奥秘! 沉浸式体验宇宙之旅,一起从地球出发,探索那深不见底的宇宙奥秘,超乎你的想象。·第一站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表面遍布陨石坑,而且它还是人类唯一真正踏足过的外星天体。·接着转 ... 宇宙探索04-20
-
渺小人类何以窥探浩瀚宇宙?认知边界与探索之路大揭秘 #人类真的能认识宇宙吗?#在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里,地球的存在就像沙滩上的一颗沙粒那么渺小,而人类文明则更像是依附在这颗沙粒表面的微生物。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体却始终保持着对星空的好奇与探 ... 宇宙探索04-19
-
向着太空出发!“中国航天日”巡讲活动进校园,航天专家讲述宇宙探索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如果把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用打着火把走夜路做比方,火把照亮的这一小段路是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而周围一片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盲区……4月18日,中国航天日十周年科学家主题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 ... 宇宙探索04-19
-
神秘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 宇宙探索04-17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也愈发强烈。向星辰出发,不仅是对未知的渴望, ... 宇宙探索04-16
相关文章
- 向星辰出发:人类移居宇宙的探索之路
- 人类的宇宙探索:梦想与未来的征程
- AI可能会继承人类没有完成的"好奇心", 去探索宇宙的目的
- 睿创微纳助力宇宙探索,国产短波红外探测器首次成功应用于地基红外天文观测
- 宇宙射线探测实验的探索与挑战
- 2025年危机悄然逼近,你做好准备了吗?
- 月球丢失后果大揭秘!地外文明星际飞船曝光!
- 宇宙探索全集,带你领略浩瀚星空!
-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 LHCb实验首次观测到重子CP破坏 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获重大突破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 探索塑造宇宙的无形力量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