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发布者:天天小戒 2025-3-28 10:05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人工智能、生命医学、量子物理等前沿领域,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解决全球性科学难题中的卓越贡献。


一、从月球到黑洞:宇宙探索的里程碑

嫦娥六号揭开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之谜
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分析显示样品中的玄武岩形成于约28亿年前,填补了月球火山活动历史的关键空白。研究还发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长期火山活动证据,为解释月球地质差异提供了直接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大质量黑洞如何“主宰”星系命运
南京大学团队通过观测发现,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与其冷气体含量呈负相关,揭示了超大质量黑洞通过限制恒星形成原料(冷气体)调控星系演化,为理解星系“生死”机制迈出关键一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技术革命:从芯片到能源的颠覆性突破

光计算芯片“太极”破局算力困局
清华大学团队研制的“太极”芯片采用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能效比国际先进GPU提升两个数量级,仅需百纳米级制程工艺,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开辟高效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子级纳米激光器:光通信的新引擎
北京大学团队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的纳米激光器,并构建可重构光频相控阵,为光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微型化、低能耗的技术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能源效率创新高
苏州大学团队设计的新型核电池,通过分子层级耦合技术将核衰变能转化为光能,效率提升近8000倍,为深空探测和微型设备供电提供新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生命科学的突破:从基因到治疗的革新

异体CAR-T疗法攻克自身免疫病
上海长征医院等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成功治疗硬皮病和炎性肌病患者,为免疫疾病治疗开辟标准化、低成本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解密精神疾病
中科院团队通过冷冻电镜技术揭示神经递质转运体结构,发现新型低成瘾性药物结合位点,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提供精准靶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额外X染色体如何导致男性不育
北京大学团队发现克氏综合征患者生殖细胞发育阻滞的机制:额外X染色体未失活导致基因表达失衡,为男性不育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量子与极低温:物理学的全新维度

自旋超固态制冷:逼近绝对零度
中科院团队在量子磁体中首次观测到自旋超固态,并利用其巨磁卡效应实现94mK极低温制冷,为量子计算和深空探测提供无氦-3制冷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凝聚态物质中发现“类引力子”
南京大学团队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首次观测到引力子模,为量子引力研究与拓扑量子计算发展提供实验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的力量:推动未来,惠及全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指出,这些成果“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不仅彰显我国科研实力,更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动能。例如,极低温制冷技术或助力量子计算机商业化,异体CAR-T疗法有望惠及数百万免疫疾病患者。


2024年度十大进展既是科学探索的里程碑,也是技术应用的启明星。从月球样本到微型核电池,从量子制冷到基因治疗,中国科学家正以创新之力,书写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