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硬核科普:为什么宇宙会将最大速度限制在光速?
速度是时间的快进键,而光速是时间的暂停键。当达到光速,时间静止;当超过光速,时间快退。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一定要理解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时空是相对的,每个人感受的时空会受速度影响而变得不一样(其实引力也会影响,但这里不讨论)这一点是理解下面所有内容的前提。
当你在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船上,飞向一光年远的星球,你的时空和观察者的时空是独立的(在公式中会是两个量:t 和 t0)。

观察者看到你飞了一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而你感觉只过去了几分钟,一下就到了一光年远的地方。
牛顿的旧时空理论认为,时空是绝对且唯一的。不管飞多快,你一个来回,跟地球上的人经历的时间应该一模一样(t=t0)。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这是错的。但这却是最符合直觉的,也是大部分人想的样子。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1. 上面例子一光年,不是说好的光要走一年吗?咋一下就到了?
一年,是观察者的参考系,而你,处于接近光速的你,已经身处另一套参考系。你们感受的时空并不一样。造成这种不一样的,是速度。
2. 为什么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彼此时空的差异?
感觉不到,是因为差异极小。小到跑步的你,相对静止的别人每秒时间只慢一亿亿分之一秒。
你们所处的空间系也不一样。运动的你,引力势比静止的人大。但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下你都察觉不到这些差异。
理解了上面这些,下面就讲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把时间拉长,如果你在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船里过完一生呢?
最劲爆的回答是:你可能过不完这一生了……
因为还没等你过完一生,宇宙就已经毁灭了。

在你无限接近光速的一生中,外面的世界可能过去了百亿年(其实远不止,后面会讲)。
另一个劲爆的问题:如果光子有意识的话,宇宙对它来说是什么感觉?
答案是,它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之前和过去,它的时间在我们看来是「暂停」的,它更没有宇宙创生的感知,因为创生这个定义本身就基于时间。
所以,如果你想进行时间旅行,想看到宇宙末日的景象,最好的办法就是驾驶无限接近光速的飞船不停地飞呀飞。你可能才飞几天,地球就已经毁灭了,才飞几个月,太阳就燃烧尽了,才飞几年,宇宙就迎来热寂了,才飞十年,宇宙就开始大收缩了,二十年,整个宇宙重新变成一个奇点,你也不复存在了。但整个过程你只经历了 20 年。所以:
速度是时间的快进键。快进程度,仅取决于你接近光速的程度。当达到光速,时间静止;当超过光速,时间快退。但达到和超过光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光速。这变相说明两个事实:
1. 我们的存在,离不开时空;
2. 不能「回到过去」,只能「回到未来」。
所以,光速和时间最确切的关系就是:光速是时间的暂停键。
所以,你策马奔腾、与人共享人世繁华其实是在按时间的快进键,只不过这个程度非常非常微弱,你完全察觉不到。但当你策马奔腾的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的时候,这个变化就明显了,可以说非常巨大。巨大到什么程度?
那么突然杀出第三个劲爆的问题:以光速运动的飞船,飞船内部的时钟显示,刚好早上 9 点整从地球出发(无加速,瞬间光速),问:到达一光年远的星球上时是几点?
答案是早上 9 点整。
飞船内部的人完全无自知地就已经到了目的地了,你以为还没出发,实际已经到了。你意识飘忽的一瞬,在没有时间的虚无里可能是永恒,可能是弹指一挥,二者没有区别。你意识空白的那一刹那,就是经历了这种永恒或一瞬的虚无。而观察者则结结实实过了一年。
这是极限情况:速度=光速。它意味着无论多远的距离,你对来说,不需要时间就能到达。这变相说明第三个事实:
3.在无限接近光速时(没达到光速),去再远的地方,都是一瞬间(纳秒级),而观察者可能经过了 100 亿年。这种接近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不需要时间,实际所花时间就越接近零。
所以,当我们无限接近光速的时候(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哪怕去 10 万光年远的地方,耗时也是纳秒级的。而观察者,很悲催地等了你 10 万年……可以说非常望眼欲穿了。(后面有数学证明,实际情况远远比这个比例恐怖。)
星际穿越里的桥段,男主带领队员去巨浪星球,一个来回花了几十分钟,回来后,留守的老黑早已经白发苍苍,他说:「我苦苦等了你们 23 年……」
列一个公式和大家继续说明:

狭义相对论慢钟效应公式。
t 是运动参考系时间,t0 是静止参考系时间(观察者),v 是运动者速度,c 是真空光速。
可以看出四点:
1.当 v 远小于 c 时,t 几乎等于 t0,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你感觉不到。这正是地球上发生的一切。牛顿时空理论体现的也就是这种情况。
2.当运动速度 v 无限接近 c 时,无论观察者 t0 多大,运动者经历的时间 t 都趋向无限小。这就是为什么天堂方一日,人间已千年。
3.当 v=c 时,无论 t0 经历多久,t=0,也就是运动者的时间静止。这不允许发生。
4.当 v>c 时,无论观察者 t0 如何,运动者的时间 t 都是个虚数,对应了空间一点。同样不允许发生。
计算一些数据,让你直观感受:
如果以光速的 99.999……%(小数点后面精确 13 个 9)飞行一光年的的距离,运动者感知所花的时间是 1.41033 秒。可见差距多么大。你在飞船里面眨了一下眼就到了。你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就只是经过了这 1.41033 秒,而观察者则看你飞了一年时间。
时间对比:1 年 VS. 1.41033 秒。
那如果接近光速的 99.999……% 呢?(小数点后面 20 个 9)
那将是: 时间对比:100 万亿年 VS. 6.307 秒
也就是说:100 万亿光年的距离,你在里面感觉只飞了 6.307 秒就到了。观察者看你飞了 100 万亿年,而你在里面只过了 6.307 秒,等你到的时候,观察者早已连灰都不剩了。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真理啊!
所以:如果你以这个速度飞行,你大概一秒都飞不到,宇宙就灭亡了!(宇宙至今才 140 亿年历史。)
另外,针对有人质疑说,电影里时间变慢是因为黑洞,不是速度啊。是的,你很冰雪聪明。这篇我们探讨的主要是速度对时间的影响。事实上,引力造成的空间曲率变化也会将时间变慢,而这种变化同样只在引力非常巨大的时候才会很明显。而黑洞就是这类。试想这样一个画面:你漂浮在黑洞的安全区周围,看着你的同伴被引力拉向黑洞,整个过程会是怎样?
答案是:你会看到他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最终静止在黑洞视界。其实他还在加速运动,只是你永远看不到。因为时间和光被禁锢在黑洞视界,所有掉进黑洞的物体,影像都会被存在视界上,成为永恒。
所以黑洞并不一团全黑,它往往有一个非常「亮」的指环,那是吸汲恒星盘的「余晖」。这个亮,不一定是可见光,而是高能辐射。(请参考霍金辐射理论,黑洞视界上能量依然可以逃逸,会有玻尔兹曼涨落的正负粒子对,一个吸入视界,一个逃逸,总量守恒。)
以上主要讲的是光速和时间。
另外解释一下对参考系的疑惑。
第一个问题就是: 以接近光速运动的人和观察者应该是一个时间感觉才对啊,观察者看他走了一年,他自己也应该感觉走了一年啊。
上文说到了,这是牛顿的旧时空理论,它的本质就是认为时空系是唯一的,每个人经历的时间感是一样的。然而这是不对的,时空系(或者惯性系)是相对且不唯一的,每一个速度不一样的物体,其时间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当速度差异接近光速的时候,这种不一样才会非常明显,否则你几乎察觉不到。
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其实就在你身边,GPS 定位。 卫星高速运动带来的时间变慢(其实还包括引力效应造成的时间变慢,这里不讨论),大概是每秒比地面接收站慢一千亿分之八秒,很微弱很微弱。但是,就这一千亿分之八秒的时间变慢,会让导航误差偏离 400 米左右。所以卫星的时钟都要人为调快一千亿分之八秒,也就是一年要快千分之三秒,这样你才能精确定位。
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质量的物体不能达到和超过光速?
因为当物体逐渐接近光速,消耗的能量将成指数增长,且物体自身动态质量 M 会变得越来越大(参考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和质能方程,这里不贴了)。如果达到光速,消耗的能量和动态质量 M 都将无穷;如果超过光速,将开始消耗负能量,而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故,无法达到和超过光速。
那么突然袭来第四个劲爆的问题:
如果一个有质量的物体真达到了光速,自身动态质量 M 也变得无穷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回答之前,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动态质量 M 不等于静质量,它是数学的等效,更确切地说,它其实就是能量的另一种表现(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两种表现形式罢了)。
那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答案是这个物体将具有无限的能量。它的动质量可能造成巨大的引力势阱,大到无穷。那是什么?
没错,是黑洞!
所以,宇宙从各个方面很巧妙地限制了你达到光速。巧妙得有点像设计好的一样……
那么终极劲爆问题来了:
谁设计的?
写在最后:
如果人类能实现接近光速飞行,那飞船里是不需要大型维生系统的(比如完整的生态链)。因为就算飞几光年、上百光年远也就一瞬间的事,带上小型维生系统以应对不测就行了。
所以有些科幻片的飞船里设计有大型生态链,甚至有森林,然后飞船又是光速飞行的,那就很不硬科幻了。因为曲率引擎也没有加减速的概念,更没有工质引擎的加速感,所以并不需要森林那么夸张的维生系统。去半人马座,带个士力架、一瓶农夫山泉足够跑个来回了。
可能我说的是歌者文明,三体文明另说……
好像扯远了,就到这吧!
大家都在看
-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量子芯片登太空:当硬核科技邂逅宇宙探索的浪漫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天问三号”探测器正沿着一条精准规划的路径穿越埃律西昂平原。它无需等待地球指令,就能自主规避岩石、分析土壤成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 宇宙探索03-30
-
崔向群院士走进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共话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 望远镜”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助力科普教育发展,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成都市铁路中学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家领读者’校园科普活动暨工程 ... 宇宙探索03-30
-
关于宇宙的十大猜想 创世之柱矗立在鹰状星云之内,它磅礴又壮美,凸显出银河系的渺小。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宇宙面前,不过沧海一粟。从追问宇宙从何而来,到解答宇宙的未解之谜,每一次仰望星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从未动摇。今天我 ... 宇宙探索03-30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空 宇宙,这一浩瀚而神秘的词汇,常常让人心生敬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遥远的星系,构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广袤空间。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宇宙的大小、结构,以及人类在探索这一无垠领域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 宇宙探索03-29
-
宇宙有多大?探索无垠的星际世界 在浩瀚的夜空中,星星闪烁,月亮皎洁,宇宙似乎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存在。但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的大小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规模是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已知的 ... 宇宙探索03-29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 ... 宇宙探索03-28
-
宇宙奥秘 烟台大学团队捕捉宇宙“幽灵粒子”暗物质探测灵敏度飙升 宇宙中暗物质想象图暗物质:宇宙的“隐形主宰” 当我们仰望星空,可见的星辰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而剩下约85%的质量属于一种神秘的存在——暗物质。它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却通过引力塑造了星系与宇宙结构, ... 宇宙探索03-27
-
乌克兰这张牌已打废,下一个上桌的会是谁?美国已下达最后通牒 “牌桌”风云再起:乌克兰“出局”,伊朗成新“焦点”,美俄博弈升级2025年3月21日,国际政治“牌桌”上风云再起。乌克兰这张曾经的“热门牌”似乎已经打废,而新的“焦点牌”正悄然登场——那就是伊朗。美国,这个 ... 宇宙探索03-25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氢能源,作为未来的环保明星,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大规模利用氢气,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提到,科学家在地球深处发现了惊人的氢气储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能力解决能源危机,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哪 ... 宇宙探索03-24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从深空探测到星际基建,一场颠覆性变革正在上演2025年,人工智能与太空探索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写人类文明的边界。从AI驱动的航天器自主决策到月球资源的智能化开发,从量子计算赋能深空通信到“卫星 ... 宇宙探索03-23
相关文章
- 地球深处发现5.6万亿吨氢气,够人类用一万年,石油会被淘汰?
- 2025科技革命:AI与太空探索双翼齐飞,如何重塑人类宇宙认知?
- 星星为何悬空不落?宇宙中颠覆常识的引力真相
- 你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吗?
- 和斑马鱼一起打开宇宙探索日记
- 第29期:多维宇宙与自我探索的深度总结
- 天上下铁雨,云层飘金属,科学家发现 "地狱行星"Wasp121b
- 俄乌停战进入倒计时,美议程转向伊朗,“4.5雄”格局浮出水面
- 重磅!中国航天火星“挖土”时间表敲定,探索宇宙再进一步
- 宇宙的终极谢幕,它可能消亡的四种剧本
- 宇宙的奥秘:探索我们的尚未完全理解的现象
- 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世界
- 2025宇宙探索大爆发!人类正在揭开哪些宇宙秘密?
- 最终的奥秘:宇宙的形状是什么?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探索方法
-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宇宙探索?太空旅行真的可能吗?
- 宇宙之谜:探索宇宙奥秘与人类未来的星际之旅
- 美国的确赶不上!中国火星采样返回有望世界第一,天问二号是先锋
- 《了解宇宙:探索无尽的奥秘》
- 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它的谢幕,竟是宇宙探索的“火种”?
- 2025年宇宙探索大爆发!月全食、火星冲日等,这些天文奇观别错过
热门阅读
-
预言2030年太阳将休眠,恐怖的千年极寒将来临 07-11
-
中国十大元帅之死,多高寿而善终(林彪叛逃而死) 07-11
-
因果报应真实事例,做尽坏事必遭天谴 07-11
-
全球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六大教训和好处 07-18
-
离太阳最近的十大恒星排名,宇宙最大十大星球 04-12