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飞船穿越大气层,只有返回时才发生燃烧?这是啥原理?
飞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索宇宙的工具,是承载梦想的桥梁。自二十世纪70年代,我们成功实现登月载人飞行之后,飞船就成为人类触摸宇宙的“第一手资料”,50年间仅我国就发射了12艘载人飞船,并在飞行过程中将宇航员们完好无损的带回家。
Tips:宇宙Universe,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
但是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飞行意外时有发生,其中较常见的是返回时的坠毁。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在返回地球时,在空中爆炸解体了。此外还有许多的卫星和火箭的残骸在返回大气层时,也发生了燃烧解体事件。为什么这些飞船、火箭在发射穿越大气层时没有燃烧,却在返回时燃烧爆炸了呢?二者都有摩擦力,为什么独独在返程时燃烧,这是什么原理呢?
飞船出发时为何没有燃烧
目前世界各国的载人飞船都是有火箭运载发射,比如我们的神舟12号载人飞船就是通过长征2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因此我们讲飞船出发就是讲的火箭出发。那么要搞懂这个问题,就要知道火箭发射的原理。
Tips:火箭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
火箭起源于我国宋代,早期是放烟花的娱乐工具,到明代成为武器,到清朝被摒弃。现代火箭来源于,苏联数学老师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著作中详细描述了用火箭探索宇宙的可能性,并提出可以用液氧和液氢作为火箭的推进剂,还研究出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推进公式,是火箭研究事业的领航人。二战时期是火箭事业的野蛮生长期,这一阶段火箭的设计得到了完善,并为宇宙探索打下基础。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是火箭的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火箭开始承担航天运输任务。
Tips: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9月17日—1935年9月19日,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
火箭,简单说就是一种推进器,利用燃烧推进剂产生的巨大推力升空。因为地球上存在万有引力,不论扔什么东西上去,都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垂直下落。而要摆脱引力飞出地球,就需要足够大的速度。火箭想要摆脱引力升空,它的速度必须要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km/s),因此就要求火箭的燃料能产生足够强大的推动力。
Tips:引力Gravitation,即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
当火箭点燃发射升空之后,因为有引力的束缚因此速度较慢,因此即使与空气发生摩擦也不会发生燃烧。之后速度慢慢加快,但是因为火箭是垂直发射,穿过大气层的时间较快并且大气的温度较低,所以即使速度快,也能在燃烧之前就冲出大气层进入宇宙,而宇宙是真空环境,故而不存在摩擦反应,就不会燃烧。同时,火箭还有整流罩的保护,整流罩就是火箭头部的钢铁外衣,耐高温性极强。因此火箭在起飞穿越大气层时,才没有发生燃烧爆炸事件。那么为什么返回时火箭又发生了燃烧呢?
返回时燃烧的原因
与出发时相比,回来的飞船是“轻装上阵”,虽然没有那么重了,但是“上山容易,下山难”,飞船的返回过程可比发射复杂得多。首先它们要以宇宙第一速度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之后利用缓冲火箭和面积大约在一千多的巨大降落伞减速,最后飞船的返回舱以大约3.5米/秒的速度着陆。
Tips: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原理,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现代的降落伞是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航空工具。
但是在刚刚进入大气层的时候,返回舱的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11公里/秒,因此其外壳会与大气层发生激烈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个过程叫做“气动加热”。在离地面80到40公里的稠密大气层时,气动加热过程达到最高点,返回仓表面温度达到1000到3000度,整个返回舱看起来就像一颗着火的流星。因此超高的速度是燃烧的原因之一。
没有整流罩的保护。在飞船随火箭飞出大气层时,即使最后的速度比较快也因为有整流罩的保护而顺利通过。但是当火箭飞出大气层后,这件钢铁保护服就完成使命,分成两半脱离飞船了。因此在回城时,失去整流罩的返回舱只能依靠自身外层的防火涂层来防火,而卫星之类的天体返回时却什么保护都没有,因此在进入大气层后,发生剧烈的摩擦,导致变成“火流星”。
Tips:整流罩用于保护卫星及其它有效载荷,以防止卫星受气动力、气动加热及声振等有害环境的影响,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行路径。因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速度在引力的作用下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减速的话返回舱就会像一颗陨石一样撞向地球。因此为了减速返回舱的路径就要发生变化,以一个弧形或者阶梯型的路径飞行,这样在大气层中逗留的时间更长,可以利用大气层的摩擦力减缓飞船的速度。但是在大气层中逗留的时间更长摩擦更强烈,就更容易发生燃烧事件。反之,火箭发射时,为了快速飞出大气层,使用的是垂直发射,速度即低又与大气接触时间短,因此没有燃烧的隐患。
Tips: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
环境不同。发射时因为地球的引力束缚,飞船的速度只能一点点地加快,因为穿过大气层的速度差不多在第一宇宙速度附近。而返回时初始速度较好,然后在宇宙中真空环境下速度一直增加,进入大气层后压缩空气并与之发生剧烈摩擦。因此出现燃烧。
Tips:第一宇宙速度的是7.9km/s,它是指让航天器可以环绕地球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此概念由牛顿提出。
以上就是,飞船为什么会在返回时发生燃烧坠毁事件的原因。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意外事故是极为罕见的,因为我们的返回舱都是利用隔热材料制作。因此,返回舱足够安全,不必担忧宇航员的安危。那么这些“避火衣”是如何防火的呢?
飞船的“避火衣”
由于返回舱里搭乘着宇航员,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航天设计师们为它精心设计了一件“避火衣”,由瞬时高分子耐高温材料制成的低导热复合材料。当飞船经过大气层时,这件神奇的避火衣遇见高温就会主动燃烧,利用有机物的燃烧带走大量热量,同时还形成一层碳化薄膜紧紧粘在返回舱表面,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防止高温侵入舱内。
Tips:飞船一般指宇宙飞船。宇宙飞船spaceship,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航天器。
此外,还可以利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热容量大的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制作“避火衣”。这些材料吸热性好,能够在大气层的气动加热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将其储存在外层中,保护舱体不受高温腐蚀。另外,还可以给舱体涂抹隔热涂料防止燃烧。
不过因为这些“避火服”的制造,需要强大的材料科学应用能力,因此许多国家即使有财力发射飞船也没有实力成功返回,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世界上只要我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有发射航天载人飞船的原因。
Tips:隔热服也叫热防护服,是重要的个体防护装备,指在接触火焰及炙热物体后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保护人体不受各种伤害的防护服。
强大的科研能力是我国在星际科考中占上风的坚实后盾,而支撑科研实力的是强大的国力,国家的富强,才有我们在航天领域的辉煌。
大家都在看
-
借助元宇宙,探索星辰大海的奥秘 借助元宇宙探索星辰大海的奥秘。仰望星空,每一颗星都是一个独特世界吗?它们如何诞生和演化?又将走向何方?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又如何影响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太空时间和 宇宙探索11-07
-
“航空”助力“航天”,携手共进探索无尽宇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前的29日,据神舟十九号任务发布会介绍,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所自主研制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昊龙一号”入围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 宇宙探索11-06
-
太空探索的风险:宇宙辐射、极端温度、真空 我刚下班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坐到书房的电脑前,想要好好聊聊关于神舟十八号的那些事儿。咱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速度那简直像火箭一样快!这神舟十八号都成功返航了,厉害啦!可看到航 宇宙探索11-06
-
神舟18号返回全程解析:从太空返地的每个关 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18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了地球,三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安全着陆在东风着陆场。这一壮丽的航天壮举,不仅代表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是一次充 宇宙探索11-05
-
宇宙探索与生命奥秘:从银河中心到茶杯 银河系中心是最混乱的区域。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其前所未有的红外视角,在这一拥挤动荡的区域中发现了新的特征。这张图像展示的恒星形成区域被称为人马座C,距离银河系中心超大 宇宙探索11-05
-
揭秘太空里发现五具浮尸是谁? 在浩瀚的太空当中曾经发现过五具浮尸他们分别是苏联的三名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博罗奥夫斯基、帕克拖帕托查耶夫和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美国的科学家尤金舒梅克和冥王星之父克莱德威廉汤 宇宙探索11-04
-
PandaX暗物质实验首席科学家刘江来:我们对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4日上午,第十二届腾讯科学WE大会在成都科幻馆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五位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 宇宙探索11-04
-
我国空间站大揭秘:宇宙探索的“中国力量” 文|乐天科技编辑|乐天科技先别急,我是今晚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石头。现在就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壮丽的工程。走进这座空间站的背后故事,它全程由我们自己独立建造,从发射到组装, 宇宙探索11-04
-
你有没有想过,宇宙中竟然存在着个直径达到 你有没有想过,宇宙中竟然存在着一个直径达到 2.5 亿光年的超级空洞——牧夫座空洞?这巨大的虚空,难道真如一些人猜测的那样,是两个文明战争的痕迹?别急,先点个赞,现在跟你说说 宇宙探索11-03
-
人工智能与宇宙探索,如何相互推动发展? 当我们仰望星空,对宇宙的无尽奥秘充满好奇与渴望时,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我们探索宇宙的强大助力,而宇宙探索的需求也在反过来推动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开启了人类认 宇宙探索11-03
相关文章
- 揭秘太空里发现五具浮尸是谁?
- 中国太空计划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宇宙的构造
- PandaX暗物质实验首席科学家刘江来:我们对
- 我国空间站大揭秘:宇宙探索的“中国力量”
- 【光明时评】在探索宇宙中赓续创新基因
- 神舟十八号的辉煌之旅:太空探索的中国力量
- 在探索宇宙中赓续创新基因
- 你有没有想过,宇宙中竟然存在着个直径达到
- 人工智能与宇宙探索,如何相互推动发展?
- 宇宙怎么运作?探索宇宙的奥秘与规律
- 宇宙探索和天文学 的新发现
- 奥陌陌是外星飞船?天文学家:发射探测器,
- “天关”发现60强暂现天体,震撼宇宙直播!
- 中微子:宇宙神秘粒子的探索之旅
- 年轻科研者的崛起!他们在太空探索中重塑未
- 中国地面空间站横空出世,宇宙探索再添新利
- 全世界都在尝试去地底捕捉中微子,探索宇宙
- 宇宙是全息投影?若真如此,它是否为被创造
- AI助力高科技:揭开宇宙探索的新秘密
- 中微子:宇宙神秘使者的探索之旅
热门阅读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 04-12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 07-11
-
中国空间站离地球有多少公里有多大,400公 08-06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 呈T 03-29
-
连杀6童挖心炖汤,泰国食人魔被制成干尸示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